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75

第75章 见死不救却是真的救

北宋时,在朝中做官的诗人苏东坡被御史谢景温诬告,说他名气如何如何之大,在百官里议论朝政,常加以贬低,与朝廷争胜负等等。皇帝心中也早就嫉忌苏东坡的才华和名气,加上听信谗言,一时气愤,就把苏东坡逮捕,关进了大狱之内。苏东坡有一个好朋友叫张安道,当时在南京做官,听说皇上把苏东坡下了狱,知道东坡是冤枉的,就写了封信上书皇帝想营救他,附在南京府的公文中递交给皇上。可府官的人知道是劝皇上放囚犯的信后,怕惹上麻烦,就不敢接受。于是张安道就命令他的儿子张恕到登闻院将信投进去,张恕仰慕苏东坡的才学和名气,就想知道东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况且父亲又没说信不让自己看,于是就想看看信,也学点为官之道。张恕拆开信看后大吃一惊,连忙把信藏了起来,不敢投出给皇上送去。东坡的朋友知道张恕带了父亲张安道写给皇上的上书信,明白张想营救苏东坡,但张恕却把信藏了起来,就问张恕:“你父亲一心想营救东坡,托你带信,你却把信藏起来,你不想救东坡吗?是何居心?亏你还是张安道的儿子,真是不可理喻。”张恕说:“如果我把信投到登闻院,皇上读到信,苏东坡就没命了。”询问的朋友不相信。不久,东坡出了狱,知道了张恕藏信的事后,来看那封上书,不由得伸出舌头,脸色都变了。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东坡并未回答。后来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看了那信,说:“我哥当然要吐舌头了!这件事全靠张恕之力。”朋友们问:“为什么呢?”子由说:“难道不知道汉代郑昌救盍宽饶的事吗?郑昌上书说:‘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这话正激起汉宣帝的愤怒。而且宽饶有什么罪过呢?正是因为触犯了许、史之辈而遭祸。再来发人隐私,就更添加了几分怒气。如今我哥东坡也没有什么罪,只不过是名气太高,与朝廷争胜负。张安道的上书说东坡实在是天下的奇才,不是只会激起我主的愤怒吗?”朋友们说:“那么当时要救东坡,应该怎么说呢?”子由说:“只说本朝还未曾杀过士大夫,如今就从陛下开始,后世子孙必然要援引陛下为例子。神宗好名而畏义,也许可以制止那件事。”众人都称赞张恕脑子精明,会办事,知道皇上的心思,要不然苏东坡怕已没命了。

要有效解决问题,必须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分析当事人的性格、爱好、为人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否则,若盲目行动,不但于事无补,还往往会加速问题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