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励员工的艺术
10517700000063

第63章 有效沟通的关键是要有完善的机制

很多管理者并不是不清楚沟通的重要性,但却不会沟通,或者说,在他们的企业里并没有形成沟通的机制和体系。在一个形成了有效沟通体系的组织里,沟通不是零散的,也不是随机的,而是以一种经常性机制贯穿在组织运行的全过程中。

迪特尼·包威斯经销一家拥有12000余名员工的大公司,它很早就认清了员工意见沟通的重要性,并加以实践。现在,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时,这一系统对提高公司劳动生产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之上的:凡是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尼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权知道公司的完整财务资料,并得到有关资料的定期报告;凡是本公司的员工,也有权知道并得到这些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迪特尼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员工大会、每年举办的主管会报以及每月举行的员工协调会议。很早以前,迪特尼·包威斯公司就开始试行员工协调会议,员工协调会议是每月举行一次的公开讨论会。在会谈中,管理人员和员工共济一堂,商讨一些彼此关心的问题。无论在公司的总部、各部门、各基层组织都举行协调会议。这看起来有些像法院结构,从地方到中央,逐层反映上去,以公司总部的首席代表协调会议为最高机构。员工协调会议是标准的双向意见沟通系统。在开会之前,员工可事先将建议或怨言反映给参与会议的员工代表,代表们将在协调会议上把意见转达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同时将公司近期计划讲解给代表们听,相互之间进行广泛的讨论。要将迪特尼12000多名职工的意见充分沟通,就必须将协调会议分成若干层次。实际上,公司内共有90多个这类组织。如果有问题在基层协调会议上不能解决,将逐级反馈上去,直到有满意的答复为止。事关公司的总政策,那一定要在首席代表会议上才能决定。

总部高级管理人员认为意见可行,就立即采取行动,认为意见不可行,也得把不可行的理由向大家解释。员工协调会议的开会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一般都是一周前在布告牌上通知。为保证员工意见能迅速逐级反映上去,基层员工协调会先开。同时,迪特尼公司也鼓励员工参与另一种形式的意见沟通。公司在四处安装了许多意见箱,员工可以随时将自己的问题或意见投到意见箱里。为了配合这一计划的实行,公司还特别制定了一项奖励规定,凡是员工意见经采纳后产生了显著效果的,公司将给予优厚的奖励。令人鼓舞的是,公司从这些意见箱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果员工对这种间接的意见沟通方式不满意,还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来面对面和管理人员交换意见。对员工来说,迪特尼公司主管会报、员工大会的性质,和每年的股东财务报告、股东大会都相类似。主管会报有20多页,包括公司发展情况、财务报表分析、员工福利改善、公司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协调会议所提出的主要问题的解答等。公司各部门接到主管会报后,就开始召开员工大会。员工大会是利用上班时间召开的,每次人数不超过250人,时间约3小时,大多在规模比较大的部门里召开,由总公司派代表主持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先由主席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员工的薪金、福利、分红等与员工有切身关系的问题,然后便开始问答式的讨论。这里有关个人问题是禁止提出的。员工大会不同于员工协调会议,提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一般性、客观性,只要不是个人问题,总公司代表一律尽可能予以迅速解答。员工大会比较欢迎预先提出问题的这种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事先充分准备,不过大会也接受临时性的提议。迪特尼公司每年在总部要先后举行10余次的员工大会,在各部门要举行100多次员工大会。那么,迪特尼公司员工意见沟通系统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衰退时期,迪特尼公司的生产率每年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公司员工的缺勤率低于3%,流动率低于12%,是同行业中最低的。许多公司经常向迪特尼公司要一些有关意见沟通系统的资料,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