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相对于企业而言,管理者就是教师,这两种品质直接反映管理者的言与行。“学而不厌”体现着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则体现着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学而不厌是智,诲人不倦是仁,只有智仁兼备,才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成功管理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如人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企业的兴盛与繁荣更离不开不断学习。学习是进步的阶梯,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永远是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企业。学习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打造学习型的企业?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视。但重视归重视效果却不理想,有很多企业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学习力就是创新力,学习力就是生产力。企业又不得不提升每个员工的学习力,那么怎么提升呢?孔子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一天,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讨教学习的方法:“老师,您的这句话按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意思您看对吗?”孔子说:“你且说来听听。”学生道:“您的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观点,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听完,凝视着窗外,说:“这是不全面的理解。我的意思是说,自己学习的知识,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去实践,那才是最大的快乐,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我把我的学说向他们进行宣传和教育,我也感到快乐;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不能很快地明白,我却不怨恨。”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说法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善于学习的态度,也是企业管理者的人道之门。从孔子所说的一番道理,我们可以认识到,“好好学习”不仅是一个人一生必须坚持的硬道理,也是一个企业、组织必须遵循的真理。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当今世界上的一些优秀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了“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微软、GE、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联邦快递等世界级的企业都已成功地建立了“学习型组织”。
在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学习型组织”将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目前,世界上已经掀起了兴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当今世界五百强前l00名企业中,有40%的企业进行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企业进行“修炼”后,许多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财富》杂志指出的那样:未来成功的企业是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可以这样说:“学习型组织”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同时也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石。
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现代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
罗福汽车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然而曾经如日中天的他们在一段时期却莫名地陷入了困境:每年亏损超过一亿美元,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江河日下,劳资关系恶化,员工士气低落,前景一片黯淡。罗福董事会深切地感受到了全球汽车业动荡的环境给罗福带来的巨大压力——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新技术日新月异、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挑剔等等。罗福的高层管理者认为,面对竞争,除了成为“学习型组织”,公司别无选择。
罗福走的第一步是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学习管理的机构——学习事业部。在成立大会当天,公司即向全体员工和世人公开宣布,组织学习将成为罗福生存与复兴的基石。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学习事业部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全公司范围内的学习,力求使学习成为公司内每个人和每个单位乃至全公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学习事业部的工作,员工、团队、部门乃至全公司都可以从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中获益,从员工之间的交流之中获益,从而使公司不断进步。
罗福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坚持“以人制胜”的管理哲学。公司相信员工有能力、有责任心、愿意干好工作。因此,要授权赋责,让有能力的员工放手去干;要帮助员工成长;公司的成功与员工的个人成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罗福为每位员工制定了工作保障计划和员工个人发展计划,实行浮动的工作安排,能上能下,鼓励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而且在公司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为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创造了机会与条件。
罗福十分注意为员工个人学习创造条件。公司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由管理者协助员工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书,明确提出自己通过实践和教育、培训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使之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也有利于员工符合公司发展需要。
二是员工助学工程,公司每年支付员工175美元津贴用于员工个人学习,鼓励员工发展多方面的技能技巧,不仅鼓励员工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而且鼓励、允许员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拓展个人和公司的视野,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在对待员工个人学习的问题上,罗福的基本原则是:主动参与、反馈机制、学习转移、行为强化、激励、变革的意愿、反复练习、留出时间,并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例如,公司编制印发学习手册《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回答了员工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向员工赠送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日记,如l995年的学习日记中包括: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管理个人学习、学习计划和评估工具、控制紧张的方法、学习格言、改善学习技巧的实用方法、学习源泉以及增强组织学习能力的机会和奖励措施等内容。
罗福认识到,一个致力于成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离不开它的顾客、分销商和供应商的支持与配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适应其顾客、分销商和供应商的需要,还必须能与他们一起成长。因此,罗福不仅虚心向其顾客、分销商和供应商学习,而且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学习。
时至今日,罗福已成为全球最富生命力的汽车制造厂商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罗福汽车全球销量几乎扩大了一倍,年产汽车500多万辆,销往全球l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其产品质量优异,几乎囊括了业界所有的质量奖。调查显示,从高层领导到一线职工都一致认为,罗福重振雄风最大的“功臣”首推公司致力于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
在当今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一个企业生命之动力。如果说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学习力就是大树不断从土壤中吸取养料的树根。有的树从表面看,树叶很茂盛,树上的果实累累,结果过一年半载,树却枯死了。原因是树根烂掉了。疏于学习的企业也像这样的树一样,会失去企业持续生长的生命原动力,那是十分可怕的。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学的知识十分广泛。由于知识庞杂,人们在涉猎“广博”的同时,很容易犯不够“专精”的错误,而一个好的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在某一个甚至几个方面成为专家级人才。管理如同人生智慧的修炼,只可苦练成长,却没有任何捷径可以速成!管理工作事关人生智慧,而智慧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感悟和体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就无法完成从一个普通管理者到集团CEO的成长过程。管理尤其是一门实践科学,理论研究是一回事,传授管理知识是一回事;指导别人管理是一回事,自己亲自去管理又是另一回事。
不管你在任何地方、处于任何地位、职位,也不管你的管理能力现在处于什么样一个水平,请立即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从事真实的管理!在工作单位,也许你是一个小小的管理者,或者是一个普通员工,是个小兵,但事实上,不会当兵的人绝对不可能会当管理者。管理者必须对下属的心理需求和日常事务非常了解。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下属,才能对他实施管理。否则就成了瞎指挥,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一个善于学习的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成为孔子那样的教育者。
反省,是学习型管理者必备的行为精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是孔子的门生,也是《论语》的编辑者之一。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曾子不但反省自己对朋友的忠诚,而且还反省自己为人处世的信用,反省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反省的角度不可谓不全面,反省的深度不可谓不深刻。如果一个管理者,能时常保持反躬自省的谦虚态度,这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自然会获得完善,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也会逐渐减少。这样的管理者自然会受到员工的拥戴,威信的建立也就不难了。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理想人格。曾子所说的反省,正是加强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自省是道德修养的方法,通过自省,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准,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一方面要博学,一方面要反求自身,才能知识日增,防患于未然,减少过失。一个人有缺点或过失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能够正视它,正视缺失就等于改正了一半的错误。正如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所说的:“追悔可耻的行为是对生命的拯救。”追悔就是正视错误、自我反省,可是有的人非但不能自省,而且还自我欺骗。
一个好的管理者,必然善于自省,对于错误勇于坦然承担,甚至还会向部属道歉。犯了错而不敢承认,是欠缺自信的表现。因为一个有自信、有实力的人,就有把握确信别人不会因为这一两次的失误,完全否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管理者羞于认错,部属也不敢指正,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错误一再上演,这对公司的竞争力、个人能力的提升,丝毫没有助益。因此,管理者务必要能自我反省,勇于修正错误。
严于律己,就是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纠。古人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修养,具有内心省悟的传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修身讲究“自省”“自讼”“慎独”。所谓自省就是冷静地、客观地思考自己的缺点错误,通过省、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汉宣帝时,有一个地方官员叫韩延寿。一次,他巡察至高陵时,发生了一件民间官司:兄弟二人因为争夺父亲遗留下的田产,而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
这只是发生在民间的一点小小的争议,相对于今天的大大小小的官司,简直不算什么,别说是争田产的官司,就是打破脑袋,现代的管理者们不也都司空见惯了么?有谁会真的动心呢?
可是韩延寿却不是这样想,他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难过。他反省自己,自责道:“我作为这个郡的主要官员,一个负责管理百姓的人,不能做百姓的表率,也没有尽到教化民众,使民间形成良好风尚的责任,致使兄弟骨肉争田产,责任在我这个做官者的身上啊!”说罢,韩延寿闭门思过,检查自身管理上的不足。
为争讼田产的兄弟二人听说后感到惭愧,心想父母官为我们两人这种不齿的行为,反省自责,我们怎么还好意思兄弟相争呢?于是,两兄弟跑到韩延寿闭门反省的地方,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表示谢罪,并愿以田相让。
韩延寿自己对自己的过失打了一场“官司”,感化了兄弟俩,他工作细致、勇于“自省”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争田产纠纷的案件,使韩延寿认识到自己身为地方官,没有能够教化好一方的老百姓的责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
作为管理者,也应该具备这样自省的精神。管理者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指挥生产和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为官一任,教化一方。管理者只有拥有像韩延寿这样的自省精神,才能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加以改进,成为一个善于反省的管理者。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的三大必备的能力。其中,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继承,同时也是对知识的重新构建与创新。
管理流程和管理结构本身要比细节重要得多,虽然有人也在喊着细节决定成败,但为什么很多管理者,在没有明确管理方向、管理结构的时候,就把眼光投在了某一个点上,自己永远在一个点上打转,最后,把自己转晕了,死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们有些管理者,不正是把眼睛丢在了点上的人吗?从表面上看,他们个个是粘上毛比猴都精的主儿,可公司的经营业绩迟迟无进展,原因出在哪里呢?站在他们的角度,好像他们很对,问题不可能出在他们那里,他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好像都没有缺点,而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发现别人的缺点。自省,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品,所以,他们永远无法超越,甚至可能被替代。但不管怎样说,一个善于自省的管理者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绝对不会给自己的对手可乘之机。
刘辉经过几年的奋斗打拼终于在广告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经过他长时间的努力经营,他的公司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但是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件事情让他大发脾气。原来,公司的马上要跟一个大客户签合同,但是刘辉在客户马上要到之前检查合同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这不禁让他大为恼火,一旦这个合同签订下来公司不但赚不了钱,还有可能赔掉不少。
于是刘辉找来拟订合同的职员安安,把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搞得这位20几岁的小姑娘不知所措的低着头花花的流眼泪。事后刘辉了解到其实定立合同的时候安安没有出错,是前段时间因为和公司闹不和的那个副总有意让安安那么改的。那位副总早就准备另谋他就,临走之前成心想非公司制造一些麻烦,结果他心满意足的走了,安安却成了倒霉的替罪羊。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以后,刘辉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必定自己作为领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当着公司所有人的面跟安安道歉,在安安生日那天还特意送上了一张生日卡,上面写着:“一切都过去了,希望那天不好的一切,随着你生日的来临而消散,明天是崭新的一天,衷心希望你能够快乐的去迎接它。”安安看了卡片,心中非常感动,她下定决心以后一定更细心的工作,绝不再让领导失望了。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不断提高观察力,在管理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观察和揣摸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做到心细如丝,才能敏感地把握情况的发展变化,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古代禅宗有一个说法:“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因此,在学习中不要迷信和盲从,要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边学边思,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毋庸置疑,综观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管理水平,总的看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还是粗躁的,很多部门在执行制度,落实方案,规划服务流程时,现代意识和主动意识还不强。很多管理者在进行计划的贯彻时,对制度的依赖,对激发团队参与,对远期前景和可预后的结局掌握尚无明确认识。这其国有许多值得我们自省的地方。我们既要自省内在因素,更要自省外在因素,而自省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从成功的案例和先进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在羡慕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自己的欠缺和落后,这种自省对每一个具有真正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人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