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10610100000001

第1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1)

我们往往轻易陷入某种情绪中而不自知。当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接踵袭来,许多人不停地抱怨生活或他人,成了情绪的奴隶。懂得调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我们才能收获美丽心情。

心境的魔力

流沙

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德国精神病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被关押了很多日子,饱受了纳粹分子的凌辱和非人的对待。

弗兰克曾经绝望过,因为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野兽,可以不眨眼地屠杀一位母亲、儿童或者老人。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情绪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此而发疯的人。弗兰克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弗兰克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了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幻觉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

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正走在前去演讲的路上,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台上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

弗兰克发现,这是久违的笑容,多年来,它从来没有出现过。当知道自己也会笑的时候,弗兰克预感到,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这个魔鬼般的地方。

多年后,从集中营里释放出来时,弗兰克看上去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在魔窟里会依然保持年轻。

这就是心境的魔力。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救得了你,即使是上帝也不能。

放逐情绪

莫小米

父亲去世之后,年迈的母亲将自己安排得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

那天无意中看见她的日记,发现一颗曾经沧海的心,梳理得那么通顺。她的日记是表格式的,格式的限制使她删去了所有废话。在日期、天气栏的后面,逐一列着户外活动、读书看报、来信来客、娱乐、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那一栏:情绪。有一天她在那一栏里写着:

“高兴,感到时间不够用。”另一天是“舒服极了”,有时更简单:“稳定”

、“安宁”,当然也有不佳之时:“差,不想说话。”“莫名其妙地流了点泪。”

刚出差回来的我指着“流了点泪”那一栏问:“妈,这是为什么?哪一天?”

她想半天,想不起来,傻笑自己:“你瞧,想都想不起,肯定是什么事儿也没有,自寻烦恼,真是犯不着。”

忽然觉得母亲了不起,她发明了这么一个记载情绪的方式来管理情绪,或者说是放逐情绪。

情绪在很多时候管着我们的一切。不是吗?只要情绪愿意,它想让我们哭我们就得哭,想让我们笑我们就得笑。哭和笑,也就决定了我们一天会干什么。像文中的母亲那样睿智吧,我们把情绪放逐,让它老实地听我们的。

让情绪引导成功

卢军强

一阵震天动地的轰鸣声,在韩国首尔,闻名遐迩的三丰百货大楼在一瞬间倒塌了,近千人刹那间被埋入瓦石之下。挖掘救援进行到了第16天,所有援救人员,甚至几乎所有的国民都认为,这种挖掘只不过是“人道主义尽职”行动而已。然而,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

一个营救人员忽然听到洞下隐约有声,几分钟后,他发现在这个废墟洞底,在一堆正在腐烂的尸体旁边,一位姑娘正睁大眼睛盯着他!一个在废墟中埋了16天被困377小时的人竟奇迹般生还了!当援救指挥人员询问她的,她以清晰的语言回答:“我叫朴胜贤,今年19岁,是三丰百货大楼儿童服装部的售货员。”当询问的人重复一遍有误时,她又微笑着摇摇头做了更正。这又让人惊愕万分。医生对她做了紧急处理后,好奇地问:“你是靠吃什么来维持生存的?”她的回答竟然是——“没有吃过一点儿东西,没有喝过一滴水。”这使所有在场的医务人员都目瞪口呆,难置一言,不少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恢复体力后的朴胜贤告诉惊讶的人们:“首先,我觉得我还年轻,我热爱生命,深深地知道我的父母、家人、亲戚、朋友都渴望我能活。我不断地平静自己焦躁的情绪,想象他们如何企盼我活下去。此外,我深信,营救人员一定在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挖掘寻找。我的情绪很稳定,除了睡还是睡。”这个心理学史上的奇迹,曾经引起医学界相当多的关注和争论,也经常被心理学界引为论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另一起矿难事故中,在被紧急抢救出来的7个人中,有4人的死亡检验结果是情绪焦躁以及恐惧而造成的。

遗憾的是,无论前一个还是后一个事件,评论家和读者看到的也往往只是“信念的力量”,强调的也是信念是多么多么的重要,但是除了反复强调的信念之外,却很少去考虑情绪对人的影响,并由此看到“注重自己的心理情绪”又是多么重要——16天不喝水存活的纪录,不是信念所能解释的。一个医学专家说,正是平静的心态大大降低了她的能量消耗。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有相当多的潜能被埋藏在情绪的深处。这种能量尽管被信念激发,但是却受情绪的调动,直接和心理暗示相联系。人们在情绪高昂的时候创造力是旺盛的,灵感也往往不期而至;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仅身体机能容易受到病痛的骚扰,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祸不单行”所折射的道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人本来不郁闷,天天把郁闷挂在口头,人不仅会变得容易冲动,也会变得郁闷起来了。所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积极的调控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个人情绪,尤其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我们应该自己对自己说“我很坚强我不会倒下”,“我能行”,“我要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好烦”、“好郁闷”。

总之,我们应该学会把振奋人心的情绪喊给自己,充分调动自己的心理潜能,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牢骚太盛防肠断

佚名

我小时候和奶奶一起住在阿肯色州的斯坦斐。奶奶开着一处小店。

每当有牢骚满腹、喋喋不休而出名的顾客来到她老人家的小店时,不管我在做什么,她都会把我拉到身边,神秘兮兮地说:“丫头,来,进来!”当然我都是很听话地进去。

奶奶就会问她的主顾:“今天怎么样啊,托马斯老弟?”

那人就会长叹一声:“不怎么样。今天不怎么样,赫德森大姐。你看看,这夏天,这大热天,我讨厌它,噢,简直是烦透了,它可把我折腾得够呛。我受不了这热,真要命。”

奶奶抱着胳膊,淡漠地站着,低声地嘟囔:“唔,嗯哼,嗯哼。”边向我眨眨眼,确信这些抱怨唠叨都灌到我耳朵里去了。

再有一次,一个牢骚满腹的人抱怨道:“犁地这活儿让我烦透了。尘土飞扬真糟心,骡子也犟脾气不听使唤,真是一点也不听话,要命透了。我再也干不下去了。我的腿脚,还有我的手,酸痛酸痛的,眼睛也迷了,鼻子也呛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这时候奶奶还是抱着胳膊,淡淡地站着,咕哝道:“唔,嗯哼,嗯哼。”边看着我,点点头。这些牢骚满腹的家伙一出店门,奶奶就把我叫到跟前,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丫头,每个夜晚都有一些人——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富人还是穷鬼——酣然入眠,但却一睡不起。丫头,看那些与世永诀的人,温柔乡中不觉暖和的被窝已成为冰冷的灵柩,羊毛毯已成为裹尸布,他们再也不可能为糟天气或倔骡子去抱怨唠叨上5分钟或10分钟了。记着,丫头,牢骚太盛防肠断。要是你对什么事不满意,那就设法去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换种态度去对待,千万不要抱怨唠叨。”

据说人在一生中接受如此教育的机会不多,而奶奶在我刚到13岁的时候,就抓住每个这样的机会来教育我。

牢骚满腹不仅使人颓唐,而且导致危险——它在给猛兽发信号:猎物就在你鼻子底下哩。

活给自己看

小想

她是个很成功的女子,不到30岁的年纪,就有诸多小说出版,虽然没有给她带来太大的名气,却带来了足够的财富——那些小说,大多被影视公司选中,然后她自己改编成剧本。3的时间,她就在那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了足够优越的生活。

也许是性格的缘故,她却并不为此张扬,不太爱说话,穿平常的衣衫,不化妆不戴首饰。

那次,报社决定在由她的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时,为她做个专访。记者过去,她却显得羞涩,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后来记者说,干脆,你该做什么做什么,让我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看你的生活吧。

她好像才放松下来,笑笑,打开电脑,不再为无法应对记者的问题而为难。

那天的她,穿了件再平常不过的纯棉T恤,牛仔裤,头发扎成松松的马尾。打开电脑回了两封邮件,关闭,说,今天,我原本是打算要逛街的。

记者欣然愿意同往。

她逛街的习惯,看起来更似小女孩,喜欢那些琳琅满目的小饰品,但只是逛,并不买什么。最后她走进一家纯正的品牌首饰店。

进了店里,店员却并不热情,那天的记者也是再寻常不过的装扮,T恤和平底鞋,看过去,她们都是处境太过寻常的女子。但她,的确不是,记者在她的玻璃书柜中看到一些物品,价值自是不菲的,似乎,她喜欢这些精致的小首饰,她想要,实在买得起;也不是为佩戴,只为喜欢收藏。

对店员略略冷落的态度,她似乎并未留意到,很快,在展示柜内看中一条细细的镶嵌了一圈精巧钻石的手链,记者下意识地贴近去看价格,而她只微笑着对离得最近的店员说,请取这条手链看一下好吗?

店员的眼神明显带着不屑,自她们进门,已用那种不屑的眼光将她们从上到下打量过了,现在听她这样一说,女孩挑挑眉毛说,那条手链现在打八折,折后价是3800元,一分都不能少了,你确定要看吗?

记者一下子气愤起来,明显地,店员在歧视她。刚要对此提出异议,她却拉拉记者的衣袖,笑笑说,既然这样,我们走吧。然后依旧微笑着,牵着记者离开了那家首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