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励员工的艺术
10517700000055

第55章 常去走访员工的家庭

企业管理者要像小学老师家访一样走访员工的家庭,并做到“一报”、“三访”。“一报”,即向家长报告员工的情况。除了必须让家属掌握员工情况,以便让家属一起帮助改正其错误、缺点外,主要是报告员工的优点和工作成绩,让家属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觉得自己的亲人更加可爱可敬,觉得自己要更好地支持自己的亲人搞好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讲员工的优点和成绩一定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由衷地赞赏,也才能调动家属的情感。员工的成绩有大有小,优点有多有少,除了某些出人意料的以外,他们的家属自己心中大致有数。哪怕是很小的成绩,很少的优点,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许,家属也会感到高兴。如果说过了头,家属反会觉得不自在。如果员工存在较严重的错误或者较多的缺点,当然也必须告诉家属。因为员工的错误缺点如果被动地让家属发现,往往招来埋怨,产生隔阂。由员工自己或者领导主动告诉家属,则可以得到家属的谅解、关心和帮助。但也必须实事求是,缩小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扩大了会导致反感甚至绝望。切忌用“告状”的方式,只能用关心和商量的口气,共同寻求进行挽救和共同帮助改正的办法。“三访”,即访情、访苦、访贤。访情,就是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访情的目的一是便于以后进行帮助;二是增进与家属的感情。每做一次家访,一定要了解员工家里各方面的情况:家庭人口、家庭人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了解家庭情况时,要因户而异,掌握分寸,详略有别,适可而止。经济状况本来是家访要了解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你已经知道员工是宽裕型的家庭,就不必问其他成员每月的工资收入,还有什么其他收入等;如果已经知道员工是困难型家庭,就不要问还欠多少债,欠谁的账,因为不少的人不愿把这类数字告诉外人。还有些问题家属感到苦恼,需要解决,但属于隐私问题,则更不要细问。对于家属极为关心又愿意谈论的话题,则可以多谈些,因为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产生共鸣。访苦,实质就是慰劳辛苦。员工的工作好,成绩大,都离不开家属的帮助,或者是帮助解决工作中的某些难题,或者是大部或全部地承担了家务,或者在精神上给予了很大鼓励。这些,家属并不需要回报,而只需要理解。感谢的话,赞赏的话,表扬的话,从领导者的口中说出来,会使家属感到自己的劳动受到肯定、受到尊重,支持自己亲人工作的热情会更高。访贤,就是在家访时赞赏家属的贤德。绝大部分的家属不是自己的员工,即使同时又是自己的员工,对于家庭问题,大都不宜介入,更不能轻易地拿起批评的武器。这就只能采取另一种形式了——赞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可能在同一问题上,有时做得很对,有时做得很不对。对于员工的家属,回避其缺点和错误,回避其做得很不对的地方,只赞赏优点和长处,只赞赏做得很对的地方,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管理者的家访虽然关心的是员工的小事,但一定会让员工感到莫大的欣慰与鼓励,他们也会站在公司的角度,重视和执行公司的“大事”,这是一种相互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