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10641300000017

第17章 嵇康

嵇康(223—263),字叔夜,谯郡□县(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魏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生平

公元223年,嵇康出生在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一小吏家庭,他的父亲曾做过曹魏督军粮侍御史这样的小官,但在嵇康幼年时就去世了。嵇康由母亲抚养成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励志勤学。

成年后的嵇康长得非常俊美。他的好友山涛说他“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世说新语·容止》则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成年后的嵇康很有才华。他长于诗文,其诗歌平淡高远、超越时俗;他善于琴乐,其琴声空灵、自然飘逸;他工于书画,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

或许正是由于嵇康的人品、才华,加上他又是曹氏(曹操一族)乡人,他成为了曹氏的女婿,他的妻子魏长乐亭主是曹操之子沛王林的孙女(一说是女儿)。他因此而官运亨通,先后任郎中、中散大夫。

然而,嵇康并不喜欢为官,他向往自由、崇尚自然。他的这种性格与妻子长乐亭主截然不同,她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和贵族气质,这就使得他们夫妻的感情并不和睦。

如果说,与长乐亭主不和嵇康尚可以忍受,那么对于朋友之情嵇康则无比看重,即使有那么一丁点儿的隔阂,也会轻易焦灼他的心。当嵇康的好友山涛升迁为尚书吏部郎时,朝廷要山涛推荐一个合适的人继任,山涛真心地推荐了嵇康。嵇康知道此事后,立即写了一封绝交信给山涛。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篇真正体现文人独立性格的讽喻佳作,嵇康“师心以遣论”,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文风犀利。在一千八百多字的篇幅中,与其说嵇康在羞辱山涛,不如说是在羞辱司马氏集团残暴虚伪的统治。

嵇康不慕权贵,只是纵情于酒。嵇康的生命旨趣虽然弥漫着酒的醇香,但潇洒的风姿总流露出痛苦挣扎的影迹。嵇康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喜欢打铁。每年春夏季节,嵇康都会在自家院内的柳树下锻铁,在酣畅淋漓的流汗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几百年后的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赞美锻铁匠人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声动寒川。”这可以说是嵇康锻铁生活的绝妙写照。

嵇康孤傲的性格、逍遥的处世风格,使他在俗世中很容易招来小人的嫉恨。一天,嵇康正在热火朝天地锻铁,政坛上炙手可热、风头正盛的人物——钟会慕名前来拜访。品行高洁的嵇康非常蔑视这个出身曹魏重臣家庭却甘心为企图篡魏自立的司马氏牵马坠镫的小人,于是自顾自地锻铁不辍。钟会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不久,嵇康好友吕安以“不孝”之罪被诬入狱,义薄云天的嵇康努力营救。不幸的是,他在为朋友作证时却恰遇曾受其羞辱的钟会,钟会公报私仇,竟以“乱群惑众”的罪名将嵇康打入大牢。嵇康被捕后,三千太学生随之入狱,愿以之为师,并向朝廷请愿。嵇康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令司马昭既惊又怕,再加上钟会在旁屡进谗言,嵇康的悲剧命运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了。

公元263年,嵇康被判死刑。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年仅40岁。

嵇康著作

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多方面的卓越才能,在其各类文章中得到充分体现。嵇康的主要著作有以下几种。

《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等问题,还涉及到了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用嵇康的话说,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养生论》

嵇康的《养生论》颇能表现他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态度,其风格基本上采用骈体,音节整齐,但语言朴素。其说理时先用譬喻,譬喻和欲证明的事理之间结合得紧密贴切,使人信服。这正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传统特色。《养生论》各层事理之间逻辑思辨性很强,剖析精深,又博涉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知识,有说服力,这既是当时文章的风格,也是嵇康过人学识的表现。

《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篇绝交书堪称嵇康在抒情散文方面的代表作,其采用生动形象清峻的语言展示人格,抒发个性,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有极高的水准。书中嵇康叙述自己纵放不羁的为人,言辞铿锵,意志高亢,以此明白的宣言,来表示他对世俗礼法羁绊的蔑视。此绝交书,对山涛不明己心,想将自己拉入司马氏集团的做法给予辛辣的讽刺。然而,这篇文章却因触怒了司马氏而为嵇康招来杀身之祸。

《家诫》

嵇康的《家诫》文体庄重纯朴温厚,谆谆告诫儿子为人处世的正道,如“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等,显示了嵇康思想深处对传统道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