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一个真正崇尚德性的人(上德之人),并不刻意在表面上去做作,注重道德,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只求本乎天道,顺应自然,因此无心求德,反而有德。而一个并非真正崇尚德性的人(下德之人),刻意在表面上做作,要求不失德,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处处机诈,事事虚伪,心劳力绌,所以反而无德!上德的人因为顺应自然,不凭智巧,不用机诈,所以真正是无所为而为,也无心要作为什么。反之下德的人表面做作,故意要表现超然而无所作为,而实际却是存心要图谋什么而有所为而作为。一个真正崇尚仁慈的人,凡事本乎仁慈,发于爱心,为所当为,别无其他存心图谋在内,因而是无心而为,无所为而作为;一个真正崇尚道义的人,凡事本乎义理,讲究是非,为所当为,而是存心要维护道义分辨是非,所以是有心而为,有所为而作为。一个真正崇尚礼仪的人,本乎礼法,遵守规范,为所当为,而是存心要恪守礼节,坚持典范,所以也是有所为而作为。若是别人不予回应,根本不看重或不遵守礼法,那他就会伸出手臂来,出力强迫别人就范,非要遵守他的礼法制度不可。
由此可见,社会上最尊贵的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大道,一旦失去了大道,而后才非要德不可;一旦失去了德,而后非要仁不可;一旦失去了仁,而后非要义不可;一旦失去了义,而后非要礼不可。所以礼法是等而下之,离道愈远。礼法之非奉行遵守不可,也正是社会上人们彼此之间,忠诚信用均不足的现象。所以说礼法是乱世开始的产物!淳朴的社会,本乎天道,顺应自然,人与人之间,又何庸礼法!所谓先知先觉崇尚仁义礼法的智者,弃朴失真,舍本逐末,任智取巧,不过是大道的末流皮毛,一切愚昧的本源而已!所以大丈夫立身处世,要修养其厚重根本的大道,而不在乎恪守那些浅薄枝节的礼法,要注重存心上别无机诈图谋,无所为而为的实际效果,而不在乎表面上做作去遵守一些礼法的皮毛。宁舍浇薄虚浮而取敦厚质朴,舍彼取此的道理岂不是十分明显的了。
上者尚也,崇尚之意。下者次也,不及也。乃崇尚之反。攘臂而扔之,乃出力强迫使之就范也。莫之应,乃无人回应,无人响应跟从也。前识,指先知先觉,崇尚仁义礼法之辈。道之华,华者表面工夫也,故系指末流、皮毛而言,所谓华而不实,徒有虚名,而无实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