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49

第49章 宋慈

宋慈(公元1186年—公元1249年),字惠父,南宋建阳(今福建建阳)人。

宋慈从小喜爱读书,而且勤于思考,深得父亲的钟爱。当法官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慈”,可谓是用心良苦,父亲深切地期望他能学有所成,日后成为一个好官,为百姓为父老乡亲们办更多的事。

南宋时期,福建建阳一带书院林立,讲帷相望,其中以潭溪书屋最有名气。宋慈十岁那年,父亲因为经常外出办案,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教他读书认字,便亲自带领他去潭溪书屋拜吴雉为师。进书院后,宋慈便开始了日夜苦读。他手不离书,每一首诗,一句话,他都要反复思索,认真琢磨。不久,他把书院里能借到的书都读完了,学问大有长进,成了书院内的“小精通”。

宋慈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十分喜爱读一些关于疑案和侦破疑案的具有技术性的书籍。有一天,父亲要到五十多里路以外的一个县城书场去买书、看书。宋慈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苦苦哀求与父亲同行。那时正值炎夏,酷暑难耐,天气非常闷热。宋慈年纪尚小,要走十几里路,是很不容易的,非常辛苦。但他咬着牙,坚持走下去。父子俩翻了两座山,县城终于近在眼前了。

上了大街,宋慈左右环顾,在宽阔的大街两旁,承印书籍的书坊连着有好几家,书摊、书店更是一家紧挨着一家,到处是高挑着的旗幌。小宋慈看得目不暇接,处处都感到新鲜,疲劳和饥饿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父子俩走进了一处悬挂着金字招牌“万卷堂”的书辅,它的规模之大,书籍之多,为全县城之冠。店里一个又一个书架整齐地摆放着正史、杂史、别史、野史,典志、方志、墓志、话本以及传奇、字帖等书籍。父子俩一看就是一天。第二天父子俩又去书店看了一天书。

第三天,书店老板宴请他们,酒宴过后,书店的余老板说:“你们所问的《疑案集》这本书是唐五代时期和凝父子的专著,它汇集了历代疑狱案例和侦破技术,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和凝父子还著了《续疑狱集》、《谳狱集》、《结案式》等书,这些书籍汇集了历史上所有离奇案子的精粹,确是好书啊。你们随我来……”接着,余老板带着他们俩走进后堂,进至内院,穿过一条曲折的巷道,赫然看到一间大屋,门楼上方醒目地写着“藏书库”三个大字。进了大门,里面原来是一个掘山而筑的洞穴,洞穴又高又深,且异常干燥,洞内书橱一个挨着一个,卷帙浩繁,蔚为壮观。

“挖这个山洞来藏书,主要是为了防火。”余老板一边说一边搬开一个空书橱,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小洞。宋慈惊奇地发现,原来洞中还有洞,踏着台阶走下去,他看到洞中摆放着几只樟木箱。余老板打开其中一箱,取出用红绸布包裹的《疑案集》等书,双手捧出递给宋氏父子。

宋慈拿出一本,翻了几页,见书中记载的案例非常离奇,而且破案的手法闻所未闻,极其高明,不由得暗暗叫好,爱不释手。宋慈的父亲翻阅了几页,不禁拍案叫绝,问道:“这类书如此珍贵,为什么不摆放在万卷堂呢?”

余老板答道:“此类书籍乃祖传之物,我家视其为珍宝,父亲临终前嘱咐我‘此类书籍千万要保管好,让清官看了可效法为百姓洗冤,惩治顽凶;如果落入歹人之手,可效仿作案,百姓岂不是反受其害,天下更无宁日了’,老父亲叮嘱我好好收藏,不可随便让人看。老夫仔细观察了几日,发现宋公父子是可以信赖之人,所以取出来让你们一读。”

宋慈听后十分感动,当即向余老板一拜,朗声说道:“老伯请受我一拜,他日我若能为官,定效法侦破疑案,为民洗冤,刀斧面前,此志不移。”

余老板把宋慈揽在怀里,激动地说:“孩子,有你这句话,老汉就放心了,若老父在天有灵,亦可含笑于九泉。”

从这天开始,宋慈和父亲便在洞穴中昼夜奋读,每读到一个疑案和破案之术都如获至宝,他们边看边记,边议论,边思考,忘记了白天和黑夜。

回家的路上,宋慈默默无语,他仍在回忆书中的破案术,他在思索着如何学以致用,为民雪冤。

长大后的宋慈果然没有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十四岁那年,家乡出现了离奇的童宫案。宋慈为了了解案情,挺身而出,明察暗访,连夜写状词为民申冤,告到建阳县衙。结果建阳县令贪赃枉法,不但没有受理,反而将宋慈逐出县衙。宋慈不畏权势又跑到建瓯府代民上诉,为民请命,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从此,宋慈名声大振。

后来,宋慈被任命为广东、湖南等地的提点刑狱法官。在他出任广东刑狱时,得知官吏办案多不守法,有很多积案,于是下令限期清理积案,在短短的八个月内就处理了两百多起案件。他利用少年时期学习、积累的断案破案的知识,亲自审理了许多离奇曲折的案件,严惩恶人,释放了大批无辜良民,深受人民的爱戴。

当时州县官府往往把人命关天的刑狱案子委托给一些新入选的官员,这些人没有实际经验,很容易受到蒙蔽;再加上有的官员怕脏畏难,又不对案情进行实地检验,虽然到了案发地点,也只是捂着鼻子,离得远远地潦草看一下,很可能判断失误,以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冤狱丛生。身为刑狱之官,宋慈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强烈反对。他在听讼理刑过程中,强调以民命为重,实事求是。

他写的《洗冤集录》五卷,奉旨颁布,成为当时刑狱官吏必读之书。元、明、清三代王朝把它视为刑法官的必修法典之一。明清以后,此书被译成英、法、德等十种文字版本,传到国外,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本世纪五十年代,国外出版的《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一书,尊称宋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医学家之一。

宋慈断奇案、平冤狱、著书立说,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医学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从小养成的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宋慈的成就告诉我们: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