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34

第34章 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5年—公元758年),又名道玄,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唐代杰出的画家。他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罕见的多产画家,他一生创作了三百余幅壁画,各有特色。

童年的吴道子极为不幸,双亲早故,孤苦伶仃。他迫于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师傅们学习,由于他才华出众又刻苦好学,二十出头就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了。

吴道子在韦嗣幕下做过小吏,然后又在一个小地方任过县尉。后来他决定去洛阳,洛阳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他开始了浪迹洛阳的生活。这段时间他潜心于寺院道观的壁画创作中,很快他的名声就传遍了洛阳内外,就连唐玄宗李隆基也听说了他,把他召入宫中。

相传吴道子在洛阳遇到了自己的书法老师张旭和舞剑名手裴曼将军。当时裴曼的舞剑、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为“三美”。裴曼早就听说了吴道子的大名,两人相见,裴曼就想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为他的亡亲作佑福的壁画,并予以重金相谢。吴道子欣然应允,并没有要裴曼的任何金帛作报酬,而是说:“早就听说裴将军的大名,请您为我舞剑一曲,足以为作画之酬。我欣赏到您的壮怀之气,就可以挥毫作画了。”于是裴曼立即持剑飞舞,左旋右转,剑光粼粼,掷剑入云高达数十丈,宝剑落下有如电光下射,刚好落进裴曼手持的剑鞘之中,围观众人无不惊叹。

吴道子看完他的精彩表演,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挥毫图壁,飒然风起,有如神助,一气呵成,这幅壁画也成为吴道子一生之中最得意的作品。那天,张旭也乘兴写了一壁草书。洛阳人士看了他们的表演,纷纷说道:“一日之中,获观三绝。”这桩艺术盛事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美谈。

天宝年间,唐玄宗因为四川的风光秀丽,就特遣吴道子前去写生。吴道子漫游嘉陵江,青山碧水,风光无限,时间充裕,心情舒畅,他满目骋怀,把一切体会和感受都深深铭刻在了心里。返回京城后,唐玄宗问他作画的情况,他直截了当地回答说,自己没有画底稿,而是把它们全部并记在了心里。“并记在心”是画家的一种默记,也是中国古代画家进行写生时的一种传统方法。他所记的不是山川表面的一切,而是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中升华出的引人入胜的境界。

一天,玄宗令吴道子在大同殿上描绘嘉陵山水。吴道子根据心中所记,极为快速地画出了嘉陵江上的美丽风光。而在此之前善于画山水的画家李思训也曾在大同殿画过嘉陵山水,不过他是连画了几个月。所以吴道子的画画好了之后,玄宗不禁称赞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这个故事也成为画史上脍炙人口的佳话。

吴道子是一个多产的画家,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幅,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为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可惜今已无存。《天王送子图》是宋人对他作品的临摹本。它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以后,净饭王抱他拜谢天神的佛经故事,从中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的那种游丝描法,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是缺少变化。吴道子开创的兰叶描,其“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雄俊而疏放,很有内在的劲道。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时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的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这些都成为后来疏笔水墨画的先声。

吴道子在艺术上富有创新精神,一说山水画之变就是由他开始。他用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圆转而有飘举之势,北宋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称之“吴带当风”。吴道子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世谓之“吴装”。他通过墨线的肥瘦抑扬,表现出物象的运动感和量感,为白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其洗练流转的笔法,后人将吴道子与张僧繇合称为“疏体”的代表画家。苏轼评价吴道子的艺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中”,并且将他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称赞他道:“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工匠尊为祖师,对以后的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和白描画影响极大。

天宝十四年发生安史之乱时吴道子的艺术生涯正值辉煌,生性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吴道子誓死不与乱军同流合污,随即在画坛销声匿迹。

千古“画圣”吴道子在艺术上取得的卓著成就,是祖国古代艺术殿堂中永远璀璨的一颗明珠。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山水、亭台楼阁、花鸟虫鱼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吸收民间画和外来画风的精髓,形成了崭新的绘画风格,给中国绘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