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主要表现为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由于湿邪侵犯体表,邪正抗争,湿邪与风寒之邪挟杂,阻遏人体卫阳之气,故可见发热、恶寒等症状,且多数患者无汗。湿邪属于阴性病邪,性质重浊粘腻,困于人体表面后,造成体表血运不畅,卫阳失调,所以肢体不灵活,困重酸楚。湿邪内阻于脾胃,导致脏腑气机不畅,消化器官升降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胸脘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呕吐物一般是胃内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腹泻的排泄物一般是稀薄的粪便,粪水挟杂或黄色稀水,一般没有脓血,也不会散发出刺鼻气味,肛门处也没有灼热感,可以与湿热内蕴导致的痢疾腹泻相鉴别。与吐泻呈现米泔水样的霍乱也应该注意鉴别诊断。
本病既有表证症状,也有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症状,没有明显热象,多发于夏秋季节。这与人们在夏秋季节生活习惯不佳,贪凉饮冷,露宿生食以及气候潮湿都有一定的关系。
【用方】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说明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组成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5g,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10g,藿香15g,炙甘草12g。
歌曰: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配伍说明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症。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所含有的成分对多种病毒及细菌有抑活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对增强消化能力也有帮助,是一味治疗胃肠型感冒的常用药物;厚朴也是一味广谱抗菌药材,能松弛肌肉,对肠道和支气管有兴奋作用;茯苓的突出作用是利水,不但对炎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肝脏和胃肠道的损伤也有作用;紫苏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桔梗则主要祛痰,对呼吸系统的炎症有镇静作用;白芷也可以抗菌解表;甘草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消炎抗过敏;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对肠道也有兴奋作用。这些药物按照一定比例配合作用,则可解热抗菌消炎,调节胃肠道功能,适合用来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方剂制备
各味药材研为细末,一次取混合粉末6g,加入姜枣,共用水煎,趁热服用。本方为解表之剂,勿过煮,要保证发挥药力,药用冷水先泡1小时,间隔4个小时吃第二煎。第一煎服完后身发燥,服第二煎后,则汗出,病乃解。药量不少于250~300毫升。
使用注意
1.本方是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剂,多用于夏季的胃肠型病毒性感冒,也能治疗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初期,以及小儿腹泻,传染性肠炎等疾病,对其他疾病患者出现中寒、湿阻、气滞等相关证候的也有一定治疗效果。现在也常以丸剂或口服液等制剂形式的中成药出现。
2.本症既可因夏秋季节胃肠型感冒引发,也可见于其他传染性疾病初期阶段,要关注湿邪的转化和去留,变化情况不可忽视。本方性偏燥热,不适合湿热之邪引发的病症,临床应用时要加以关注。
临症加减
1.表邪较重,表现出恶寒甚至外邪束表而无汗,骨节肌肉酸痛明显的,重用香薷以发汗解表和中。
2.宿食停滞,脘腹胀痛,吐泻物酸臭气味较重的,可加神曲莱菔消食导滞。
3.腹泻严重的且以黄色稀水为主的,可加薏苡仁、车前子、泽泻等药物健脾利水而止泻。
典型案例
刘某,男,25岁。夏夜露天乘凉,第二天上午开始自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午后开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黄色稀水样便数次。查体腹部平坦柔软,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心肺功能正常,体温39摄氏度。舌苔薄白微腻,口中淡而不渴。诊断表湿证,处方:大腹皮5g,白芷5g,紫苏5g,茯苓5g,半夏曲10g,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桔梗10g,藿香15g,炙甘草12g,薏苡仁9g,车前子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