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家著名的管理公司,曾经对颇有管理成效的37家公司进行过一番调查,结果表明,获得成功有8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行动要果断,办事要有魄力。
同样,李开复先生也认为,“当机立断,决不拖延”永远都是青年人超越自我的条件之一。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哲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官)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地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反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
《史记》通过这个故事揭示出一个千古以来一直被人高度重视的谋略——当机立断。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就会贻误时机,到反受其乱时就悔之晚矣。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可谓是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就是由于他的“当断不断”,官渡一战惨败于曹操之手。他失败的致命点就在于: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
当时袁绍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袁绍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分良莠,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在百马之战中,袁绍听说一红脸长须之人斩了他的爱将颜良后大怒,有谋士说应及早除去刘备。袁绍就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推刘备出去斩首。
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鉴之?”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献计的谋士:“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入座,议报颜良之仇。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又有两谋士告之,袁绍知道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
刘备又辩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后,反例责备两谋士:“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明。”
通过这个历史典故,我们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和袁绍的出尔反尔、谋而不断。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面对良机,应当机立断,果敢地、及时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有敢于对后果负责的勇气和魄力。前瞻后顾、怕这怕那、畏畏缩缩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当决则决,处事果断
李开复在《Google和中国》一文中写道:
2005年7月19日,我离开了微软,加入了Google。一次简单的工作变换,因为被诉讼,在新闻界被炒得火热。网上的谣传、批评、推崇、揣测、惊讶不断。现在,身处于官司诉讼的暴风里,我只能说:“一切事实在下一年都会公之于世。我做的事没有违背这本书里的原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有人想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为什么离开微软?为什么加入Google?”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必须听从我心中的声音,我的心告诉我: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
这就是一个人怎么样面对抉择的最好案例。
人有很多事不能选择,譬如来到这个世上,譬如生在何等人家,其余的大多数事情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但由于时间无情,很多事情不会等你弄清来龙去脉再做决定,时间会一分一秒地过去,如果不果断地做出抉择,就会和机遇擦肩而过。做与不做,都在你的一念之间,错过这次机会,也许就是你一生的遗憾。所以,当断不断被视为大患。
女作家罗兰说过,人生中有得就有失,取舍之间要有胆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想拥有多少,相应的就会失去多少。因为在你追寻的过程中,你放弃了对原有生活的维护和经营,你放弃了发现眼前的美丽和享受它的权力。在得失之间,有时抉择显得非常困难,这时明智和果断是最重要的。
当然,果断有别于武断,有别于盲目。果断与知识、见识和胆识紧密相连,没有知识的果断是武断,没有见识的果断是盲目,而没有胆识,即使有知识、有见识也不一定能做到当机立断,也可能断送在前怕狼后怕虎的境况里。果断的背后是一种稳重和妥善的思考,是对自己判断的自信,是大无畏的精神。
果断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一个人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才能处事不惊,达到果断的效果。一般来说,有危机意识的人,大都很果断,对事情的处理常常令人叹服,这是各种人生智慧凝聚的结果。譬如你进入一个陌生房间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什么时间出去和如何出去,而不是房间里有什么你感兴趣的物品。那些能成大事者都有一个特点,即一旦遇上突发事件,其内心马上就会产生对此事件进行控制的企图和冲动,并就事态发展做出快速的反应,无论事态发展到哪一步,都有冷静的应对方案。
犹豫不决的情形恐怕人人都有过,不过有的人决定得快且正确些;有的人犹豫的时间久,决定又不正确。这就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承受力。有的人判断力很好,一件事往往第一眼就看出了它的症结所在,但是到了决定阶段,却一直犹豫,甚至推翻自己先前的判断,采用了那些原来自己认为不正确的决定。这就因为缺少一分应有的自信,或者我们叫它“担当”。
果断可以使自己的决定坚定不变,担当可以消除患得患失的痛苦。如果想要使自己意志坚强,够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胆量去做那些你认为没有确实把握的事。世界上有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伟人高于普通人的地方就是他们敢于当机立断,也敢于承担责任,有百倍的勇气直面人生。
果断就是事情决定之后,就不再去犹豫;对已经采纳了的,也不再去挑剔苛求;对已经放弃了的,更不要去试图挽回。这样才能避免后悔。既然有得就有失,既然必须要选择一条路,那么就在认真衡量孰轻孰重后,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千万别再犹豫,果断地去执行。
你认为正确的就马上去做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在他82岁高龄的时候,突然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小时候发生过的一件事,书里是这样写的:
“很多人都想问我为什么能成功,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影响我一生的最大的教训,或许你们能从这个教训里得出结论吧!那是发生在我6岁之时。有一天,我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我的头上。我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我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我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我走到家门口,忽然想起阿路娜(我的养母)不允许我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我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匆忙走进室内,首先请求阿路娜的允许。在我的苦苦哀求下,阿路娜破例答应了我的请求。我就兴奋地跑到门后,谁知,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我当时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否则机遇将一去不复返。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好不容易跨过了敢想的障碍,却没有立即付出敢做的行动,进而可能失去了永远都不会再来的机会。一次、两次或许不能说明你是一个优柔寡断、当断不断的人,如果你每次遇事都是这样的话,请你不要再怨天尤人,也不要再说什么成功不找你的话了。
1973年,金利来公司刚成立3年,香港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也出现了经济困难。由于投资减少,消费乏力,市场疲软,各大百货公司都纷纷减少进货,领带行业面临严重危机。许多厂家都采用大降价的方法急于将领带出手。一时间,香港市场上出现价格雪崩,厂商纷纷叫苦不迭。
面对这种困难局面,金利来有两种选择:
第一,跟随潮流,降低售价,通过出让一部分利润来保住市场占有率,但这样做容易给人一种“金利来产品也不可靠”的印象。
第二,保持原价不变,宁肯丢掉部分市场,也决不丢掉“金利来”高品位的牌子。
曾宪梓权衡利弊,果断地决定走后一步棋。
于是,他利用市场疲软的机会,廉价租来了各大百货公司的柜台,派人去设专柜推销自己的产品。他利用对手进货减少,品种不齐全之机,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领带质量,而价格一分也不降,从而给人一种货真价实的印象。
曾宪梓博士采用这一决策无疑显示出了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他的“敢想敢做,当断则断”使金利来增加了身价。危机过后,金利来的市场份额不仅扩大了,同时其产品也成了消费者信任的名牌产品。
敢想是希望的孕育,当机立断是希望的实现,只有敢想敢做才能使你进入成功的殿堂。
把握机遇,果敢者胜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教育方式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让在美国长大的李开复从小播下了自信和果敢的种子,也让他把握住了一次次的机遇。
许多人平庸一生,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件事都万无一失后才去做。当然,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绝对完美的,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下去了。因此,发现了机遇就要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因为行动是把握机遇的唯一表现。
创业需要魄力。企业家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在做出决策前,一定要小心谨慎调研论证,一旦做出决策,就要马上行动,执著地向目标冲刺。
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认为,自己个性中的“当机立断,迅速决定”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本钱。他说:“我从不喜欢浪费时间。”的确如此,他做事总是快节奏、快速度,从不吞吞吐吐、优柔寡断,但又绝非草率行事。深思熟虑与当机立断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是那样的协调与完美。
皮尔·卡丹几乎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分公司,员工超过20万人,他的售货网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仅巴黎一个城市就有300多家。他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1950年,28岁的他只不过是法国巴黎一家简陋裁缝铺的裁缝。一天,他从巴黎大学门前路过,从校门走出来一位窈窕美女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姑娘面容俏丽,柳眉碧眼,金发披肩,胸部、臀部的线条恰到好处,虽然只穿着一身平常的连衣裙,却掩饰不住她那绰约的风姿。卡丹眼前一亮,心想:如果这姑娘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一定令人耳目一新。于是,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里冒出来,一定要想办法请她做自己的时装模特。他当机立断,决定跟踪她。于是,这位姑娘在前面走,他在后面追。姑娘发现有人跟踪她便惊慌失措地拐进了一个胡同里,卡丹也跟了进去。姑娘突然拼命地跑起来,卡丹穷追不舍。姑娘见此情景怒火中烧,回头大声呵斥:“你究竟想干什么?你要再追,我可报警了。”“请别误会,小姐,”卡丹解释说:“我叫皮尔·卡丹,服装设计师,因见你身材苗条,我怕失去这次机会,我想请你做我的时装模特……”
误会消除了,姑娘满面笑容地答应了卡丹的要求,不久那位姑娘又为卡丹推荐了20多位漂亮的同学给卡丹做时装模特。从此,皮尔·卡丹的服装可谓如虎添翼,名震巴黎。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实力,需要机遇,更需要决策后的动力。决定做某件事时,要提前搞好调查;决定后马上投入工作,用行动去创造成绩。成功人士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所以,当你制定决策时,不要总是瞻前顾后,而是要下定决心去实施你的决策。唯有如此,成功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