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45

第45章 多次活捉总不惩办

孟获是三国时期蜀国南方部族的首领,因率兵反蜀、制造叛乱,诸葛亮前去平定。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交锋时,蜀军故意败下阵来,孟获不知是计,只顾向前冲锋,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孟军大败,孟获也被活捉。当时孟获心想,这下子肯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一进了蜀军的大本营,诸葛亮立即让人给他松绑了,陪他参观蜀军的军营,好言好语劝他归降。孟获不但不服气,而且傲慢无理,诸葛亮毫不气恼,反而放他回去准备再战。众人私下里议论说:“南方各部族是群乌合之众,这孟获是南方各部族的首领,如果杀了他,能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其他首领便会心生畏惧,不敢与蜀军对抗,这南中地区也就平定了,现在丞相却把他放了,古有项羽放刘邦,这与那有什么区别呢?丞相真糊涂啊。”孟获跑回部落后,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结果又一次被活捉。诸葛亮耐心规劝,孟获仍是不服,众将劝诸葛亮杀了或者囚禁孟获,诸葛亮不听,又放了他。孟获再次改变战略,进攻蜀军,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总不能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一次又一次被放。众将说:“这孟获是南方夷人,野蛮而不开化,哪里懂得什么仁义?丞相这样反复擒放尽是浪费心机,有什么用啊!”到了第七次活捉孟获时,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肯走了,他流着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里佩服。从今以后,不再反叛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部族的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众将问怎么回事,诸葛亮说:“常言道,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可以,再三再四绝对不行。可是我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我还打算再放孟获,绝不会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我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我的智谋,以我的宽容大度,以我的好言规劝,也以我的军事实力,融化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稳定蜀国对大后方的统治,最终则可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我不忍,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军的头目,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民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出眼下之气,忍了,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众将听后,无不赞叹诸葛亮的心胸与智谋。

“智有大有小,小有智慧的人总是只有三招两式,偶尔占了上风,就不失时机地去削弱别人,或者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赢了一次就想趁机把别人置于死地;拥有大智谋的人,其智慧如泉水一样涌现不断,无论条件如何变幻,他总是能占有上风,用他的宽容大度、大智大谋令别人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