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10610100000002

第2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2)

走出门来,记者还在为此愤愤不平,一是为对方这种以貌取人的态度,再是为她委屈,她实在算是有钱的女子,实在不必受这份委屈。但看上去,她却真的不在意,心平气和地离开了。

随后,她在另外一家店里买到更好的手链。

回去,记者还记得她被冷落的那一幕,忍不住说,当时,你为什么不指责那个小店员。

指责她干什么呢?指责她态度不好还是没有看出我是个有钱人?她笑,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而是过给我们自己看的。自己知道就好。

记者一怔,却忽然在那一刻,找到了自己采访的亮点,也终于知道了她成功的根源,一个活给自己看的女子,不为诸多的虚名和浮华所累,她注定活得更简单更好。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每天的24小时里,我们都会做许多事情,这些不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每天都努力学习,积极成长,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好的心情。

驯服情绪的野马

[美]奥里森·马登

一位崭露头角的候选人,向一位资深的政客请教如何拉选票,如何在政治上获得成功。

政客提出了一个条件:“你每次打断我说话,就得付5美元。”

候选人说:“没问题。”

政客说:“第一条,听到别人诋毁或污蔑你时,切勿动怒。”

“我能做到,不管人们说我什么,我都不会生气,我对别人的话毫不在意。”

“很好,但是,坦白地说,我不愿意让你这种不道德的流氓当选……”

“先生,你怎么能……”

“请付5美元。”

“这只是一个教训,对吗?”

“是的,这是一个教训,但我确实认为你是一个流氓……”

“你怎么能这么说……”

“请付5美元。”

“嗬!嗬!”候选人气急败坏地说,“这又是一个教训,你的10美元赚得也太容易了!”

“没错,10美元。是不是把钱付清我们再继续?谁知道你是不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无赖……”

“你这个可恶的家伙!”

“请付5美元。”

“啊!又一个教训,我还是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吧。”

“好,我并不是那么想的,我认为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考虑到你低贱的家庭出身以及那个声名狼藉的父亲……”

“你才是个声名狼藉的恶棍!”

“请付5美元。”

就这样,年轻的候选人交了20美元的学费,上了一堂自我克制课。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总是使人难堪、窘迫,甚至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出言不逊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暴怒源于内心的虚弱,没有人会因为它而更强大、更富有、更快乐。

请记住,自我控制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种能力。所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克制情绪

佚名

有一位经理,一大早起床,发现上班时间快要来不及了,便急急忙忙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

一路上,为了赶时间,这位经理连闯了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警察拦了下来,给他开了罚单。

这样一来,上班更是要迟到了。到了办公室之后,这位经理有如吃了火药一般,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书寄出的信件,更是顿生无名之火,当即就把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

秘书被骂得颇为莫名其妙,拿着未寄出的信件,又如法炮制狠批总机小姐,责怪她昨天没有提醒她寄信。

总机小姐被骂得心情恶劣之至,便找来公司内职位最低的清洁工,借题发挥,对清洁工的工作,没头没脑地,又是一连串声色俱厉的指责。

清洁工没有人可以再骂下去,只得憋着一肚子闷气。

下班回到家,清洁工见到读小学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逮住机会,便把儿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顿。

儿子电视也看不成了,愤愤地回到自己的卧房,见到家里那只大懒猫正盘踞在房门口,一时腾起一股怒火,立即狠狠地一脚,把猫儿给踢得远远的。

无故遭殃的猫儿百思不解:“我这又是招谁惹谁啦?”

一个有趣而又颇令我们深思的坏情绪循环。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事实上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坏情绪的开始各有各的不同,但延续的方式却是相同的。克制住自己,世界才会和谐美好起来。

控制自己

寒冬

18世纪美国着名政治家富兰克林工作时和沃茨印刷厂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憎恨,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富兰克林一个人在排版间工作的不满,把房里的蜡烛全部都收了起来。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当富兰克林到库房里排版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稿子,在版桌前坐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蜡烛。

富兰克林立刻跳起来,奔向地下室,将管理员痛骂了一顿。岂料管理员转过头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有点儿激动吧,不是吗?”

他这句话就像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了富兰克林的身体。富兰克林逃回了库房。

当富兰克林把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后,他立即看出了自己的错误。

坦率说来,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化解自己的错误;然而,富兰克林知道,必须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他费了很长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去了地下室,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我是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管理员脸上又露出了微笑,他说:

“你用不着向我道歉,这里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别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因此,我们不如就把这事忘了吧。”

后来,这件事成为富兰克林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富兰克林说:“这件事教育了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这也使我们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如果想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疯狂是魔鬼,它能让一个人毁灭。但是,疯狂只是一种情绪而已,唯一可以禁锢的牢笼就是我们的控制力。如果滴水不漏,那么疯狂只能作为一个词语在字典里呆着;如果放任它为所欲为,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所以,让疯狂终老牢笼还是成功越狱控制我们,就看我们如何来控制自己。

生气的理由

绿叶

塞车严重,仍亮着红灯,时间急迫。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却迟迟不启动,开车的人正在发呆。你愤怒地狂按喇叭。那个人似乎惊醒了,仓促地发动车子,而你却在几秒钟前还陷于不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他还就此写了一本书,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纳为:“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平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从20世纪50年代起,应激反应这个词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

现在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大脑也会命令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会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张,心脏加快跳动,血糖值升高。

埃森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步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还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30%的人因为无法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与主管之间的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上班时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提出一条黄金规则,即“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建议:“要冷静,要理解别人。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高兴,自我感觉也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仅生活有趣,也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每天至少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赏识他;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这种做法会导致双方不愉悦;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只是浪费精力;不要总试图纠正别人,要经常面带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过失负责;接受不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忘记凡事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才能轻松愉快。

当你抑制不住生气时,请反问自己:“一年后,生气的理由是否还那么重要?”这会使你对许多事情得到正确的看法。

发火的习惯

佚名

一个人向牧师忏悔,认为自己大体上算个好人,但常常发火。

“发火?”牧师问,“这成了你的习惯吗?”

“是的。”忏悔的人回答。

“那么,请你发个火给我看一看。”

这个人很为难地笑了,说发不出来。

牧师说:“如果发火真成了你的习惯,就能够想发就发。如果发不出来,就证明它不属于你,不是你的东西,你还留着干吗?”

此人默然而退。

可那些坏脾气我们为什么总要保留呢?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吗?不会。它会使我们变得讨人喜欢吗?也不会。它会让事情都变得美好吗?更不会了。如果是这样,就丢掉它吧。

谦卑的推销员

佚名

一个推销员来到一家超市推销他们公司的香皂。超市老板正忙着指挥职员们上货,于是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再说我这里货很多,以后再说吧!”

推销员仍然不死心,继续鼓动着如簧之舌,打算说服那个老板。

那老板显然是被惹火了,破口大骂道:“还有完没完?刚才是给你面子,不想让你难堪,可你这个家伙却不知好歹!赶紧带着你的东西立刻滚蛋!”

这个推销员一边收拾自己的箱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十分抱歉,我刚做业务不久,不懂的地方很多,希望您不吝赐教……对啦!要是我想把这种香皂向其他地方推销的话,我该怎么说呢?”

老板的态度有所好转,见其诚恳,便对他演示了一番。只见老板把这香皂的好处说了一大串,推销员由衷地赞道:“没想到您对我们公司的产品这么了解,所说的话也这么有说服力……”推销员的话让老板很满足,最后,超市老板竟定下了大批香皂。

后来,这个推销员成了一个企业家。

如果推销员在面对老板的破口大骂时原样进行反击,我们能想象得到后果是什么,是的,不欢而散。那么这个故事也没有发生的可能了。推销员之所以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就是因为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可想而知,也正是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令他最终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