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企业的密码
10510000000053

第53章 皮尔·卡丹——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利润就超越对手一大截

创新效果

两个人去爬山游玩,突然发现一只老虎往他们的方向跑来,这时其中一人赶快换上跑鞋,而另一人不解地问:“你换上跑鞋有什么用?”那个人说:“我跑不过那只老虎,但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残酷”,令人不寒而栗。但它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当今这超竞争的时代,很多时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在观念上、技术上领先别人一步,你就能击败别人。

经典案例

皮尔·卡丹这一世界著名品牌,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在那个年代的巴黎,一个叫皮尔·卡丹的青年租了一间简陋的门面,挂上了“皮尔·卡丹时装店”的牌子,开始了他的服装大师之旅。

这个时代的巴黎青年,追求独特的个性,喜欢张扬。皮尔·卡丹大胆设计了时代感强烈的“P”字牌服装——图纹对比和谐,宽窄长短相宜,生气勃勃,豪放洒脱,体现舒适、飘逸、挺拔和古朴典雅的风格。“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尤其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显贵等争相前来订制。

法国是世界时装中心。20世纪60年代以来,卡丹一直是法国时装界的“先锋”派代表人物。他的时装,追求创新,式样新颖,色彩鲜明,线条清楚,可塑感强,再加上做工精细、质地华贵,因而得以独领风骚。

对于创新,皮尔·卡丹风趣地说:“我已经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是,骂我的人,接着就做我所做的东西……我是冒险家,我制造报纸第一版新闻已经不是一次,事实证明我成功了。”然而,如何将法国服装文化乃至整个法兰西文化传遍全世界?

皮尔·卡丹的思考最后定格在“让高雅大众化”的经营战略上。

他的经营理念是:时代不同了,明星制的模式必将走向死亡,现在是迎接“大众化时装时代”到来的时候了。

1961年,皮尔·卡丹首次设计并批量生产流行服装,一举获得成功。此后,他连连推出各种式样、不同规格的流行成衣产品,常常供不应求。皮尔·卡丹不断地扩大公司规模,以顺应大众化市场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皮尔·卡丹设计的一种宽条法兰绒上衣,风靡法国、美国,使巴黎、纽约的“绅士们”为之倾倒,如醉如痴。他立刻将其批量加工,投放“大众化”市场。皮尔·卡丹就是这样,一面设计出高雅的、领导潮流的新颖时装,一面将其投入大批量生产,占领最广泛的市场。

在十多年时间里,皮尔·卡丹设计的许多时装,都被推举为最创新、最美丽和最优雅的代表作,并3次获得法国时装的最高荣誉奖——“金顶针奖”。而这些获奖杰作,大多进入他那遍布世界的“皮尔·卡丹时装店”。

皮尔·卡丹看到世界各地都有人模仿、抄袭他的时装作品,知道难以防止,他干脆就宣布,可以把设计方案卖给厂家生产,可以把他的商标转让给经营者,有意合作的厂商可以使用“皮尔·卡丹”商标,但都必须付7%~10%的转让费。尽管转让费高了些,可厂商还是纷至沓来。美国有一个叫图林的商人用了皮尔·卡丹的商标,一年可以多赚2000多万美元,如果不用“皮尔·卡丹”商标,产品几乎卖不出去。

密码透析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界人士总爱用“大鱼吃小鱼”来形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并似乎形成了共识。然而,这种说法现在悄然有了改变。在当今这个超竞争的时代,市场瞬息万变,思维迟钝、行动缓慢的“大鱼”未必吃得了思维敏锐、动作迅速的“小鱼”,相反倒是出现了“快鱼吃慢鱼”的现象。因为大企业容易凭经验办事,固守旧模式,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敏感,即使想改变战略,另辟蹊径,也因船大而不好调头;相反,那些优秀的小企业,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一旦拥有一流的人才与最新的技术,就会变成一只只“快鱼”,让那些“大鱼”感到恐慌。

皮尔·卡丹的成功,就在于他善于把自己变成快鱼,就是说,他不但勇于创新,而且在创新过程中,思想领先一步,决策领先一步,行动领先一步,所以他就能抢先占领市场,就能获得比别人高得多的利润。当然,现在的皮尔·卡丹既是快鱼又是大鱼了。

当我们没有资本做一条大鱼的时候,去做一条快鱼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