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才素质论
10522600000031

第31章 创新能力

(1)创新并不深奥

创新是当前社会十分强调的一种能力。创新,就是调动创造性的思维,达到带有新意的境界。创新并不深奥。一般地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概括、提出新办法、理出新思路、寻找新角度、制订新方案的行为都是创新。只要具有创新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开动脑筋,锐意进取,就能够实现创新的目的。创新的意义和幅度有大有小,但其共同特征就是抛开因循守旧的思维框架,沿着科学的方向,作出新的发现和突破。这是一种艰苦的思想创造活动。

创新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值得指出的是,科学是不能创新的。科学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科学是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必须受到尊重,是不能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只能发现科学规律,不能创造科学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尊重它。人们至多可以说,在“科学技术”这个层面上存在创新,即技术领域的创新,而不能说对科学创新。科学既然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们就绝不能创造规律,只能去发现规律。社会上流行的所谓“科学创新”的说法,是个不科学的说法。技术作为一种技艺,是可以创新的,因此,只有在技术、工艺的层面上才谈得上“创新”这个概念。

(2)创新是社会人内在的动力

创新能力是比一般的能力更高的一种能力。它是社会人内在的一种创造力。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综合运用。创新不同于简单的重复劳动和因循守旧,它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交往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动力。

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要从那种唯上、唯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要从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精神状态之中解放出来,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开发出创新成果。

人的创新潜能的发挥有赖于环境的优化。要创造一种有利于个性发挥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不断出现创新成果。要允许不同风格、不同角度、不同特长的人们的具有各自特点的创新实践,鼓励人们不断向着新的境界攀登,形成一种争前恐后、争相创新的内部环境,就能够不断出现创新的能人。成功的人才,应该成为创新的先锋,或者成为保护创新人才的骨干,或者成为为创新创造条件的铺路石。这些都属于创新事业的一部分。

(3)创新的规律和过程

创新具有自身的规律。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规律。

作为一个人的创新活动,必须具有以下各个条件才能形成创新能力。第一,必须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只有善于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有效地调动创新能力,实现创新的目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中的道理就是卑贱者和穷人的孩子往往承受了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所以激起创新的动力就比较充分。第二,培养追求完美境界的进取心。在事业上永远不安分的人,往往是那些认定“学无止境”的人。只有培育追求完美境界的进取心,才能激发创新欲望,保持旺盛的创新斗志。第三,激发灵感的爆发。灵感的出现是事务发展之中的突变,是一种质的飞跃。灵感的出现立足于基础知识的熟练。对一个问题的集中、连续的思考,是出现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就会出现创新的结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就是灵感出现的情况,也就是创新思维出现的情况。第四,对创新行为进行公道的、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公道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是发挥创新能力的推动因素。同时,个人的逆境有时也能够成为激发创新能力的有效条件。个人的逆境,包括挫折、失败、屈辱、压制、打击等,也很容易促使身为受害者的人爆发出极大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规律是沿着过程展开的。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第一,选定目标和准备阶段。这就要求了解创新所涉及的一切背景和现状,然后分析材料,研究材料,作出目标的选择。第二,灵感突破的阶段。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阶段,悄然突破的阶段。正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创新的初步成果经受验证和评估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对创新的成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证明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4)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

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思维能力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概括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繁杂事物及其头绪进行综合和概括。通过综合,理顺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准确归纳,作出科学的判断。这是一个逻辑的归纳过程。这样的能力能够为抓住重点、掌握主流态势服务,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概括能力。同时,这样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掌握事物发展的大方向和发展趋势。

第二,分析解剖能力。分析解剖能力是一个逻辑的演绎过程。对于繁杂事物进行条理化的分析,研究相互之间的联系,研究其内部的结构,为协调和组合各个方面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分析解剖能力也是一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过程。要具有一种由表及里,由浅人深,不断深化对本质的认识过程。

第三,联想穿插能力。抓住互不相干的若干因素的本质特征,按照新的思维框架进行联想和穿插,找出它们的结合点和共同点,发现它们本质的联系,按照新的思路,构成一个新的体系。这种联想的广泛性、迅捷性、准确性、实效性,就是创新能力本身的体现,这样的创新能力将大幅度地改变现状,不断推出新的工作格局。

第四,建构整合能力。这是一种设计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运用。建构整合能力,最重要的是现代团队建设的能力。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团队的建构和整合都是考验指导者创新能力的要素。核心力量的形成,适度规模的设计和确定,各个部分职能和责任的明确,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是这个设计的主要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凝聚人心的能力和实践方式。在这方面,明确和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积极的参与意识,民主协商的决策氛围,公开透明的规则运作,明确的角色意识,都是指导者建构整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五,调整激发能力。这是对系统之中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和各种矛盾的一种不断调适的过程。对结构的调整,对格局的调整,对力量搭配的调整,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科学分析决策的基础上,都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创新的效果。在运作过程之中,对相应部位的激发十分重要。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前程设计、素质培训、工作压力等这些涉及个人发展和根本利益的问题,都是有效的激发方式。经过激发,保持积极优势的部分,发现消极和失去平衡的部分,再进行下一轮的激发,就能够不断得到预想的效果。这种调整激发能力的展现,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能力。

第六,意志持续能力。一个人意志持续的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许多时候,主动局面的出现,有利的形势的转化,创新效果的出现,往往需要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之中,意志持续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成功,都是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只有那些历尽困难而百折不挠的人,才能实现预想的目标。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自强不息精神,以恒久的意志力,积极创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5)创新与基础知识的训练

创新更需打好基础。创新决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基于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思维升华。所以,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基础知识训练。基础知识铺垫得越丰厚,创新思维就越容易出现。

在这个方面曾经存在着许多误解和偏向。在市场经济潮流下,社会出现了一种赚钱暴发的浮躁情绪。1992年8月19日《羊城晚报》报道了三水县一块土地拍卖会的情况,文章题为“十五分钟,七百三十万”。这种金钱的流转方式,对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刺激。1992年8月31日《文汇报》刊登的“文化人何不经济经济批评了知识分子那种”君子固穷“的思想,文章指出:既然到处有拍卖声,咱艺术行业还挺个什么劲啊?何况咱也坚持得够长了,铜臭就铜臭了吧。”中国青年报》也刊登了许多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之中“闯世界”赚大钱的报道。其中,“端自己的饭碗”就介绍了一个大学生干个体出租车的生意,好的月份,能挣上千元,不好的月份,也有四五百元。……我觉得我的生活比端别人的饭碗时强多了。在20世纪90年代,某些新闻媒体大肆炒作大学生停学创业的现象。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低年级就放弃了最基本的本科学业,迫不及待地到社会上去创业。当然,创业也是一种创新的表现。但是,这种创业,怎么能够与掌握基础知识对立起来呢?到底是掌握了基础知识再去创业有成效,还是放弃学业去创业有成效?这个问题曾经在大学生之中辩论过。但是,时间和实践是最公正的仲裁。事实证明,大学生停学创业的效果并不好,一些放弃学业去创业的人,没有几个能够成功的。有的在停学创业中不能继续全面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样的停学创业为一般青年大学生所不取。

事实告诉我们,越是提倡创业,就越是应该下大工夫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创业。否则,基本功还不具备,基本知识还没有掌握,就在商潮的狂热中匆忙上阵,难免出师不利,事与愿违,达不到创业的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民谚俗语是值得当今创业者深思的,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基础知识与创业、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