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10576100000011

第11章 心理成长与教育

1.以爱心哺育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3岁之前最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容易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态度的影响。在过去的年代里,有的孩子在人手不足的孤儿院度过,或者在日托幼儿园里整天躺在摇篮里没有人管。这些孩子往往身体瘦小、智力低下、情绪萎靡,而且一直也没有完全康复。

相反,如果孩子靠的是父母充满爱心的热情哺育,或别人的热心帮助,他就会茁壮成长。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可以看见的,比如,看见孩子有了进步而感到自豪,为他精心选择玩具,解答他的问题和看着他尽情地玩耍等。父母还要给孩子读故事,看图画。这种态度和活动能促进孩子的情感发育和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

孩子今后将成长为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将富有爱心还是冷漠无情?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2岁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他们的态度。

有的父母基本上把孩子当做坏孩子对待,总是怀疑他们,批评他们。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怀疑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对。一个敌视别人的人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迁怒于孩子,孩子也会形成相应的敌视态度。还有的人喜欢统治孩子,让孩子彻底就范。孩子在头一年主要依赖大人对他们的留意,如果成人对他们麻木不仁或不去理睬他们,他们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冷漠或者忧郁。

2.如何让孩子不随便碰东西

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很难让他不去碰某些东西。而父母仅仅命令孩子“不要动”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往后,父母也需要语气严厉、多次重复并且说话算数。只有等到幼儿懂得父母说话算数的时候,父母才可以真正通过命令来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动。1~2岁的孩子没有判断能力,所以父母不要呵斥孩子。父母应记住孩子的天性会促使他去继续探索,同时又会在命令面前犹豫不决。

举例来说,在家长发出“不许靠近台灯”的禁止命令后,很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孩子仍会向台灯靠近,并偷看父母发火的程度。聪明的做法是,在孩子头几次朝台灯走去时,父母迅速走过去,把孩子拉到房间的另一端,同时告诉他“不许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不许动”的含义。之后,别忘给孩子既安全又有趣的玩具。

那么,过几分钟以后孩子又走近台灯怎么办?父母仍然要坚决、果断、愉快地再一次把他拉走,并同时对他说:“不许动”。为了加强这一次行动的作用,父母可以陪孩子坐几分钟,教他如何玩一样新东西。如果必要,这次可以把台灯放在高处,或者把他领出房间。家长要坚持高兴地告诉孩子,台灯绝不是他能玩的东西,不能给孩子选择的余地。家长也不要和孩子争论,更不要表情愤怒或一味地责备。因为这些做法不仅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还会导致孩子易怒。

也许某些父母会说:“如果我不教育他玩台灯是一种淘气行为,他是不会懂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是很容易接受教训的。如果父母只是在房间的另一端伸着指头命令孩子,而他还不懂“不许动”是什么意思,父母的态度就只能触怒他,使他冒险一试!另外,如果家长抓住孩子,面对面地训斥,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留下一个有体面的让步的机会,或者忘掉这件事的机会。所以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的唯一选择就是要么屈服,要么反抗。

例如,曾有一位夫人认为她那16个月大的小女儿太“淘气”了。有一天,她的女儿蹒跚地走进了房间,她立刻不乐意地对小女儿说:“记住了,不要去动收音机!”本来这个小女孩根本没有想到收音机,这下可提醒了她,她转过身来,慢慢朝收音机走去。

当这位夫人的每一个孩子表现出独立、自由的迹象时,她感到尤其恐慌了。她害怕她将再也不能管得住这些孩子。正是由于她的忧虑不安,导致她对本来不必担心的事而担心。

当孩子朝着火炉走去的时候,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如果父母只坐在那儿用一种不赞成的口气喊着“别去”,那就不太可能阻止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立刻跑上去把他领走,而不是和孩子较量意志。

父母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做什么,也不要催促他做什么。当幼儿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幼儿洗澡时,父母应尽量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要让幼儿自己吃,而且不要催促他,吃饱以后就不要再让他留在饭桌旁了;到了该睡觉、该外出散步或者该回来的时候,都要让孩子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但不能惹怒他,而要多说些有趣的事情来引逗他按照大人的话去做。要记住的是,我们的目的既不是娇惯放纵孩子,也不是要把孩子累坏。家长要制订一些严格的规矩,但是要仔细考虑这些规矩的适用范围。如果家长一味地妥协,孩子就会被宠坏。

3.怎样避免孩子发脾气

1~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对个人的愿望和个性的意识,当他们受挫的时候,就会认识到并因此生气。一位叫佩特尼亚的小女孩在1岁时就开始和父母作对。到了2岁半时,竟然和自己也过不去了。她常常绞尽脑汁地决心去做一件事,可是马上就会改变主意。从她的表现上看,好像有人总在指挥她干什么。然而,根本没有人命令她,反而有时却是她在指挥别人。她总是坚持按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做事。谁要是干涉她,她就异常气恼。甚至别人帮她收拾收拾东西也不行。

他们一般不会去攻击干涉他们的父母,他们好斗的本性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当孩子感到怒不可遏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只是把怒火发泄到地板和他们自己身上。他们会猛地倒在地上,一边号叫,一边拳打脚踢,甚至用头撞地面。

孩子偶尔发一次脾气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孩子难免会受到点儿挫折。如果孩子经常发脾气,则可能是由于疲劳或者饥饿,也可能是因为家长要求他们做超出他们能力的事情。如果孩子是由于这种原因发脾气,家长可以忽略表面现象,而去解决内在问题,比如问孩子:“累了吧?如果是肚子饿了,咱们就去吃点东西?”如果孩子吃完东西以后就想睡觉,他的感觉显然好多了。

事实上,孩子频繁地发脾气大多是缘于父母还没有掌握灵活对付这种行为的窍门。如果孩子频繁地发脾气,父母不妨考虑下面几个问题:孩子是否有机会出去玩?他玩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推、拉和在上面爬的东西?他在家里是否有足够的玩具和家用物品可以玩?屋里的东西是否都能防止孩子乱摸乱动?是否只让他把衬衫穿上,而不是帮助他穿上,而且什么话也不和他说?当你不得不打断他的游戏让他回屋或吃饭的时候,你是直接阻止他呢,还是先使他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当你发现孩子即将发脾气时,你是严厉地径直面对呢,还是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呢?

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即将发脾气的时候,要尽量帮助孩子去克服它。

但父母一定不能屈服,不能温顺地对待孩子,任其随心所欲,不然孩子以后就会故意发脾气。也不要跟孩子争辩,因为孩子根本不想认识自己的错误。父母自己生气,也只会让孩子继续闹下去。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体面的台阶下。如果父母不知不觉地从孩子身边走开,像平时一样地去忙自己的事情,就像他们根本就没有感到心烦一样,有的孩子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还有的孩子脾气很倔强,自尊心也很强。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哭闹个不停,乱摔东西,直到他的父母向他做出友好的表示才肯罢休。当孩子这场怒火的高峰期过去以后,家长就应该来到孩子身边,提议做一件有趣的事情,还应该拥抱一下孩子,以表示愿意为刚才对他的冷落做出补偿。

如果孩子在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发脾气,这可能使父母难堪,但父母这时应和颜悦色地把孩子拉到一个安静而有趣的地方。在这里,父母和子女都能慢慢平静下来。

4.孩子为什么喜欢咬人

1岁左右的婴儿有时可能会咬父母的脸颊,这是正常现象。他们长牙的时候就是想咬东西,而且在感到疲劳的时候更想咬东西。

对于一个2岁到2岁半的孩子来说,无论他是出于友好还是出于生气,如果他咬了另一个孩子,这也没有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感到气馁的时候,或者有什么愿望的时候,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心情,因此他们就只好用咬人等原始的方式。此外,他们还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受害者着想,甚至连自己的行为能给对方造成多大的伤害都意识不到。因此,父母或者其他照料孩子的人应该严厉地对他说:“会痛的。不可以!”同时,赶紧制止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让他知道,他的这种行为会让他人不高兴。即使他还理解不了,父母也要这样做。

到了3岁的时候,孩子咬人的现象就会减少或消失,因为这时他们已经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者发泄自己的无所适从感。这时他们也能更好地抑制自己的冲动了。但是,如果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还继续咬人就值得注意了,因为它可能反映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是不是因为孩子与其他孩子不来往所致。父母应想一想孩子多长时间咬人一次,以及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何。如果他多数时间都显得神经紧张或不高兴,总是毫无道理地咬人,这就说明有问题存在。问题或许来自受到的约束太多,因而变得暴躁和高度紧张;或许是因为他很少有机会去熟悉其他孩子,因此就认为他们对自己有危险或者有威胁……如果孩子咬人只是众多的寻衅行为、令人烦恼的行为之一,那么,它就仅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的症状。这时,父母应该注意的是那个大问题,而不仅仅是咬人的问题,并及时向医生、保育护士、顾问、朋友或有类似忧虑的其他父母咨询。

不过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得很好,有一天却突然像晴天霹雳一样意外地咬起人来。这种情况是儿童正常发育阶段中的一个寻衅行为,而不是什么心理问题的症状。尽管大多数父母担心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残酷的人,咬人通常也只是发育阶段中的暂时性寻衅行为,而且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也可能经历这一过程。

5.如何防止孩子咬人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咬人,除了及时向医生、保育护士、顾问、朋友等人咨询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减少这种行为。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开始咬人之前就去防止它。那么发生的时间可以预测吗?如果可以预测,大人在这段时间对孩子进行监视通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一定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无所适从感在明显地加剧,就要想办法再把他的注意力引到一项活动中去。如果孩子已经能够明白事理,父母可以另找时间和他谈一谈这个问题,让他想一想被人咬了有多痛,以及当他想咬人的时候是否有别的办法可以制止自己。

如果咬人的事情已经发生,父母必须严厉地教训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有多生气,并告诉他不许再咬人。然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坐几分钟,让他慢慢消化这一教训。如果他试图走开,那就抓住他的手或抱住他。要避免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

被孩子咬过的父母或许会问,他们是否也应该反过来咬孩子?实际上,如果父母既友好,又负责,孩子就理应被管好,而根本不用采取咬、打和喊叫等方式。此外,如果父母真的去回咬,或打一个非常小的孩子,孩子就会把它作为一场打斗,和你对咬下去。孩子会认为,既然父母都可以这样做,他也完全可以这样做。所以,当发现他又想咬人的时候,只能往后退以防再次挨咬,总之要让他清楚地知道你不愿意也不允许他咬人。

6.孩子害怕父母离开

幼儿在1岁左右时,会有一种害怕与父母分离的心理;2岁至2岁半时,虽然不再那么惊慌沮丧,却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孩子往往不是采取某种方式“惩罚”父母,就是利用“害怕孤独”来缠着父母。

许多正常的幼儿在1岁左右时,都有一种害怕与爸爸和妈妈分离的心理,这表明幼儿对寻找安全感的程度有了新的认识,即在父母身边就感到安全,能得到保护。

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敏感而且依赖性很强的2岁男孩,突然必须和父母分手。比如,因为妈妈突然要外出几周,让一位陌生人照看孩子。一般来说,母亲不在的时候孩子并不会哭闹,当母亲回来以后,孩子就会紧紧地在妈妈身上。每当想到妈妈会再次离开,他就会惊慌失措。

到了2岁至2岁半,当父母离开时孩子不再那么惊慌沮丧了,但之后会突然产生严重的焦虑。如果爸爸或者妈妈因急事离开,把他转交给保姆照看,那么在父母走的时候,孩子还表现不出明显的沮丧,他可能好像很喜欢保姆。但一旦父母回到家,孩子的焦虑就会全部爆发出来。孩子会冲上去缠着他们不放。而且只要妈妈一走进另一个房间,他就会惊恐地大哭起来。他不再让保姆为他做任何事情,不让保姆靠近,甚至粗鲁地排斥她。睡觉的时候他将紧紧地挨着妈妈或者爸爸,生怕被放进他的小床里。如果父母最终把他放进小床后离开他,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小床上爬下来,在爸爸或者妈妈后面追。如果父母成功地让孩子呆在小床里,他也会整夜不睡。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孩子还可能采取不认妈妈的方式来“惩罚”妈妈。

而孩子之所以缠着父母不放,也是因为他害怕父母离开。当孩子发现妈妈因为担心孩子害怕而总是想办法来安抚他的时候,孩子就学会了利用这一点来牵制妈妈。比如,有一些3岁孩子到幼儿园以后怕父母离开,他们的父母便不得不在幼儿园形影不离地陪他们好几天,而且孩子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结果没过多久,这些孩子就开始夸张地表现他们的不安心情,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利用这种手段将父母指使得团团转。

但害怕离开父母的孩子都是相当敏感的。如果父母每次离开孩子时表现出犹豫或难过的样子,或夜里父母一听到孩子的声音就急忙冲进他的房间,这些焦虑不安的做法就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和恐惧。

要让幼儿消除这种焦虑和恐惧,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很多情况下,要看有没有必要马上去克服这种恐惧心理。比如,根本没有必要让胆小怕事的孩子立刻去和狗交朋友,也没有必要马上让他到深水中去练习游泳。因为只要孩子到了敢于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去做了。

7.孩子拒绝睡觉该怎么办

害怕父母的离开,或担心因为尿床而使父母不那么喜欢自己,是小孩害怕睡觉乃至拒绝睡觉的主要原因。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顺利入睡,就得有一定的耐心,在孩子睡前陪着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害怕睡觉,乃至拒绝睡觉?一个原因是孩子在睡觉前最害怕同父母分手。如果妈妈强行走开,孩子就会害怕地哭上好几个小时。如果妈妈坐在小床旁边一动也不动,孩子也能老老实实地躺下来。但是,只要妈妈一朝门口走去,他就会立刻站起来。

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尿床,所以在睡觉前孩子会不停地说:“尿!尿!”或者用他表达要撒尿的别的字。但当妈妈把他带到厕所以后,他却只尿几滴。可是他刚回到床上,就又嚷嚷着要撒尿。但要相信孩子确实在担心自己尿床。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尿床,父母会表现出不满意,孩子就担心父母不再那么爱他了。因此,父母就要设法打消孩子的顾虑,并告诉孩子尿床没有什么关系,父母仍然爱他。

那么怎样让孩子入睡呢?首先不要让孩子每天晚上跟父母一起睡觉,而应该哄他在小床上睡,因为一旦给他养成和大人睡觉的习惯以后就不好改了。

其次,父母应放松地坐在孩子的床边陪孩子,直到孩子睡着。这一方法虽然较难实施,却非常有效。父母应该像照料一个生病的孩子一样给予特别的关心,以便让孩子放心地入睡,但必须尽力表现出愉快、自信和无所谓的样子。父母应该不断发现孩子不再依赖他们的迹象,并不断给予鼓励和称赞。这种态度对消除孩子的顾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孩子不断成熟,再加之父母的这种态度,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消除恐惧感。

在孩子入睡前,父母不要急于悄悄离开,以防再一次引起孩子的警觉,从而使他更难以入睡。这样坚持陪伴他几个星期,效果会很明显。如果孩子由于父母离开过家而受到过严重的惊吓,建议家长在数周内尽量避免再次外出。如果自孩子出生后父母第一次外出工作,每天出门时要亲切地向孩子说“再见”,但要表现得愉快,态度要坚决。如果父母脸上挂着一种苦恼的表情,那就只能加重孩子的焦虑不安。

一般说来,让孩子晚点儿睡觉或省去午睡能使孩子更疲倦,从而比较容易入睡。但这种办法不一定总是有效,因为,即使孩子精疲力竭,但由于惊恐不安,能一连好几个小时不睡觉。因此,最根本的还是解除孩子的忧虑。

8.对受伤的恐惧心理

2岁半到3岁时,孩子对受伤会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渴望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例如当他们看见一个跛腿的残疾人或者外貌畸形的人时,首先想知道的是那个人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就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类似的伤害。

在这一时期,孩子对掌握蹦跳、跑步、爬行等各种身体技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他们自然地会对身体的完整看得很重。如果受了点儿伤,他们就会相当难过。

孩子不仅害怕真的受伤,而且还混淆了男孩儿和女孩儿之间自然的差别。有时他们也会为此感到担忧。比如,一个光着屁股的3岁男孩看见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女孩时就会感到十分纳闷,她怎么和自己不一样,没有“小鸡鸡”呢?因此他就会问大人:“她的小鸡鸡呢?”如果不能立刻得到满意的回答,他就会认为她肯定遇到过什么灾祸。然后他就会担心地想:“灾难也可能会降临到我身上。”小女孩也是如此。当她发现小男孩儿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误解和担忧。她首先会问:“那是什么?”然后就会急于想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呢?是我出了什么毛病吗?”这就是3岁孩子的思维方式。他们也许会感到非常难过,以至于不敢再问父母这样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男孩儿和女孩儿不一样的担心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一个小女孩发现她与男孩子不同后,非常着急。于是不断地去脱其他孩子的衣服,想看一看他们都长得什么样子。做这些事的时候她并没有躲躲闪闪的,但是可以看出她担忧的神情。后来她便开始触摸自己的生殖器。有一个3岁半的小男孩先是对妹妹的身体感到不安,然后又担心家中所有坏了的东西。

2岁半至3岁半之间的孩子,一般都会对类似身体上的差别而感到忧虑。在他们刚感到好奇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令他们满意的答案,他们就容易得出使自己心烦意乱的结论。

另外,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儿和女孩儿不一样?”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提不出具体的问题。

我们不能认为孩子对性别产生了一种不健康的好奇心。实际上孩子最初提出的这类问题与他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家长不应该制止孩子提出类似的问题,不应该为此而责怪孩子,也不应该不好意思回答。否则将起到反作用,使孩子认为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避免的。

家长对此用不着过于严肃,因为问题并不像许多父母想象的那么难以解决。首先让孩子公开说出他们的忧虑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时,家长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轻松的语调给孩子解释清楚。若能通过例子进行说明,孩子就能对事物理解得更快些。他们通常需要更多的解释才能放心。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她向妈妈诉说道:“他为什么那么不一样,而我却这么平常。”在这种情况下,做母亲的通过话语解除了她的烦恼:“妈妈喜欢自己的模样,而且爸爸之所以喜欢妈妈就是因为妈妈是这个模样。”在这个时候母亲不妨还可以告诉孩子,等她长大以后她能在体内怀孩子,并能长出乳房给孩子喂奶。听到这些话以后,3~4岁的孩子通常都会激动不已。

9.不能宠坏了幼儿

幼儿从1岁开始已经渐渐懂事,并且越来越调皮,喜欢随便动东西,或摔东西,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达到愿望。而宠爱孩子无疑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丢失宝贵的训练独立能力的机会。尽管孩子仍然年幼,父母仍然需要很强的毅力和一定的狠心对孩子说出“不行”二字,才能在某种程度上给孩子一定的限制,否则孩子这样下去会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误入歧途,而且也将使他与外界格格不入。所以,教育和改造孩子完全是为了他们好。

父母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如果必要可以写在纸上。要把家务和其他事情都紧凑地安排好,使自己在孩子不睡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事情做。做事的时候要快捷麻利,叮当有声。这样不仅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而且还能给你自己提神。比如,对于已经养成了需要整天抱着的习惯的孩子,当他哭着伸出双手要你抱的时候,你要和气而坚决地对他解释说,这件或者那件工作必须在今天下午做完。虽然他听不懂你的话,但是他能理解你的语气。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做你的工作了。

有时,如果母亲最初很少说话,或者大部分时间都不露面,孩子就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这样,有些孩子也能比较容易地被改造过来。还有的孩子只要能看见妈妈或者听到妈妈和他说话,即使不抱他,也能比较安静地玩耍。如果父母想给他一个玩物并且教他玩的方法,或者想在傍晚和他玩一会儿,父母应该在他旁边席地而坐。如果他想往父母的身上爬,父母可以让他爬。但是,千万不要给他重新养成抱着走动的习惯。当你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的时候,如果他意识到你不会抱着他走,他就会自己爬走。如果父母把他抱起来走动,那么,只要你想把他放下来,他就会哭闹着抗议。

父母还应尽力帮助孩子锻炼忍受挫折的能力。如果他不能从幼儿时期就慢慢地学会忍耐,以后再想学就难了。

10.严格而友好的态度

父母在每次把孩子从他专注的事情上拉开时,讲究一点技巧是很有好处的。只要对孩子做的事情表示出兴趣,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地配合。

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大人很容易养成这样一些习惯:“你想坐下吃午饭吗?”“我们现在穿衣服好吗?”“你想小便吗?”另外一种常见的做法是,“现在该出门了,好吗?”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这样问问题的麻烦是,孩子往往会回答“不”。这时,可怜的父母就不得不说服孩子去做他本来应该做的事。

要说服孩子,就得费口舌。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午饭时间到了,你可以一边和他聊着他记得的往事,一边把他拉到或者抱到餐桌前。当你认为他该洗澡了,你就可以把他领到浴室或者给他拿一把坐便椅。然后,告诉他你要洗澡了,就去给他脱衣服。

但这不是说要给孩子一个措手不及,或对孩子进行突然袭击。父母在每次把孩子从他专注的事情上拉开时,讲究一点技巧是有益的。如果15个月的孩子在晚饭的时候仍然忙着玩玩具,可以让他拿着玩具,把他抱到餐桌前,然后,在递给他勺子的同时把玩具拿走。如果2岁孩子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还在玩玩具,可以对他说:“我们把狗放到床上吧。”如果3岁孩子到洗澡时间仍在地上玩着玩具汽车,可以建议他让小汽车做一次到浴室的长途旅行。总之,父母对他做的事情表示感兴趣,他就会心甘情愿地配合。

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如果4岁孩子已经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盖一座木制车库,你可以对他说:“现在快把小汽车放进去吧。在你睡觉之前,我想看见它已经在车库里了。”在孩子玩得兴致正浓时,这样做要比突然袭击或恼怒地警告要好。

然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耐心。善良的父母常常会暂时忍受孩子对自己的欺骗,但是,等到他们的耐心耗尽的时候,就会朝孩子发怒。如果父母有健康的自尊心,他们完全可以为自己辩解,并保持态度真诚、友好。比如,孩子坚持继续玩游戏,而这时家长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家长可以愉快而又很肯定地对她说:“我太累了。现在我要去看一会书,你也可以去看你的书。”

总之,无论父母多么随和,都要让孩子懂得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如果孩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就会更喜欢父母,因为父母的严格要求从一开始就培养了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受宠的孩子即使在自己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幸福。而一旦他们走出家庭,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突然的打击。他们会发现没有人愿意对他们惟命是从。他们将会真正地明白,所有的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11.别讲太多的道理

适时地警告孩子,但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因为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就算对孩子的问题一一作答,也并不能使孩子变得愿意与人合作,也不能使孩子对父母更加尊重。

有时父母或许会看到,1~3岁的孩子由于被警告太多而变得焦虑不安。有个2岁的小男孩,他的母亲总是试图用这样的思想来控制他:“你千万不能碰医生的灯,因为你会打破它的。要是那样的话,医生就看不见东西了。”孩子一副焦急的表情,眼睛瞪着灯,嘴里则咕哝道:“医生会看不见吗?”一分钟后,他要把朝街的门打开。他的母亲又警告他:“不要出去。你会迷路的!迷了路,妈妈就找不到你了。”听到那么多的坏信息,实际上对孩子是有害的,因为这会促进孩子负面的想象。一个2岁大的幼儿不该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担心。这个年龄是他在实践中学习的阶段,是他通过促使事情发生而从中学习经验的阶段。父母要做的,是适时地警告孩子,但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因为他们根本理解不了。

曾经有一位责任心很强的父亲,他觉得他应该把什么事情都给他那3岁的女儿解释清楚。于是,每次他们准备出门的时候,他总是这样问孩子:“现在我给你穿上衣服,好吗?”“不!”孩子回答道。“噢,可是我们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孩子已经习惯了父亲的这种做法,他总是觉得必须把任何事情都解释清楚,从来不像大多数人那样给孩子穿上衣服然后出门。而女儿就利用这一点迫使父亲对每一点都进行说明。所以她又接着问:“为什么呢?”但是,她并不是真的想知道。“新鲜空气能让你身体健康强壮,这样你就不会得病了。”“为什么?”她又问……问个没完。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争论和解释并不能使她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合作的孩子,也不能使她把父亲作为一个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来尊敬他。如果父亲神态显得很自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总以一种友好、主动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她就会觉得更幸福,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3~6岁是孩子的学龄前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不再那么执拗和顽皮,与父母或其他人能友好、愉快相处。同时,孩子的个性基本形成,道德意识开始发展。父母这时就要提供一个让孩子进行游戏、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空间。此外,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