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44

第44章 逼着手下人反对自己

王猛是东晋时北海剧(今山东昌东)人,字景略,出身贫寒,曾为生计所迫,以贩箕为生。王猛好读书,尤其好研读兵书,知识也很渊博。开始时,他没有机会,只得归隐在华阳山以避战乱。后来,王猛与前秦王苻坚相见,深得苻坚器重,被委以重任。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王苻坚派王猛统帅镇南将军杨安等十名将领,率步兵、骑兵共六万人讨伐前燕。前燕帝慕容玮命令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统率京城内外的精兵三十万抵抗前秦。当年九月,王猛的军队攻下晋阳。十月,王猛留下将军毛当镇守晋阳,自己率领军队进军潞川,与慕容评的大军对峙。十月二十一日,王猛派将军徐成去侦察前燕军队的部署,要求他中午返回,但他到了黄昏才回来。

王猛很生气,要把他杀了。邓羌向王猛求情说:“如今敌众我寡,明天一早就要交战。徐成是大将,应该姑且宽恕他。”王猛说:“如果不杀了他,就无法严肃军纪。”邓羌坚持说:“徐成是我邓羌本郡的将领,虽说延误了期限,应该斩首,但我愿意和徐成在战场上立功赎罪。”王猛不同意。军中其他将领也都替徐成求情,王猛坚决不同意说:“谁再替徐成求情,视为同罪,以死罪论处。”将士们听说后议论纷纷,说:“大将军军法太严,战前斩将,对部下没有一点仁爱之心,这样固执的将军我们跟着他做什么?”一会儿,忽然听到阵阵战鼓声,王猛连忙派军士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军士回来报告说:“邓羌气不过,回到军营后,敲响战鼓,率领自己统率的部下要攻打大将军。”众将士一听议论不停,说:“大战之前,我们内部却先乱了,还打什么仗啊?大将军不顾邓羌的请求实在不对。”王猛走出军帐,迎见邓羌,问他原因,邓羌说:“我们接受诏令讨伐敌人,现在敌人大军当前,而我们却要自相残杀,我要先把他除掉!”王猛看到邓羌既讲军士义气又刚勇异常,笑着点了点头,把邓羌从战马上接下来说:“将军不要这样了,我现在就赦免徐成。”徐成得到赦免后,邓羌去王猛那里谢罪,说:“徐成违犯军令,而我请求宽恕他,是讲了私情,私自擂响战鼓集合调动部队反抗上级,是显示强悍、以下犯上;我武力胁迫大将军赦免违法的下级军官,大大损害了主帅的威信。这三条加起来论法当斩,请大将军发落。”王猛拉着邓羌的手说:“将军之言差矣。徐成违犯了军令,我作为大将军,必须依法对他惩办,如果我不闻不问,就是渎职。可是我心里清楚,徐成不能杀,我也不想杀他。于是,我就激你用武力来胁迫我,这样我就能顺势赦免徐成了。我只是考验将军而已。今将军对本郡的将领如此爱护,甚至不惜冲撞上级,不顾自身性命。由此可知将军对国家必是忠心耿耿,对敌人必定是恨之入骨,如此,我便不再担心敌人的三十万军队了。”一席话说得邓羌茅塞顿开,惭愧地说:“原来大将军心中早有数了,属下愚钝,不理解大将军的思想,差点酿成大错,还请恕罪。”又说:“我冲撞将军,使您损失了主帅的威信,这对统领军队也不利呀。”王猛说:“军法是很尊严的,但何必非要用它来惩罚奋勇杀敌的将军呢?主帅的威信与将帅同心相比,哪个更重要呢?我取后者。”邓羌及众将听罢,对王猛的胸怀、思想、智慧佩服不已,称赞他为一个难得的统帅。果然,邓羌与徐成作战奋勇,为大破敌军立下了大功。

当下属犯了一些错时,有些领导总是会抓住不放,坚决要对其进行惩处,甚至有些领导者夸大其实,想起到杀鸡骇猴的效果。殊不知,这样也会失人心。法令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聚合人心,当不能起到这个作用时,智者总是能巧妙地顺坡下驴、徇以私情,以起到更好的收揽人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