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二年(999年),卒于宋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年)。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开始了仕途生涯。他是北宋中叶进步的政治家、著名的清官,也是胸怀韬略、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包拯一生清廉正直、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善于断案、专为百姓申冤除害。包拯死后,朝廷加给他“孝肃”的谥号,史书上称他“包孝肃”,又因为他担任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民间又称包拯为“包待制”、“包龙图”、“包青天”,他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
已届中年的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这样一件案子。有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住地滴血。孩子慌了神儿,吓得大哭起来。
孩子的爸爸听说后,跑到河边仔细一检查,发觉牛的舌头不知被谁割去了。他又急又恨,跺着脚说:“毁了我的牛,这让我怎么耕地呀!”耕牛是庄稼人的生命,好好的一头牛就这样被毁了,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嘛。这个农民连忙赶到衙门去告状。包拯听完他的叙述,沉思了一会儿,便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告状人说:“牛舌头被割掉了,就不会再长上去,不能再做耕牛了,你回家把这头牛宰了,做成熟肉卖了吧。免得牛不能吃草死了,连肉也不值钱。”农民听完,傻了眼,他很不满意地望着包拯,抱怨道:“县太爷,小民要是宰了牛,还用什么来耕地?再说,官府也不允许宰杀耕牛……”包拯装作不耐烦地说:“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也值得这样没完没了?快走吧!”
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去,按包拯的话做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和那个农民同村的人来告状,说那个农民违犯法令,私宰耕牛。包拯看这个人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呢?”“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告状人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
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
告状人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那人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结怨,所以割了牛舌头……”包拯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县。端州的端砚非常出名,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虽然端砚的产量可观,但由于当地官吏、豪绅层层克扣,每年的进贡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包拯到任后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的数目向朝廷进贡,不得盘剥百姓,他自己至离开端州也没有拿过一块端砚。
有一年,包拯奉朝廷的命令,来到京城东京等候封官。宰相吕夷简早就听说包拯才干出众,做官清正廉洁,很想见见他。吕夷简想:自己是当朝宰相,包拯进京,准得像其他人一样,忙着求见我,让我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我就等着他来吧。这时候,有人来告诉吕夷简,说包拯就住在吕家附近。吕夷简又想:这还不是为了来见我,特意住得近些吗?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求见他的人络绎不绝,就是不见包拯来。又过了好几天,手下人来向吕夷简报告:“包拯封完官以后,已经走了!”
“走了?”
“是,离开京城上任去了。”
“不对,你再去他的住处打听一下。”
手下人去过后又回来报告:“他的住处空空的,行李全搬走了。包拯确实走了。”吕夷简这才知道包拯和那些巴结上司,拉拢私人关系的官不一样。
古代人把家里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叫做家训。包拯到了晚年,就立下一条家训:“凡是做官的子孙,如果有贪图钱财犯王法的,生前不许回到家乡,死后也不许葬在家族的坟地里,不听我的这些话,就不是我的子孙。”包拯还找来石匠,把这条家训刻在石碑上,竖在堂屋里。包家人都知道,包拯说话算数,他痛恨亲人干犯法的事。有一年,包拯到庐州(在现在安徽省)去做官。庐州是他的家乡,有许多亲戚朋友。有的亲戚以为有个当官的做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能沾点光,干了犯法的事也不要紧。过了不久,包拯的一个叔伯舅舅蛮不讲理,欺压百姓,干了坏事犯了法,被人告到包拯那里。这个叔伯舅舅觉得当官的外甥一定能替自己开脱,也就不当回事。谁知包拯铁面无私,立刻传来叔伯舅舅,像根本不认识他一样,厉声问道:“你知罪吗?你犯罪证据确凿,不容抵赖!来人,拉下去打!”包拯公事公办、一视同仁,这件事传出去,老百姓齐声称赞。
包拯还多次弹劾暴敛民财的大贪官,而且不畏风险,力主将那些平庸无才的皇亲免去要职;他曾建议改革选人、用人制度;他主张官员年到七十必须离职;主张不能任意封官许愿,即使是因父辈的功劳而恩赐录用的子孙,也得通过考试;他还主张压缩政府开支,不能苛剥百姓。他忧国忧民,一些富国利民的主张都为百姓所思所想。“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木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的这首《戒廉诗》可作“为政者师”,真正体现了包拯“为民者愿”的思想,包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062年五月的一天,包拯照旧在公堂办事。突然,他感到身体不舒服,原来是得了急病。手下人赶紧把他送回家,几天之后,包拯就因病辞世了。一代清官不幸去世,东京城里到处都是叹息声,很多百姓都伤心得痛哭起来。宋仁宗停止上朝一天,亲自到包家来慰问。他派专人护送包拯的遗体回家乡安葬,下令用石料建造墓室。
在封建社会里,像包拯这样不贪私利、一心为民办事的清官太少了。因此,人们都怀念和赞颂包拯,尊敬地称他为“包公”。那时民间百姓中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的说法,意思是说你没钱没势打不通关节,不用着急,有包拯给你主持公道呢!
包公一生为民请命、公正廉明,与他有关的故事流传开来,越传越多,越传越神。说书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故事,到处去讲。剧作家写出剧本,把他的形象,搬上舞台,演出包公戏。这些戏和故事有很多并不是包拯的真事,而是后人加上去的。流传到今天的包公故事,已经有很多了。比如,因为包拯善于断案,就有了《灰圈记》、《追鱼》等包公断案戏;因为包拯不畏权势,伸张正义,就有了《铡美案》(《秦香莲》)、《铡赵王》,甚至连鬼魂都能审的《铡判官》、《乌盆记》;因为包拯对亲戚不讲私情,就有了《铡包勉》等戏。舞台上的包公画了个大黑脸,端正威严,表示他的铁面无私,表现出人民对包拯的喜爱和尊敬。
断案如神、铁面无私、刚正廉明、两袖清风——这就是名垂青史的包青天。包拯已经是正义和清廉的化身,千百年来为人民所敬重。他的精神和风骨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铭记与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