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研究
10551300000006

第6章 信息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和组织形式的演变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容易交流和合作的环境,新的通讯工具,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商务活动的方式,使企业可以同时共享不同地区的技术、管理诀窍、信息、营销网络和其他资产。一个企业的知识资产,比如新产品设计和主意可以快速地被遥远的国家和企业所采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不仅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市场机会,也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经营管理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跨国公司得以低成本地处理和交换更多的信息,使跨国公司可以对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生产与服务网络加强日常的管理。信息技术不仅改变公司管理的方式,影响公司创造产品的全过程,而且它正在再造产品自身,包括所有的有形产品、服务和信息,公司在将它们提供给客户时也为自己创造了价值。从企业来看,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和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为核心的柔性制造系统。企业间的信息技术越来越便于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影响到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工厂车间的自动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的成本迅速下降。技术的变革正在扩大企业的边界。

信息技术之所以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是因为:一方面,柔性制造系统不仅使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更加精密可靠,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为不同客户加工不同规格产品的转换成本。与外部网络相连接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又一起缩短了根据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采购和加工过程,从而可以做到近乎零库存。而转换成本和库存成本都属于具体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既可以直接将企业与客户连接起来从而及时准确地获得需求信息,又能够便于生产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在产品设计特性、质量标准和订货量等方面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以使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调整到最佳状态,还可由制造商直接与客户在网络上建立起供货关系避免多余的流通环节和费用,这样就对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也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以电子商务为例,B2B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因为它可以减少采购成本。比如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便捷地寻找价格最低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

可以实行精确的存货控制,减少甚至消灭库存,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处理功能,可以使企业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而且遍及全球的网络化触角使企业更容易接近客户,进行市场扩张。现在,行业巨头的一些大型采购活动都在网上进行,比如美国的汽车业巨头通用和福特将其主要的采购业务都通过电子商务来进行。

当然,电子商务不仅让企业获益,顾客或消费者同样也是受益者。由于互联网信息更加完全,顾客能够很容易地在不同厂商之间进行产品的选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对企业而言,B2C电子商务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甚至节省了一部分的开店成本,但是企业又必须担负其他一些费用,比如网络运行和维护、后勤和送货等方面的支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利用外部资源,其专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过去受制于内部一体化组织形式的程度将得到缓和,灵活性得到增强。由此,企业可以克服战略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特征。也就是说,利用外部资源的范围越广,企业在进行经营战略调整时的灵活性越大,它可以从优选择新的合作者并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活动空间。总之,从内部一体化转向内部一体化的分解,是跨国公司战略的新趋势,因为它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应对急剧变化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企业应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从而增强企业战略调整和发展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三大类,随着这三大技术的逐步融合,以互联网为基础和纽带的网络经济使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的产生,使社会经济活动逐步纳入到信息网络的轨道。知识要素作为网络中传输的主要资源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使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全球性市场成为可能。网络经济现已扩展到全球大部分地区。网络经济使社会经济活动,包括上网购物、消费、证券投资、旅游等新产品的开发、互联网营销和贸易洽谈等等,从交易方式到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经济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包括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经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在网络经济中,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穿过组织边界与其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网络经济中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点到点的,发现问题和机会的知识可能通过多种松散的联合或不太紧密的连接获得,不像层级组织那样要通过垂直渠道,逐级实现一点到多点或多点到一点的连接。全球生产网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最具灵活性和效率的企业间的合作和联合。

电子网络的发展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使企业降低内部一体化的程度而更多地依赖于市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将促进市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十分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BPR)正是企业为达到组织灵活、反应迅速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借助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的新的方式。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企业规模的缩小,虽然企业的灵活性和网络化趋势会较为明显。信息网络化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反而使企业得以在全球进行拓展。信息技术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为企业的管理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从而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可行性。在这种市场作用日益增强,而企业规模又可逐渐扩大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采取了一种介于企业组织交易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网络就是典型中间组织形态。

波特和米勒在《信息如何带来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信息革命正在扫荡整个经济,获取、转换、传送信息的成本急剧下降,从而改变公司或企业的经营方式。信息革命影响竞争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改变运作结构,从而改变竞争规则;(2)创造竞争优势,战胜公司战略对手的新方法;(3)酝酿全新业务,通常是从公司现有运作中产生。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正在以三种方式改变竞争的规则。第一,信息技术的进展正在改变运作结构。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结构体现为五种竞争性力量,他们结合在一起决定产业的盈利性:购买者的力量、供应商的力量、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的强度因产业而异,因此,产业的平均盈利性也会不同。这五种力量中的任何一种力量的强度都能提高或削弱产业的吸引力。而信息技术能够改变这五种竞争性力量中的任何一种,从而改变产业吸引力,它也在逐步消除对运作结构的许多限制,创造变革的要求和机会。例如信息技术提高了购买者对于那些装配外购部件企业的力量,使购买者更容易评价材料的来源以及做出制造或外购决定。信息技术还直接影响公司与其供应商、销售渠道和购买者之间的联系,它对供应商和购买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跨越公司界限的信息系统越来越普及,连接购方和供货方的系统正在扩展。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边界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二,信息技术日益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追求竞争优势也通常影响运作结构,因为竞争者会模仿领导者的战略创新;信息技术创造竞争优势表现在:(1)降低成本——信息技术能够改变公司价值链中任何一部分的成本。

信息技术对成本的影响已不局限于那些重复信息处理过程占较大比重的产品上。即使像装配活动这种主要与实物处理过程有关的活动也具有大量的信息处理成分。(2)扩大差异——信息技术对差异战略的影响巨大。公司及其产品在购买者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新的信息技术使按客户要求定做产品变为可能。而且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定制。信息技术正在给规模、自动化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带来潜在和深刻的影响。比如,在安装了一个名为“精灵”的制造系统之后,BMW能在普通的装配线上生产客户定做的汽车,有其独特的排档、传动系统、内部装饰和其他特征。自动化和灵活性能同时实现,改变了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价值活动的灵活性不断增加以及产品设计成本的不断下降激发了为客户定做和为份额较小的市场服务的大量机会。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不仅减少了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而且降低了修改现有产品和添加新特征的成本,改进产品适应市场的成本正在下降,进而影响产业竞争模式。(3)改变竞争范围——信息技术能够改变竞争范围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它提高了公司在地区、全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协调公司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出更广阔地域范围所具有的活力,创造竞争优势。第三,信息革命正在酝酿和催生全新的业务。(1)新业务在技术上可行,例如,现代的图像和远程通讯技术联合支持了新的传真服务;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使美林公司的现金管理账户将几种金融产品组合成一个。(2)信息技术通过创造对新产品的衍生需求,产生新业务。(3)信息技术在原有业务中创造新业务。嵌在公司价值链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也许存在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过剩,从而可以向外部出售。西尔斯公司利用它处理信用卡账户的能力和规模向其他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

信息技术还促进了产业的逐渐融合,而产业边界模糊和产业逐渐融合趋势正是组建战略联盟网络的重要推动力。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呈现聚合趋势,表现在新的科学技术突破通常是多个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比如高温超导涉及物理学、材料化学以及电力工程等知识和学科的融合。尤其是新兴技术产业,更是不同产业技术的结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电信技术由于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发展;开发机器人则必须涉及计算机、机械、软件等技术。也就是说,许多新技术都具有系统性,虽然某个企业在系统的某些部分其技术具有竞争力,但是要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竞争力并保持技术前沿地位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太高,因此需要吸收其他企业的技术。信息革命使处于分割状态的企业之间建立了相互依赖的联系。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之间的结合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对两个产业的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或者改变了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或者丰富了原有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技术革新还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为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但是,在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不断融合的进程中,产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也可能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和替代者的威胁,而且同一产业中的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的联合也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以新兴的多媒体行业为例,电脑技术与通讯技术、音像技术相互融合,并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计算机公司、消费电子公司、电子通讯公司和有线电视台等娱乐公司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情形。苹果公司开发出Newto,它既使用了高级RISC机器公司的芯片,同时又在设计和制造上获得了夏普公司的帮助,现在苹果公司则能以许可证的方式把它的技术转让给其他公司。AT&T与奥利维蒂公司、松下公司等联合成立一家EO公司,共同开发PDA(个人数据辅助器)向合作伙伴出售。卡西欧和唐迪公司使用来自GeoWorks公司和Amstrad公司的软件,与Eden公司共同确定产品的改型。还有,技术创新导致了管制的放松,从而使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各产业的企业群就处在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从而加剧竞争的程度。而客观上,任何企业都难以在所有方面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较优的选择是通过与其他产业的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寻求构建新的价值网络。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合作的组织形式已显示出越来越丰富的多样性。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伙伴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容易交流和合作的环境,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战略联盟的增长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这样,当交易成本低于因组织规模扩张而产生的管理成本时,内部化的倾向就会削弱,网络型组织就流行起来。联盟网络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的中间组织,发挥着组织化市场的作用。跨国公司旗舰企业及其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节约企业新的投入,同时降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更加注重参与、共享、合作、分散、柔性、信任和学习。电子商务和虚拟化经营,成为21世纪跨国公司全球化拓展的重心和热点。总之,技术进步将对21世纪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