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越最好的自己
10573100000010

第10章 只有做不做,没有能不能

曾经有媒体采访李开复先生,问:“你是一个特别强调态度的人。在《做最好的自己》中,你也提到了这点,你觉得态度对一个管理者很重要吗?”

李开复的回答是:“不,我相信今天如果把我放到百事可乐或通用汽车,我依然会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我所带去的绝对不是我的专业知识,而是我的价值观,我的执行能力。”

的确如此,有执行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卓越的。反之,没有执行能力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达到完善的程度,这样的人一生肯定也是平庸的。

#####

李开复先生刚加入微软公司时,在工作中与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还算畅通,但到了比尔·盖茨面前他就总是不敢讲话,因为他非常担心自己说错话。

有一天,公司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李开复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于是,他鼓足勇气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而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在别的公司,员工的智商是相加的关系。但当我们整天陷在改组‘斗争’里的时候,我们员工的智商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李开复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很多同事给李开复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量这么说。”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接受了李开复的建议,改变了公司这次的改组方案,并在与公司副总裁开会时引用李开复的话,劝大家开始改变公司的文化,不要总是陷在改组“斗争”里,造成公司的智商相减。

从此,李开复再也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发言了。这件事充分印证了“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你不能”这句话。

敢想敢做

李开复先生认为,年轻时就应该敢想敢做,等到老了的时候想起自己年轻时什么也没做,懊悔也来不及了。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成功者都属于那种敢想、敢做、敢成败的人,而有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因瞻前顾后,不知取舍而终无所获。我们常听人说,天才、运气、机会、智慧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更多人的失败是因为三件事没有做到位,即:缺乏敢想的勇气,缺少敢做的能力,没有敢成败的决心。

孙广美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甜,人看起来也很文静、秀气,谁会把她与盐碱地联系起来?谁会把她与“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山东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联系起来?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用她的话说:我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点敢想敢做的勇气而已。

孙广美出生在山东利津县明集乡赵家村,高中毕业后,不安现状的孙广美到城里打工,一干就是七八年。当时正赶上国家延长土地承包期,农业前景越来越好。她一咬牙,回村务农了。1988年初,孙广美四处筹款以每亩2680元的价格,一次性买下村里的245亩荒碱地,办起了家庭农场,取名为“广美农场”。

当时她才25岁,孩子刚刚两岁,上有老,下有小,抛家舍业,往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投资几十万元,家里人不反对才怪!那段时间,夫妻俩经常为这事争吵,差点走到离婚的边缘。可孙广美是个不服输的人,她把铺盖卷搬到了工地上,和儿子一起住进了临时搭起的工棚里。孙广美请来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出稻田、台田、鱼池和水库。孙广美的大胆在当时是出了名的。2000年秋季,水稻收获后,她决定播种小麦,大家都认为这是在冒险,但她心里却这么想:没有冒险怎么能成功,不敢想,哪敢做;不敢做,更别想赢。她说干就干,高价买进耐旱、抗倒伏的小麦优良品种,以每亩12.5公斤的播种量进行撒播。由于科学管理,小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总收入10万元。于是,她又大胆地承包了1000亩荒碱地,当年获经济效益60多万元。

网箱养殖、牧草加工、上粮下渔、立体种养……孙广美说起她的农场,就像说起一个一手养大的孩子一样,眼里充满希望和深情。在孙广美的带动下,全乡渔农开发总面积达到1万余亩,仅此一项年创总产值413万元。

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怎么也想象不出这个年轻的农村女性,怎么会有勇气去干一件在许多男人看来都很难的事。每次有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孙广美只是微笑着说:“农村妇女要想干成点事,敢想的意识最重要。很多人满足于在家干农活、看孩子、侍候丈夫和公婆,觉得这才是一个农村女人应该干的事。我国有几亿农村妇女,我想对她们说,其实,我们的世界很广阔,只要敢想敢做,没有干不成的事。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先输给自己。”

是啊,一句朴实的“敢想敢做,不能先输给自己”,道出了人生成功的真谛。我们要想在生活、事业和感情等方面有所追求,有所造诣,有所成就,无不倚赖勇气的驱动。财富名利既可能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也可能成为开启幸福的钥匙。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本?归根结底,是如何驾驭敢想敢做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使之回归正途,才能赢得胜利。

因此,我们应该记住这句话: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执行,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的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不断的提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行动可以治疗恐惧

如何克服恐惧感?李开复博士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行动。或者说,勇敢地迈出实际的步子。行动会增强自信心,犹豫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即行动。就像一个站在悬崖上准备蹦极的人,拖得越久就越害怕,越久就越没有信心。

自卑和恐惧是成功的毒药,它往往把成功的欲望扼杀在摇篮中。在狼的字典里永远没有“恐惧”两个字,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它们就义无反顾地去做,正是这种蔑视恐惧的勇气,让它们 成为草原上的真正强者。

去做了,至少还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呆在原地不动,那么你就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一个法国女孩,不幸患上了癌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爬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通过多方联系,终于有支登山队答应带她一起去。

不幸的是,在登山途中他们遭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雪,恶劣的天气不仅把他们困在了半山腰上,也阻断了他们和外界的通讯,而且随时可能有致命的雪崩发生。在登山队小小的帐篷里面,大家一起商议如何应付这种情况。

女孩吓得蜷缩在一角,恐惧已经让她说不出话来。队员们有主张原地守候等待救援的,有主张派人出去寻找帮助的,队长只是默默地听着大家的意见。

最后,队长大声地说:“我们不可以呆在这里,呆在这里虽然暂时安全,不过这种天气救援队来得可能性太小了。一旦给养消耗光,我们就一点生存的希望都没有了。我们必须出去自己找路。危险到来的时候,行动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只能靠自己!”

最后一行人轮流背着小姑娘,在暴风雪中搏斗了整整8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家补给站,逃脱了全军覆灭的厄运。

几天以后,天气转好,小姑娘又和大家一起出发,这次终于顺利地登上了峰顶。经过这次非同凡响的登山之旅,小姑娘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态度。病魔带来的恐惧对她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两年以后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

很多年过去了,小姑娘甚至已经记不清当年把她从山上背下来的那个队长的名字了,但是那句话却永远地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危险到来的时候,行动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只能靠自己!”

她不仅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也经常用来劝勉别人:“恐惧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战胜的东西,关键是你要勇敢地往前走一步。”

“等待”是扼杀目标实现的刽子手。即便一个再有经验的讲师站在讲台上,让他长时间地不开口而面对观众,他也会紧张。著名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在面对麦克风之前总是满头大汗,但只要播音一开始,他所有的恐惧就立即“烟消云散”了。

有记者在采访一位抗美援朝的英雄时问:“当年在战场上就不感觉到害怕吗?”这位英雄说:“怕,尤其是在打仗之前,想想自己以前的战友一个个死时的样子,腿肚子都抽筋。但是仗还是要打啊,不过上了战场就不害怕了。尤其是在冲锋的时候,脑子里只想着向前冲,反倒不害怕了。”

行动可以治疗恐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人应付恐惧的常用方法就是“不做”或回避,这样永远也不能成功。克服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立刻行动起来。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有了目标,就立刻进入状态。这就像写作、绘画时需要的灵感,必须在进入状态之后才能产生。不写、不画,不进入创作状态,哪来的灵感。

有一位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凉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一件不快活的事,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但是,你只要准时掀开被子,形成习惯,起床就会变得极其简单容易了。一件看似无从下手的事情,只要动手去做,其中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行动可以治疗恐惧,更可以带来勇气和力量。要想成就梦想,就必须有所行动。

不要让“面子”扼杀你的执行力

在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曾对我们讲过一句话:要想以后有所成就,首先要学会“脸皮厚”。的确,如果处处都考虑“面子”,做任何事都会有所顾忌,裹足不前、畏首畏尾,最后将一事无成。大概孔子所说的“不耻下问”也带有丢掉“面子”的含意吧!

1912年美国总统竞选时,在新泽西一个小小的城市里有个集会,罗斯福在那里给一群粗野的乡民演讲。演讲中,罗斯福提及女子选举权的好处。当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哎呀,5年前你并不是这样主张的呀!”

罗斯福的答复就足以表现出他这个人的人格。他说:“是的,那时我的学识还不够,我错了。现在我进步了。”他并没有说“但是”、“假若”或是其他逃遁之词,而是做了一次直率而勇敢的自白。

李开复先生认为,勇敢直率地承认自己的得失,不斤斤计较自己的“面子”,才能使成功的道路更顺畅。

关于“趋势科技”的董事长张明正传奇般的成功故事,也许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在12年内,他以5000美元在洛杉矶创业,几经沉浮,如今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一家软件公司,其市值达100亿美元,被权威杂志评为全球前100名最热门上市公司之一。他本人也连续两年被美国《商业周刊》推选为“亚洲之星”。

他出身贫寒,自小贪玩调皮。在初中与高中阶段,他都被分在“后进班”,因为成绩太差,没少挨老师的罚。第一年考大学失利,补习之后第二年才考上台湾辅仁大学应用数学系。张明正从不讳言这段经历,他说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他不患得患失、勇于应付困境的性格。他一向以“输得起”的态度看待生活,从来不考虑“面子”。用他夫人陈怡蓁的话说,“他觉得人生里他本来就是一个loser(输家),所以他不怕失败,也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

在创业历程中张明正同样也和别的成功人士一样,经受了两次败得一塌糊涂的打击,但都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又另辟蹊径重新崛起。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的一条是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外界的压力。“输得起”的心态反而让他获得了不少机会。

1992年,张明正争取到与英特尔公司的合作就是个好例子。当时的“趋势科技”在美国还没有什么名气。张明正获悉英特尔的网络部门主管将在纽约参加一个研讨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寻求合作,在被秘书挡了几次门之后,他仍坚持不懈地前去求见,最后一次他在门外等了5个小时,终于见到了那位主管。见面后,他仍以“输得起”而无所顾忌的心态勇于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最终使英特尔答应使用他的防毒软件,并下了大量的订单,还允许他借用英特尔的品牌行销。与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合作,这在英特尔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张明正说,很多事不是不可能,而是看你敢不敢放下面子去尝试,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大不了他们不理我嘛!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面子”就是虚荣的外衣。当一个人披着这件“外衣”穿梭于人生的道路上时,肯定会被它压得透不过气来,更别说全心全意去做事了。所以,千万不要让“面子”阻挡你做事,让我们勇敢地脱掉虚荣的“外衣”,一起迎接属于你的成功。

行动起来

李开复先生说,“如果你想做一个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我建议你立即行动起来”。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付诸行动。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的,有多少言语、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那时候再空谈该做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自慰的长吁短叹,只能伤害自己罢了。一句话,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无论多么好的点子,如若只说不做,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切实付诸行动,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只说不干,业绩只能为“零”。

1999年5月,李泽楷采取了大胆行动,用数亿港元的代价,以股换股的方式收购了黄鸿年拥有的市值不足1亿港元的“得信佳”,用以借壳上市。“得信佳”改名盈科数据动力有限公司复体后,股价由0.68港元跃升至9.15港元,骤升12倍,创下了单日最大升幅。随着建立“数码港”和与“英特尔”联手的余威,股价不断飙升,最高价达到28.5港元,升值达170倍,创下香港产业界的融资神话,也是他创业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神话。创造这个神话,关键在于李泽楷敢于去做,一经决策,马上行动。

在李泽楷看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行动状态。据说李泽楷1999年搭乘飞机160多次,平均每两天半就要飞一次。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由于经常奔波海外,时差混乱,加上时常惦记公事,晚上休息不好,常患感冒,一年瘦了十多斤。这就是生活。正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时间里;我们生活在思想中,而不是生活在呼吸里。”

付出总算有了回报。经过反复商谈,李泽楷获得了数码港的发展权。1999年9月,数码港一期项目启动,立即有一批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进入,其中就有美国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来香港访问时,专门会见了李泽楷,他赞扬李泽楷“用数码把香港经济带出了冬天”。有了数码港,李泽楷站在了世界高科技领域的主席台上。

正在此时,英国大东电报局要将香港电讯公司出售于新加坡电信公司,这则消息一经确认,各大公司纷纷倾巢出动。

原来“香港电讯”是老牌绩优股,股本约港元12个亿,每年都能赚100多亿港元。1999年7月,“香港电讯”的大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局决定退出香港,他们和新加坡方面进行洽谈,新加坡电信的领航员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次子李显扬。为了建立覆盖亚洲的电讯王国,李显扬对“香港电讯”志在必得。

听到这则消息后,李泽楷马上动身前往英国,准备与“大东”高层会晤,但“大东”高层避而不见。之后,李泽楷再次飞往伦敦,可“大东”高层对他仍然没有兴趣。2月l日,李泽楷率先宣布“盈科”有意收购“香港电讯”。新加坡也不甘示弱,频频与“盈科”对招。那段时间,李泽楷经常失眠,毕竟这场“战争”后果严重。如果收购了“香港电讯”,“盈科”就将成为宽频互联网供应商,集互联网内容供应商和线联网供应商于一身,拥有333万个电话用户,40万个互联网用户,9万个互动电视用户,2.2万个宽频用户,从而成为互联网巨头。可英国“大东”对“盈科”的股票不感兴趣,他们只要现金。这笔现金数额巨大,但李泽楷不愿放弃,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收购,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融资100多亿美元。2月29日,李泽楷的“盈科”和“大东”签订收购协议,新加坡电信闻讯后只好默默淡出。李泽楷终于笑到了最后。

回顾李泽楷的成功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果断的行动力。当做出决策后,他会马上采取行动,并尽一切力量达到预期目的。他不会把“决策”停留在“空想”的边缘,他的做事原则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直至成功。梦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要想成功就必须全力奔跑。李泽楷以行动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