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10570800000011

第11章 李冰

李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运城人,秦昭襄王末年期间为蜀地太守。李冰是一个水神一般的人物,传说他在岷江曾制服了一条兴风作浪的孽龙。他懂水,会治水,许许多多的水患在他手上乖乖地变成了水利。他治导过洛水,疏浚过沫水,开凿过盐井……他在岷江上修筑的雄伟壮丽的都江堰,创造了世界少有中国罕见的奇迹。

中国有一条大河叫做长江,它有着一泻千里的水势,也有滂沱汹涌的水量,长江的脾气很不好,像匹脱缰的野马,怎样驯服驾驭它,自古以来便是历朝各代的重要课题。

浩瀚的长江由西而东贯穿四川省,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动脉,然而四川省是四边高山、中央低洼的盆地地形,加上中部地区地势呈低平状态,使泥沙易于淤积。长江上游还有一条爱发脾气的岷江,由于它从高山上俯冲进成都平原的广大平地,地形的突然变换使得江水来不及做流出去的准备,只好向两边江岸扩散出去,于是令人忧心的水灾便发生了!

岷江的水患使居住在那一带的居民尝尽了苦头。以农为生的人们,田地里刚种出一点粮食,就遇到山雨雪水大量流注岷江,水势陡涨,泛滥不绝,牲畜、房子都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一旦岷江水退了,又可能造成旱灾。百姓叩求神明保佑,可是水患、旱灾仍旧和以往一样连年发生。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李冰到蜀地去当太守。当时蜀地的首府就在成都,一旦岷江泛滥,成都是最先受灾的地方。李冰一上任便亲眼目睹了老百姓受岷江水灾之苦。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发生,也为了让黎民百姓平安过日子,李冰决心治好岷江的水患,为百姓造福。于是李冰带着他的儿子沿岷江两岸实地勘察地形,彻底了解岷江的情况。李冰父子发现,岷江是长江的支流,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东南坡,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后,地势骤缓,浩大的水势往往容易酿成灾害,而且岷江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也容易在这里淤积,使河床加高,水患更易于产生。经过实地考察以后,李冰父子决定治理岷江,修建一座水利工程,使水害变成水利,以利民生。

这个利国利民的工程就是李冰父子精心设计和建造的闻名中外的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选择岷江进入平原的那一带作为施工筑堰所在地。每年夏秋是岷江一年一度的洪水期,灌县西南的玉垒山妨碍了江水东流,于是西边常常发生水灾,而东边却常常发生旱灾,为此李冰父子决定穿凿玉垒山,把岷江水引向东边。玉垒山的山石像铁一般坚硬,为了打响都江堰工程的头一炮,李冰采纳了一些民夫的建议,先在玉垒山的岩石上开些沟槽,然后铺上柴草、树枝点燃,岩石遇热,自然迸裂,就这样,玉垒山被凿出一个将近二十公尺的缺口。这个缺口,我们称它为“宝瓶口”,而玉垒山的末端由于被缺口分离,呈大石堆状态,后人遂称它为“离堆”。

宝瓶口开凿后,紧接着必须修筑分水堰,把岷江水分开。李冰采用的办法是在江心抛石筑堰,可是筑起的分水堰好几次都被江水冲垮了。李冰无奈地摇摇头,便带领着儿子到处去考察,希望有更好的法子可以突破现状。他看到当地盛产竹子,人们用它来盖房子、编竹笼,不由心头一亮,有了一个念头:如果我能够把竹子编成一个像网一样的大竹笼,然后把大石头塞进去,就能把石头沉入水底,不就可以阻挡水势,造好分水堰了吗?李冰连忙指挥百姓们上山去砍竹子,然后把砍来的竹子编成长三尺、宽二尺的大竹笼,并就地取材装上鹅卵石,用船载运到岷江中凸起的沙洲上,再沿着沙洲将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抛入江底。就这样,李冰终于战胜了急流,筑成了分水堤堰。

大堤前端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边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边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岷江水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靠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的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了。

以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形成的漩涡有效地冲掉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占四成。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则由飞沙堰自行溢出。

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口门。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李冰还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后人把这六字诀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很是醒目。

岁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黏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

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对发源于蒙山的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又引绵水出紫岩山到资中县一带灌溉稻田。另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还在蜀郡修筑桥梁,在广都主持开凿了盐井,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各地还修有“川主祠”,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不可小视。李冰治水患、修水利,为百姓造福,为国家造福,他的功绩永存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