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07

第7章 扁鹊

传说,在远古的轩辕时代,曾出现过一位神医。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深得百姓爱戴。人们用中华民族的喜庆吉祥鸟——“鹊”来称呼他;又因他的足迹遍及四方,走到哪里,就把福音带到哪里,所以便唤他作“扁鹊”。

不过,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扁鹊”不是轩辕时代的这位神医,而是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秦越人。由于秦越人一年四季栉风沐雨、含辛茹苦,奔走在华夏大地上,为数不清的病人解除了病痛疾苦,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把他和传说中的“扁鹊”联系在一起,干脆就叫他“扁鹊”,他的真实姓名反倒渐渐地被人们忘却了。

中医为人治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望,就是观察病人的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询问病情;切,就是用手指去按切病人的脉搏,根据脉象来分析病症。扁鹊首次提出了“四诊”的概念,并身体力行,运用自如。这在当时中医理论尚未形成体系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了不起的。直到今天“四诊”仍为中外医学界所广泛采用。

一次,扁鹊行医来到齐国。齐桓侯闻讯,马上命人邀请扁鹊进宫,待以贵宾之礼。扁鹊拜见齐桓侯后,抬眼望去,心中不觉一惊,脱口而道:“大王,您可是有病在身。不过,现在只是病在体表,还不打紧,千万得抓紧治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桓侯一听,心中大不悦,暗想:“哼,这小子被人们捧来捧去,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了。在别人面前卖弄去吧,我不吃你那一套。什么有病?我好好的,哪来的病?”心里这么想着,口中就不冷不热地给了对方一句:“寡人无疾。”等扁鹊离开之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种医生,就是喜欢追名逐利,竟然想在我这个没病的人身上做文章,好捞取功名呢。”

过了五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发现他的面色愈加不好,就诚恳地劝告说:“大王的病已经深入血脉,如若再不治疗,恐怕还要恶化。”桓侯更加不高兴,说话口气更是硬邦邦的:“寡人无疾!”说罢便爱搭不搭理的,扁鹊只好怏怏退下。

又过了五天,尽管扁鹊再三对自己说:“人家既然不信任你,就别再多管闲事了。”可还是不忍心看着一个正当壮年的好端端的人被疾病所毁,便主动上殿求见,言辞恳切地对桓侯说:“大王,您可不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千真万确,您是生病了呀。眼下,病已深入肠胃,要是继续延误下去,怕是有生命危险了!”桓侯一听,怒形于色,把脖子一梗,索性置之不理。扁鹊叹了口气,再也没说什么。

不久,扁鹊遇见齐桓侯,只瞥了他一眼,便匆匆转身离去。桓侯觉得十分诧异,心想:“他今天怎么不来啰嗦了?看他的神色,见了我分明就像见了鬼一般,其中必有缘故。”急命左右追上扁鹊,问他为什么见了大王掉头便走?扁鹊连叹数声道:“起初病在体表,服汤药或热敷就能治好;病在血脉,针刺也可以治愈;到肠胃染疾,仍然能用药剂治疗;可现在病已入骨髓,即便是掌管生死簿的神灵也无可奈何,我一个小小的凡医,又能有什么办法,不赶紧跑开还等什么?”说罢,连连顿足,感慨不已。结果,五日后齐桓侯果然病得爬不起来。他急忙派人去请扁鹊。哪知扁鹊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事先就悄悄地逃离了齐国。直到此时,齐桓侯才明白了扁鹊的良苦用心,不觉悔恨交加,却也为时已晚,终于撒手西去了。

有一天,扁鹊同他的弟子子阳、子豹西行来到虢国。但见街市冷冷清清,哀乐如咽,悲悼声四起。三人心中纳闷,驻足打听,方知是虢太子刚刚暴病身亡。一听说是“暴病”,扁鹊心头一动,忙按人们指点的路线赶到王宫门前。可巧,赶上一位喜好医术的官员正在那儿向人们卖弄他的见闻。三人听了一会儿,无非是“血气不时”、“精神不能止邪气”那一套,让人不得要领。扁鹊插口问道:“请问太子是什么时候过世的?”官员回答说:“今儿早上鸡刚刚叫鸣,太子就咽了气,到现在还不到半天的工夫。”扁鹊又问:“收殓了吗?”官员鼻子里哼了一声,答道:“死了不到半日就收殓,不太草率了吗?自然还没呢。”扁鹊略一沉吟,对官员说:“麻烦您进去通报一声,就说齐国秦越人求见,能够使太子死而复生。”那官员一闻此言,惊讶得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盯着扁鹊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话:“你,你,先生该不是在开玩笑吧?”扁鹊正色道:“这是什么时候,谁还顾得上开玩笑?如若不信我的话,你可去仔细看看太子的鼻翼是否还在微微颤动,听听他耳中有无声响,再摸摸他大腿根是不是还有一点温气?”

那官员立马跑进宫中,按扁鹊所言忙乱了一阵子,果然句句言中,不差分毫!他这才相信是真的碰见了“神医”,又忙不迭地回报虢君。虢君正为爱子夭折痛不欲生呢,忽听有神医相救,真是大喜过望,跌跌撞撞赶出来迎接扁鹊,呜咽着说道:“寡人久闻先生盛名,只是无缘会见。如今先生来到我们这偏远小国,真令寡人三生有幸。先生就是寡人的救命恩人呀……”说着,堂堂一国之君已哭成了泪人儿。扁鹊忙劝慰道:“大王不必忧虑。太子的病,实际上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尸阙’症,其实并没有死,待我给他治来。”

虢君一听说太子“没有死”,什么也顾不得了,一把拉住扁鹊直奔太子宫室。扁鹊又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命子阳用银针先在太子的头顶、前胸扎了几针,又在手上和脚上扎了几针。不多时,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双目微睁,似大梦初醒,望着众人发愣。虢君见状,猛地抱住爱子,又哭了个不亦乐乎——自然,这回是喜极所致。扁鹊让人把虢君扶起,又叫子豹如此这般地配了药,拿去煎好,轮换着热敷太子的左右两胁。刚刚敷罢,太子已经支撑着坐将起来。虢君大喜,拉着扁鹊师徒千恩万谢。扁鹊道:“别忙,别忙,还没有完全治好哩,等太子痊愈后再谢不迟。”接下来的二十天中,扁鹊师徒每日悉心诊治,再以汤药调理阴阳,太子终于康复如初。从此,扁鹊能使死人复生的奇迹传遍了天下。后来人们赞颂医道高明的大夫所用“起死回生”、“扁鹊再世”等成语,就出自这个典故。

扁鹊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六不治”:专横跋扈,骄奢淫逸为一不治;重财轻身,爱财如命为二不治;不注意寒暑,暴饮暴食为三不治;思想不开通,容易动怒生气为四不治;生病了不积极治疗为五不治;迷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为六不治。从中可以看出扁鹊朴素的思想,而且他把人的生理和心理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扁鹊一生行千里路,医万人病,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历代百姓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络绎不绝。在伏道村扁鹊庙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概括了他的一生,同时寄托了人民对他的哀思:

“昔为舍长时,方伎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虢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毫厘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扁鹊对医学事业的伟大贡献,他为开创传统医学所做的巨大努力,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都为后世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扁鹊以卓越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流芳百世,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他提出的“四诊”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