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追求效率的赢家
10567200000001

第1章 序一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清华”二字常在人们耳边轰轰作响。提起清华大学这所著名高等学府,人们不禁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半个多世纪以来,跨人清华园,接受清华教育,是千万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

清华园何以如此魅力四射?清华精神又何以名扬四方?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前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就公开说:“未来的中国部长、总理,就是要从清华出”。

清华大学一直倡导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这一传统。“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多少青年学子陶醉于清华园这种“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文化氛围,以青春的理想和行动努力体味和实践清华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著名学者王佐良后来所概括的:“做学问要有最高标准,而取得学问却是为了报效祖国。简单地说,就是卓越和为公”。

清华大学虽偏重于理工,但却二直全力改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致力于“教育出一个真正懂得建设、懂得作人、懂得自己和人生的完善的青年。”

如此的清华园走出的清华青年,忘不了清华岁月,割不断清华情结,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这16个字,是新中国跨世纪总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镕基,在母校生日时,写下的广大清华学子的肺腑之言。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总比同龄的青年,在撇开专业技能之外,具有更为全面和厚实的成功素质,具有潜在的巨大可塑性,拥有更大成功概率的真正缘由所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目前的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能继续高中教育,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者也是百里挑一,而能上清华这样的一流学府读书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则无缘在清华园研习不朽的书卷,体味和实践清华精神。但清华园之外的人们也渴望成才,希冀成功,这主要源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实现自我的驱动,这种驱动已经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已不仅仅是“小儿郎”了,而立、不惑甚至年逾古稀的人们照样要学习充电。在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清华等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于主流教育。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北大清华学得到——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这套丛书,正是顺应这种潮流,在清华等一流学府的专业课程设置之外,从思想观念、领导素质、经营技能、创业准备、人际技能、竞争与合作、个性塑造、人生规划等视角,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等高度综合设计出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

无论你是正在攻读学位的学生,还是已经迈出学校门槛的创业者;无论你是一个成功者,还是一个失败者,都可以从这套丛书中得到启迪。这套丛书告诉你如何成功地做人、做事,指导你更好地走在人生旅途。

你可能无缘在清华等一流学府学习,但你却可以通过这套丛书学得到来自清华等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

是为序。

魏杰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

199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