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学生、知识分子乃至社会大众中,言必称北大者比比皆是。北大是无数向往者永生永世的梦想。
北大,这座神圣的殿堂,以她坚实宽厚的胸怀,接纳了众多莘莘学子,并以她伟大的永恒魅力征服了无数青年。北大使千万求索者站在了一个新的立足点上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并把自己成就为一个人,一个知识分子。
北大百年来一直在光大民主科学之传统。陈独秀先生宣扬“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李大钊先生“以身殉了他的主义”……鲁迅先生举着标枪和匕首,扎向敌人的心脏……这是一批多么伟大的“先知苦行者和精神烈土”!
北大百年来一直开“会通古今,熔铸中外”风气之先;北大关注现实,以今人的见识审视古代的资料,由此得出新的见解;北大放眼世界,以国人的眼光扬弃外国的学问,从而开出一条新路;因此,北大自有一种高超的眼界、博大的格局和旷大的风度。
北大这块圣地,百年来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浸濡,一种心灵的沟通,一种精神的传递。
北大使每个人明白机会是均等的,只要你自信、努力,你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世纪之交的今天,北大成了无数向往者生命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但能从向往北大到走进北大,亲身体味北大精神魅力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对众多的北大向往者来说,北大还仅仅是一种向往,不能成为现实。
好在,北大和北大向往者在世纪末有着全然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互联网络的出现使千里之遥的人们可以像邻居般迅捷对话;新闻媒体业的繁荣把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庄;教育出版业的发达使知识传播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
现在,我的书桌前正放着一摞小山似的书稿,这是十来个年富力强的青年人一年多来的钻研成果。他们都是北大、清华、人大、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的大学里的教师。他们策划并执笔编篡的《北大清华学得到》这一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融汇了他们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古人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来表达社会进步对人才的焦渴之情。同时也表明成才的道路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社会进步需要各种类型人才,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憧憬北大,却来必要迈进北大;向往清华,却未必要到清华。如果那是人生中的一个缺憾的话,那么这套丛书以及丛书中所揭示的成功道理,也许是对这一缺憾的可贵的弥补。
我的成才,你的成才,让我们一同来圆成才之梦。
仓道来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199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