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的人生。忘记自己的“龅牙”,学会转移不良情绪,走出郁闷的阴影,为自己打造敞亮的心,我们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心中的兰花依然盛开
叶知秋
从前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兰花,弘经讲法之余,在禅房内外精心培育了很多兰花。有一次禅师要到远方的寺院里去讲法,临行时告知弟子养护兰花的诀窍,并再三叮嘱弟子要好生照料。
弟子将禅师叮嘱的护花要诀记在了本子上,每天很认真地照料兰花。但有一天弟子在浇水时一不小心绊倒了兰花架,兰花盆被砸得粉碎,原本纯洁高雅、吐露芬芳的兰花变成了一堆烂土中的几片花瓣。弟子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打扫干净,准备等禅师回来接受其严厉的惩罚。
几天后禅师回来了,看到散落了一地的兰花瓣和弟子惊恐而愧疚的眼神,心中基本明白了原委。他召集众弟子,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说:
“我种兰花不只是因为我喜欢兰花,而是因为一来可以供佛;二来可以美化寺院里的环境,给大家每天的修行带来好心情。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如果兰花没有了,而大家的好心情还在,那心中的兰花也依然盛开。”
喜欢是一种珍惜,而破碎后还能和颜悦色快乐依旧,想来,这才是美花的最高境界吧。而我们如果能做到遇到何种不快都泰然处之,兰花般的美丽心情就会时刻绽放在心中。
快乐是由什么决定的
尹玉生
甲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有一个令所有男人都羡慕眼红的温柔、善良、娇艳的未婚妻;乙也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是天下武功第一人,纵横驰骋,号令群雄,是个真英雄。但甲并不快乐,因为,他梦寐以求的是做天下武功第一人,睥睨世间豪杰;乙也不快乐,因为,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甲的未婚妻,为了她,可以舍弃一切。
于是,甲渐渐地忽略了身边娇柔的未婚妻,全身心地钻研他的武功;乙渐渐地忽略了他的武功修为,整日缠绵于对意中人的刻意追求中。
后来,甲成为武林至尊,代价是失去了倾国倾城的未婚妻;乙也以他的至诚,最终赢得美人心,代价是失去了武林盟主的尊崇。
此时,甲和乙都认为自己是普天之下最快乐的人。
……A是一个新出道的推销员,非常不幸,他碰了太多次的钉子,沮丧气馁到了极点。
B是一个老资格的推销员,非常幸运,他成功了一次又一次,业绩显着,无人能比,开心快乐到了极点。
新推销员向老推销员请教:“为什么每一次我好不容易敲开客户的房门,都会遭到他们无情的拒绝?”
“我也搞不懂怎么会这样,”老推销员诚挚地回答道,“我曾经被人家敲过脑袋、骂过脏话、摔过房门,但说到拒绝,我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啊。”
他们遭遇的情况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但一个伤心至极,一个开心至极。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面临什么样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感受所面临的事情。
而快乐与否,恰恰是由你的感受所决定的。
郁闷
胡绍鸿
郁闷自出生以来,就很少有快乐,进了大学以后更是如此。
在进大学之前,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他想考上大学,于是就得一路奋斗。勤奋出天才,郁闷顺利地考进了大学。进了大学,他本想快乐一下,没有想到理想的实现,反倒使他变本加厉地感到忧愁,因为他的理念是“考进大学就是理想的终结”。
郁闷从小的想法与父母的期望一样:进大学。但是进了大学就后悔,根深蒂固的理想使得他当初没有过多地考虑要选择学校,因此进的学校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美好:首先不是名牌,在全国大学排名榜上找了半天,最后终于才在倒数第几位里找到,后悔学校选错;再次专业不好,郁闷自认为是文科状元,却不小心走到了数学系,调整专业时,成绩好的才有希望,从高分往低分走,名额有限,本来不喜欢这个专业,怎能学好,以他的观点,就应该从低分往高分调整;最后就感觉老师不好,当然大学的老师里是找不到一位像高中时那样苦口婆心的“大好人”的,于是乎,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进校开始就是适应环境,适应生活。郁闷偏有一点不能适应,那就是睡眠。晚上11点才熄灯,不熄灯绝不会自己主动关灯,因为郁闷住的那间宿舍里全是“烂人”,尤其是字号为“无聊”、“无助”、“无赖”的。
人若其号,无聊就是无所不聊;无助就是无所不做,助人除外;无赖就是没有一样专长,赖皮除外。熄灯之后,总有那么两三个小时的“寝室会”。早晨6点就有人起床,睡四五个小时,睡觉总是找不到满足感,半夜被那个“手机滴滴滴,有位美女要找你”的单调铃声吵醒除外。除去被这样长期的“意外”耽误的时间,睡眠时间就更短了。一学期下来,郁闷给自己身心健康的评语是:“人比黄花瘦,岂能怪烟酒;只要小命在,哪能弃室友?”
一学期就那么几个月,转眼就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情。
可是第二学期就有了那么点“小小”的变化。
进校的第二周,郁闷就觉得读书没有多少意思,理由是:微积分老师讲得太快,两节课的内容他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了;几何又不喜欢;英语听不懂;几本中国文字多一点的书籍,考前只要把满天飞的资料随便捡几张,看一下就可以及格了。这样的生活,郁闷感到太单调了。
上午上了一节数学课,郁闷就从后门逃了,可是又不知道去何处。
于是就去学习“网络知识”,可是QQ上没有人,于是就进了一个无聊的聊天室,胡乱聊一通,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走出网吧,就去打篮球,无论什么球,一个人玩总是没有多大的意思,也玩不出什么名堂。玩了一会儿,就回宿舍睡觉,一睡就是三四个小时。醒来见室友都在睡觉,才知道午饭睡丢了,又想起下午没有课。午饭只有用平时准备的“干粮”方便面充饥了。吃了就睡不着,一个人站在屋中央,真不知道做什么好。说话没人应答,真的闷得慌。
下午下课后,晚上又没有课。吃完晚餐,字号为“无聊”的建议去溜冰,可是距离太远,校园里又没有,经过一番讨论,最后还是郁闷的建议通过,那就是去租VCD,很快就拿回三张VCD。看完碟后,更觉得空虚。周末寝室里的空气让人窒息,因此都出去玩,参加所谓的户外活动——溜冰、上网、进KTV、跳舞、喝酒、打牌,一个个自以为是很潇洒的模样,偶尔也来个夜不归宿——打游戏。这些成了郁闷生活的主旋律。
这样的生活开始感觉新鲜、刺激,久了无疑让人乏味,但是后来更新鲜、刺激。郁闷有个突发的念头,那就是准备创个校历史纪录:
跳高,当然不是往上跳,而是往下跳——从教学楼顶楼(五楼)起跳,跳下后肉体完好无损,嘴里还能出气,这样就可以创造“吉尼斯纪录”,可是这样的机会太渺茫;如果来个半身不遂,可就惨了。这两种结果还算好,至少老命还在,郁闷想着,痴痴地笑了。念头一转,死了,那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等于白来人间一趟,于是就站在顶楼上大叫:
“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地离去,难道还要赤裸裸地活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疯一样地跑开了。
从此,他开始了新的生活。
郁闷其实是某些大学生的化身。考大学的理想实现了,却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愤世嫉俗,所以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所以终日无所事事,所以浪费青春无聊无助无赖……终于有一天,郁闷在楼顶见识了清风,让自己解放了自己。于是郁闷没有跳楼,郁闷想通了。那么看故事的我们呢?
整理心情
袁万梅
近日,我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拥挤不堪。除了旧日的书信,还有发黄的日记本,等等。我坐下来静静地整理,该保留的保留,该扔掉的便付之一炬。当一切重新变得井然有序,心里顿时感到轻松。
我忽然想:人活在这个世上,心里负载太多,每个人的心也仿佛是只抽屉,里面装满了往事,拥挤、沉重,令我们生出许多莫名的忧郁与烦恼。
每个人的经历中都有失意、伤痛,也有幸福的回忆。
虽然那些灰暗的日子已经远逝,但在我们心上投下了阴影。年久月长渐渐成了一种病菌在悄悄地蔓延,直到某一天引起精神上的不适。
我们变得脆弱、忧郁。即使外面的世界阳光灿烂,充满诱惑,我们却情愿躲进爱的小屋,在圣母的羽翼下任痛苦的回忆慢慢地淡化。
我们心灵抽屉装得太多、太满。忧伤与怀旧,愤怒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很难再装进新的内容,新的知识。我们必须整理心情,抛弃不快,再装进自信、理解、希望和执着,保持最好的心态,愉快地生活。
这种整理可以是一次郊游,乡野的风能过滤心绪;也可以是一次聚会,朋友的坦诚能拓展心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世间的温情更能涤荡心灵的尘埃。
人生应如一次轻装旅行,岁月两岸风光旖旎,只有整理心情才能在这美好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更远。
把心放轻松
佚名
凯茵被网球俱乐部的莎莉击败时,惊吓与羞愧的情绪交错之中,她觉得莎莉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
比赛结束后,一位球员断言:“哇!莎莉一定是这个俱乐部的明日之星。”
“不,她并没有那么好。”凯茵感叹,“是我击败了自己,我当时心不在焉。”
凯茵是个实力很强的运动员,不论是游泳或冲浪,都表现得比同龄选手杰出;而在网球方面,更是佼佼者。上一年她赢得了好几个比赛冠军,可以说是风光的一年。但讽刺的是,她当时并没有全力以赴,反而以“轻松打”的心态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