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沟通就是通过信息和思想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它是人类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沟通无处不在,生活本来就是由人与人的联系构成的。如果缺少了沟通,人们将举步维艰。管理者与员工保持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迅速解决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还能充分体现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员工也可借此了解企业内部有关政策以及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发展等状况,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这样可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依令行事的机器,从而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与发展理念,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只有对企业产生信任、产生感情,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它奋斗。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这样一种信任、认同关系的建立,关键取决于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沟通得好,员工能够与企业同舟共济;沟通得不好,员工和管理者就会离心离德。所以在企业各成员之间,特别是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情的基础。一个团队内部人际关系如何,主要是由沟通的水平、态度和方式决定的。管理者的作风好,能够深入基层,愿意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关心员工疾苦,就能够很好的沟通。所以,沟通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激励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员工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被重视,虽然他们不是决策阶层,但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会让他们感到参与的快乐。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的重大经营方针相对于日常生产管理更为重要,可以说,它是决定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企业方针的执行情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需要以多数人的意见做参考。并且,在决策过程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认定,还是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比较,都需要企业内外、国内外市场的技术、价格、资源、人才等有关的情报。所以,如果能够集思广益,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就会提高。事实证明,许多决策的失误都是由于资料不全、沟通不畅造成的。同时,员工为企业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建议,无论巨细都表明了他们参与的热情,也增强了其内心的满足感。并且,员工在执行这样的政策方针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才能办好事。同样,当企业制定出一项决策或出台一项新的政策时,由于所处的位置利益、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等不同,员工对决策和政策的态度是不可能一样的,这必然会影响政策的执行。而管理者面临这样的状况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沟通使员工之间的价值冲突转化为价值认同,从而使员工能够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