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10563400000021

第21章 2 其他国家(地区)的私募发行情况

4.2.1 欧洲的私募发行现状

(1)欧洲私募发行概况

根据普华永道(PWC)颁布的2005年全球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状况调查报告来看:从资金募集数量以及投资规模来看,欧洲私募市场占据了世界市场39%的份额,是仅次于北美(含美国和加拿大)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投资总额为429亿美元。其中,英国市场占据欧洲市场50%以上的份额,投资总额达到223亿美元,法国和德国市场紧随其后,分别占据欧洲私募股权资本市场14.27%和10.28%的市场份额。

(2)资金募集与投资情况

2005年,有429亿美金投资于欧洲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占欧洲GDP总量的0.37%。具体来看:

首先,欧洲私募股权资本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比例并不高,历史年份上很少有超过40%的,平均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最近几年,对高科技产业投入的绝对值在上升,但是其所占总体投资的比例却持续下降。在欧洲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发展中,高科技拉动私募市场发展这一规律并不明显。

其次,私募市场募资和投资不平衡性明显。2000年与2003年欧洲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总量和投资总量持平,在2003年以前募集资金多过实际投资资金,可以反映出1999至2003年欧洲私募市场一度出现了虚假繁荣,即值得投资的目标公司和投资总量不足于实际募集资金总量,因此从2003年以来,出现了募集资金总量低于投资总量的趋势,大量沉淀资金开始寻找投资机会。2005年,资金募集总量的增长率为5.12%,远远低于投资资金年复合增长率16.91%。

(3)欧洲私募发行状况的原因分析

欧洲私募市场自2002年以来,一直以比较健康的发展速度吸引着世界投资者的眼光。总结其原因,不外乎:

第一,欧盟的成立和欧洲经济整合为欧洲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结构背景。欧洲经济的整合使欧洲每个经济个体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加速了产业升级和经济重组,从中涌出大量并构、重组以及投资机会,为私募股权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源头。

第二,欧洲私募市场的发展还得益于养老金等大型基金的介入,以及私募股权资本公司,这一组织制度上创新所带来的管理和投资的高效率。养老金为私募股权资本提供了大量可募集资金,而有限合伙制这一现代投资公司组织结构有效分配了投资者和资金管理者的权利,使私募股权资本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第三,欧洲私募股权资本的发展之所以在2003年以后出现健康繁荣的发展势头,还得力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和发展。随着资本涌入和收购业务的增加,公司治理环境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交易的透明性、银行利率的水平以及投资者对目标公司影响力的大小都与公司治理相联系。随着欧洲M&A交易的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来自海外的私募资本进入欧洲私募市场进行投资和管理活动。

4.2.2 新加坡的私募发行现状

在新加坡,私募发行的主要管理制度出自于SES(Stock Exchange of Singapore,新加坡证券交易所)1988年制定的相关规则。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私募发行的股票的实收股本总数必须不超过公司以前发行股份的10%。只有在特殊情况下,SES可以允许更高的发行规模;②私募发行价格最多允许有市场价格10%的折扣;③私募发行的股份不能发行给控制者和实质股东以及他们的直接家属、实质股东联营的公司、相关的公司、实质股东的公司同事;或这些发行控制者实质股东总共控股达10%以上的公司;④对私募发行股票的转售没有任何限售要求。

从私募发行的市场表现来看,新加坡的私募发行显示出异常报酬为负且股权集中程度降低。相关研究指出(Sheng-Syan Chen、Kim Wai Ho、Cheng-few Lee和Gillian H。H。Yeo,2002),在新加坡的私募发行确实导致了股权集中度的降低,同时,在宣告时的不正常收益平均处于一个负值的水平。这一证据也表明了,在董事和股东中股权持有率的降低对于公司的价值具有一个负面效应。按照股权集中程度的不同,新加坡公司发行宣告期的利润与股权集中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股权集中度相当高(大于75%)的公司中,宣告期的利润与股权集中度的变化成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股权集中度降的越厉害,非正常利润却越高(反之亦反)。其中可能的解释就是将股票发行给外面的人会增加发行公司股票的自由浮动机会,那么发行后股票就有一个高流动性,当发行前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更高时,发行后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就更大,因为股票自由浮动率变化的百分比更大,这就将会给公司的价值造成一个好的影响因素。但是,当股权集中度下降到50%以下时,市场对私募发行的反映就不是很好;但如果认购者只是单一的投资者,市场的反映就会好很多。

形成这种市场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新加坡家族上市公司是非常普遍的,而且这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溢价是非常丰厚的,因此,对控制权溢价的重视让家族公司反对稀释控制权。但新加坡禁止向大股东或关联股东进行私募发行,私募发行就意味着降低了股权的集中度,原有股东和经营者的持股比例降低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消极的信号,从而导致私募发行具有负的宣告效应。同时这也揭示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往往选择配股而不是增发新股或私募发行的原因。

4.2.3 新西兰的私募发行现状

从私募发行政策来看,新西兰的私募发行与新加坡的私募发行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例如:私募发行的股份不能超过公司以前发行股份的10%;不能向控股股东或关联股东进行私募发行;对私募发行的股票没有转售限制等等。但与新加坡发行政策不一样的是,新西兰的私募发行对发行价格没有任何限制,这与美国的现有制度相类似。

从私募发行的宣告效应来看,总体而言,新西兰市场的私募发行没有重大的宣告效应。但从不同的发行价格来分析,当私募发行是溢价发行时,其往往具有重要而持久的财富效应;相反,那些折价发行的会有重大的负的宣告效应,且在宣告后的30天交易日利润会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新西兰的证券市场,私幕发行的转售没有任何限制,折扣的私募股票允许买方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且立即将股票卖出也是合法的。如果私募股票的购买者认为应该立即抛售,这种行为可能会加大最初由于折扣发行所带来的对于公司质量的负面影响。这有助于解释折价发行的负的市场反映(Bryant,2000;Hamish D。Anderson、Lawrence C。Rose和Steven F。Cahan,2006)。

4.2.4 墨西哥等南美国家的私募发行现状

墨西哥等南美国家作为新兴的市场,对于私募发行没有较严格的规定,而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私募发行的目的有较大的差异。墨西哥等南美国家认为私募发行“可以以一定方式提供资金加强资产负债表以防止高水平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同样重要的是,私募会变成公司中一股可转换的力量,提升制度化,透明化以及公司的治理”(Frank Schneider和Luis Videgaray,2001)。一方面,墨西哥公司面临着较高的预期宏观经济动荡风险,通常墨西哥公司的现金流动预期动荡要比美国公司高,而在高速发展企业更是如此。因此,这些公司往往期望通过私募发行来分担风险及收益;同时也通过私募发行来寻求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的战略价值(在墨西哥活跃的大部分私募基金都是由外国公司管理的)。另一方面,墨西哥公司期望通过私募发行,使公司变得更制度化,而且能极大的提高它的治理,因而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获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便利。

在墨西哥,私募发行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拥有高成长潜力的小中型公司和资金贫乏的国有或私有公司。而从私募发行的行业分布来看,私幕发行较为集中在传统经济部门,比如制造业,金融部门,娱乐/媒体/通信,食品,饮品等行业。从发行股票的转售来看,由于墨西哥几乎不存在IPOs市场,因而其私募发行的股票流通性较差,转售受到较大限制,私募股份的再出售往往只能通过与一个战略买方交易,与原股东交易或者是在外国股票市场的国家捐赠等方式实现(Frank Schneider和Luis Videgaray,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