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56

第56章 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年—公元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

戚继光是中国明代抗倭名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戚家军”纪律严明,为抗击倭寇入侵,保卫东南沿海的和平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戚继光出生于将门之家。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个治军严明而又清正廉洁的武官。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在五十六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因为这个婴儿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出世的,戚景通便给他取名为“继光”。戚景通晚年得子,对继光十分钟爱,但同时又很严格。戚继光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叫工匠来修理房子。戚继光念罢书,到院子里去练武艺,看见一个工匠正在和泥,他就走过去帮忙,还不断地向老工匠问这问那。老工匠看戚继光长得又英俊又聪明,就对他说:“你爷爷当过将军,你爸爸也是位将军,将来你长大了,少不得也是个将军。你们家给国家立了不少功劳,可一点也不讲究排场,照规矩,将军府的厅堂,可以安十二扇雕花的窗,你父亲只让安四扇,真是太节俭了。”

戚继光听了,连忙跪倒在父亲面前说:“咱家世代为官,为什么不多安几扇雕花的门呢?”父亲听了连连摇头:“你小小年纪就贪慕虚荣,将来怕连这点产业也保不住。”戚继光非常聪明,他琢磨着父亲的教诲,一下子就明白了话里的深刻含义。

一轻眼,戚继光十三岁了。那个时代,有早早订婚的风俗,家里人也给他定了亲。戚继光的姥姥听说了,送来一双做工讲究,面料华贵的丝鞋作为外孙定亲的贺礼。戚家一向生活节俭,戚继光从来也没有穿过这么华丽的衣服和鞋子,他喜出望外,翻过来掉过去看个没够。母亲见他如此喜爱,就让他拿去穿了。这时,他父亲正好从外面回来,看见戚继光那个得意的劲儿,就把他叫住,严肃地说:“衣服鞋袜只要穿得干净整齐就行。这双鞋是好看,但不结实,一点也不实用。你从小就喜欢穿好的,长大了就会只讲吃穿。要是当了将军,说不定还会贪污,这有多危险呐!”

戚继光听了,赶紧把这双鞋子脱掉,从此不肯再穿了。在父亲的教育下,戚继光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决心做一个正直的、文武全才的人。戚继光十五岁的时候就在家乡小有名气,父亲看到儿子越来越出息,心中也感到十分快慰。母亲想到家境的艰难,有些担心,对丈夫说:“家里将来没有钱用可怎么办呢?”父亲指着正在认真读书的戚继光说:“那不是可以寄托一生的最大财富吗?”母亲听了,也会意地点点头,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戚景通晚年埋头著兵书,无心理财、过问家事,因此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一些浅薄的人就在背后冷嘲热讽他什么都没给子孙留下,白做了那么多年的官,说他是傻瓜。这些闲言碎语传到戚景通的耳朵里,他把戚继光叫到跟前问道:“孩子,我没能给你留下什么钱财,你感到遗憾吗?”

戚继光真挚地答道:“您传给我知识和武艺,教我作一个正直的人,你把无私的品德传给我,这是任何钱财也买不到的。我牢记父亲的恩德,永远也不会感到遗憾。”

成年后,戚继光做了朝廷的一员武将。

那时,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时常遭受倭寇的袭击。这些倭寇是由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海盗组成的,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闹得人民不得安生。当时守卫在沿海的官员纪律不严明,又缺乏训练,看到倭寇来了,不是逃跑就是投降,老百姓受尽了倭寇的残害。

戚继光到了浙江,先检阅了军队,发现那些军队纪律松散,根本不能够打仗,就决心另外招募新军。他一发出招兵命令,马上有一批能够吃苦的农民、矿工自愿参军,还有一些愿意抗击倭寇的地主武装也参加了进来。他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使用各种长短武器。经过他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战斗力特别强。“戚家军”的名气也就在远近传开了。

有一次,戚继光的舅舅在外面闯了祸,犯了军队的纪律。将官们碍于戚继光的面子,不敢处罚他。他自己呢,仗着自己外甥是主帅,也不当一回事儿。士兵们可议论开了,有的说:“戚大人对待咱们这么严,这回可要瞧瞧他对自己的亲舅舅怎么处理。”有的说:“我看戚大人一定不会办舅老爷的罪,虽然舅老爷也属于他管,可总是个长辈啊,哪有做小辈的给长辈定罪的。”有的说:“那可不一定,咱们的戚大人铁面无私,就是舅老爷犯了法,也一样要办他的。”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戚继光耳朵里。他为了严整军纪,决定从舅舅开刀。一天,他把舅舅找来,严肃地对他说:“舅父,你可知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舅舅大模大样地回答:“老舅我当兵多年,怎么会不知道,你也不用问我这些。”戚继光见他一副傲慢的样子,陡然变色,厉声喝道:“作为你的外甥,我理应尊敬你,但作为你的长官,我却不能容忍你这种目无法纪的行为。你不用狡辩,违反军纪之事,我早已详细记载!”说完,便命侍卫取出一本记事簿,一条一条地把他舅舅在何时何地发生乱纪之事念了出来。念毕,再厉声问道:“你可知罪?”舅舅愣了半天,最后哀求道:“求你看在舅甥的情分上,饶恕我这一次吧!”戚继光严厉地拒绝了他的乞求,按军法规定,命士卒把他拖下去打了四十大板。从此以后,他舅舅再也不敢违犯军纪了。其他各营兵将见戚继光铁面无私,执法严明,也都严格要求自己,破坏军纪的事情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过了几年,倭寇又袭击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戚继光率领新军赶到台州。倭寇在哪里骚动,他们就打到哪里,那些乌合之众的海盗队伍哪儿是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几次,戚家军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待不住了,被迫逃到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袭击,倭寇的船着了火,大批倭寇被烧死或者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投降。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侵犯。第二年,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一路倭寇从温州往南,占据了宁德;另一路倭寇从广东往北,盘踞在牛田。两路敌人互相声援,声势很大。福州的守军抵挡不了,向朝廷告急。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戚继光带了戚家军赶到宁德,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上。横屿岛四面是水,地形险要,倭寇在那儿扎了大营盘踞,当地明军也不敢去攻打他们。

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知道那条通往陆地的水路既不宽也不深。当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士兵每人随身带一捆干草,从横屿岛对岸把干草扔到水里,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居然铺出了一条路来。戚家军的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倭寇大营。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两千多个倭寇全部被消灭了。

戚家军攻下横屿岛,立刻又进兵牛田。到了牛田附近,戚继光传令道:“远路行军,人马疲劳,先就地休整再说。”这些话很快传到敌人那里,牛田的倭寇信以为真,认为戚家军暂时停止进攻,防备也就松懈下来。就在当天晚上,戚继光下令向牛田发起总攻。倭寇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禁不住戚家军猛烈攻击,纷纷退败。倭寇头目率领残兵逃到兴化,戚家军又连夜跟踪追击,一连攻下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逃的敌人。到天色发白的时候,戚家军开进兴化城,城里的百姓才知道附近的倭寇已经被戚家军消灭了。大家兴高采烈,纷纷杀牛带酒,来到军营慰劳将士。

经过十多年的英勇奋斗,倭寇被彻底肃清了,东南沿海的人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大名也永驻史册,世代流传。

家庭的影响、父亲的言传身教赋予了戚继光刚正不阿的品质。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是正义、勇敢、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其民族精神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