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励员工的艺术
10517700000045

第45章 让自己成为员工的“台风眼”

台风中心通常称为台风眼,台风以台风眼为中心疾速旋转向前,席卷一切。这就是以台风眼为中心形成的综合能量在发生作用。调动员工干劲,加强动机诱导,建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就需要一种气势。要造成这种气势,你就得先使自己成为全体员工核心全速运转,以此带动全体员工,形成巨大能量。这种方法不必非得精于用人之道,即使就担任领导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做到。如果说你的能力还不能完全具备的话,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精力充沛”这一无形资产,并把这种“能量”发挥出来,成为一个台风眼还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早晨上班要比其他人早一点。当看到有人来了,要大声问候一声“早上好”。工作时,要精神饱满,干净利落。在努力做好一项工作的同时,考虑接下去所要做的工作,从而使工作不间断地进行;时间空闲时,主动同员工打声招呼,听听他们的意见,并到其他部门走走。旋转,就要这样分秒不差地全速运转,这是岁月赋给每个年轻人的特权,不要等到上了年纪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不少公司里常常有种不妨称之为“批文专家”的人。这类人整天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极少深入到员工当中去。当属下送来什么重要报告时,他会慢条斯理地进行审阅,说声“行”、“不行”或“留存”。这就是所谓“批文专家”的工作作风。这类管理者是绝对不会带给员工任何活力的,所管理的单位或部门不显得沉寂而又毫无生气才怪。

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巴津格尔机床生产联合企业”来了一位新的总经理沙托伊夫。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新来的总经理年方27岁。在暮气沉沉的勃列日涅夫时代,这是一件令人瞩目的新鲜事。作为一个几千人企业的经理,发号施令是日常工作之一。但对沙托伊夫来说,其巧妙之处就在于靠引导,而不是靠发号施令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这样一来,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就没有奉命行事的感觉,而是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大家(包括自己在内)的意图,其结果必然与奉命行事不一样。企业要发展、要兴旺,与其说是靠产品竞争取胜,毋宁说是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向心力。沙托伊夫深深懂得这一道理。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总经理的诚挚正派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他在出任总经理之前曾担任过技师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也曾担任过设计局的主任设计师,但独当一面地领导一个几千人的联合企业还是头一次。沙托伊夫在困难面前信心十足,清晨5点钟,当人们还沉睡在梦乡中时,他已披衣起床;7点15分,晨雾尚未散尽,他已在各厂巡视了;深夜,万籁俱寂,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沙托伊夫还伏在案上工作,好在每天只睡5小时,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设计图纸、核算表格和工艺流程时时刻刻都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专业书籍、国内外杂志期刊,都是他案头必备之物;车间经济、工厂经济、部门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知识海洋里的纵横捭阖,思维原野上的任意畅想,使沙托伊夫如虎添翼,处理各种问题游刃有余。多年来,巴津格尔联合企业生产计划总是完不成,人们往往在劳动力投入量上找问题,而沙托伊夫却匠心独具,从工艺流程开刀,抓住了矛盾焦点,四两拨千斤,生产很快走出了低谷。钢筋铁骨的机床,如同插上了翅膀,不仅飞往全国各地,而且飞向西班牙及德国等。沙托伊夫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成为员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而成为员工的台风眼,凝聚起全体员工一起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从而使巴津格尔机床生产联合企业走出低谷,走上腾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