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企业的密码
10510000000051

第51章 海尔——不创新是最大的冒险

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任何一个最新的产品,过上一两年就变成老款了,就落伍了。作为厂家,如果仍然不去开发新产品,那么本来领先的你也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了。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事实。摆脱此窘境的最佳方式就是创新。

创新效果

10年前,有位家电行业的企业家作了这样一个预言:在未来10年的中国家电市场上,能与中国家电业中最强的企业进行竞争的不是中国的同行,而是那些在中国设厂的跨国公司。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有的企业家一听就笑了:“说得太玄了,即使那样,也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有的企业家一听就恼怒了:“这不是低估咱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力吗?”

10年过去了,这位企业家的预言变成了现实。10年前听此预言无论是笑还是恼的企业家们,他们的企业绝大多数已经易主,使人有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感。而中国的家电市场上,果真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产品,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经典案例

作此预言的那位企业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行动纲领:与狼共舞。他深知,“狼”很快就要来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与强者竞争的实力。他领导自己的企业施行多元化、国际化和流程再造,尽管每一步都受到了质疑,但每一步都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促进作用。

他就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

早在2005年召开的第1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峰会上,张瑞敏就坦言:“随着海尔国际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我们在国外已有30多个生产基地,我们自己的感觉是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原来许多成功的发展模式现在都不好用了。”他正是凭着这种对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锐意改革创新,使海尔顺利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潮之中。

这种经历其实戴尔也曾经有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戴尔打破了全球公司成长的纪录,从零开始进入到全球企业500强之列,凭着不断创新和零式供应链打造了快速增长的戴尔模式。然而,戴尔很快就惊恐地发现,面对新的环境,自己突然不会干了。这缘于它在快速成长中没学会一个百年大公司应具备的基本功。就如同以前漫天都是麻雀,胡乱放一枪也能击中;现在很多人和你抢着打为数不多的麻雀,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本不行。于是,戴尔开始苦练基本功:为顾客创造价值;准确找出自己可以贴身服务的客户群……甚至采用400种从不同角度分析损益表的方法,来了解公司各个细部的经营状态。戴尔的成功就在于能够适应变化,持续创新。

密码透析

一些企业在无忧无虑过了几年辉煌日子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来自地球遥远一端的企业所替代。犹如自己驾驶的一艘航船,被别人霸占,自己被赶下了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只小舢板,但仅侥幸片刻,便发现这只小舢板也在漏水,此时周围云水茫茫,呼救无门。这就是缺乏创新的后果。当然,创新不是一个口号,它需要人们去行动。

中国移动曾长期满足于自己的“全球通”业务,而当联通也开始进入市场“抢食”时,它有了危机感,于是相继推出了“神州行”、“动感地带”和更细分的“校园卡”业务,终于化险为夷。

当TCL进入手机行业后,它发现自己在摩托罗拉、诺基亚面前,只有低头聆听人家教诲的份儿。于是它创造了“宝石手机”这一独到的新产品来完成自己的“处女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品牌,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永葆青春。没有新产品,品牌就会趋于老化。推出新产品是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摆脱竞争对手的一个“秘方”。

中国市场已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之中,各个行业世界级巨头的加入,加之不少企业为了获得规模优势纷纷扩充产能,导致产能相对过剩、同质化,“肉少狼多”,空间于是越来越狭窄,使得竞争趋于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

当然,创新并不是盲目地瞎闯,创新必须符合市场的走向。因为任何创新都必须先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才会有利润,无视市场的任何做法,最终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损失惨重。华为老总任正非说得好,技术人员不要对技术宗教般崇拜,要做工程商人。你的技术是用来卖钱的,能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在创新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由于市场变化莫测,还要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这样才能降低创新的风险,使自己的企业走在别人的前面,成为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