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74

第74章 故意给自己的父亲丢脸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字长卿。从小爱好读书,又学习击剑,聪明伶俐。司马相如读到蔺相如的故事后很佩服蔺相如的为人,于是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相如。司马相如开始跟着孝景帝,当了个武骑常侍的官,他不喜欢这个工作,又跟着梁孝王,但不久梁孝王死了。司马相如无处可依,找不到事做,就四处游荡,日子过得很苦。司马相如与临邛县令王吉关系较好,二人常常往来。王吉喜欢司马相如的才学,常与之交流诗文,对司马相如很恭敬、尊重。临邛县有很多富户,其中有个叫卓王孙的,光家僮就有八百多人。卓王孙喜欢和贵人交朋友,就发出请帖公示邀请贵客到家中做客,去的人有几百人之多。有人让司马相如去,司马相如因家穷自卑不愿去参加宴席,就声称自己有病,不能往。王吉喜欢热闹,爱交友会客,有一次就来拉司马相如一同前往,相如争不过他,就和王吉一起去了。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来了,便不高兴。虽然司马相如有些诗文上的名气,但家里贫穷至极,自然看不起他,只是看在临邛县令王吉的面子上,才同意相如做客。席间,宾客痛快地饮酒,酒喝到起劲的时候,临邛县令王吉上前拿着琴说:“我听说长卿琴弹得很好,希望能给大家演奏几曲,为我们酒宴助助兴,娱乐娱乐。”大家都鼓掌欢迎。于是相如为大家弹琴演奏,连唱几曲,很有韵味。卓王孙有一个女儿,叫卓文君,爱好弹琴,亦擅诗文,美丽大方而有气质。卓文君听到琴声,感到心生同音,就从窗户偷偷观看弹琴之人。只见司马相如英俊潇洒,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很是雍容闲雅,顿时心生好感,于是便到前面去见相如。司马相如见了卓文君,对卓文君也很爱慕,相如就重赐卓文君的侍者,二人就经常联系。卓文君向卓王孙提及司马相如,想试探一下父亲态度如何,卓王孙很看不起司马相如,嫌他家里一无所有,更不同意让相如成为他的女婿,怕污辱了卓家的富家门面。

卓文君说不动父亲,就在一天夜里跑出来和司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卓王孙听说后大怒,说:“不成材的女儿,哎,气死我了,跟了一个贫穷的书生,看她怎么过日子,一分钱我也不资助他们。”人们劝卓王孙,卓王孙都不听。卓文君见司马相如穷得没法过日子,父亲又反对,天天也很不高兴。一天,卓文君对相如说:“你我还是回到临邛去吧,在这里穷得日子都过不下去,太苦了。”相如说:“我们私奔逃出来,现在却又要回去,如果你嫌我穷,吃不了苦,那你回去吧。”卓文君说:“说什么呢,你我相爱,一生不离。我们回去我一定能让父亲资助我们。”相如不信,说:“你父亲那么看不起我,反对我们,怎么会资助我们,他说过不会给我们一分钱的,别做梦了。”卓文君说:“你按我说的办就行了。”相如看着妻子认真而自信的样子,只得同意了。相如和文君卖掉家中所有的东西,回到临邛,开了个小酒店卖酒。卓文君天天烧炉子,站在大街上吆喝着卖酒,司马相如则裹着围裙天天与工人们一起做家务活儿,在街市上洗酒器等。有人将相如夫妇在街市上开店卖酒的事告诉了卓王孙,他感到很丢自己的面子,就天天不出门。县令王吉找到卓王孙说:“男女之事相爱为好,你之所以不同意他们俩,无非是因为嫌司马相如贫穷嘛。财富不是问题,相如虽然现在贫穷,也无事业做,但他有才华,依我看来,将来很有前途,说不定还能做高官呢?现在他俩在外面街市上卖酒,这面子你丢得起吗?”卓王孙听到县城中街市上的人到处议论他们的家事,说卓王孙不爱女儿、不讲情理等等,今日听王吉这么一说,也没办法,就分给卓文君一百万钱,一百多僮仆,以及嫁衣嫁财等。司马相如很佩服卓文君,就回到成都,买了田宅,成为了富人。

有些事情光靠讲道理是不会产生效果的,只有做出来才能引起对方的震动。中国人是比较讲究面子,甚至形成了一套所谓的面子哲学,尤其是一些地位高、家境富、名气大的人,更是视面子如命。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抓住富贵名人爱面子的心理,让他们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