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当事物发展到极度旺盛的时候,必然要走下坡路。经商也是如此,一个行业发展到最高峰时,必然会呈现下滑的趋势。此时,如果拘泥守旧,不及时转换方向,必会导致处处碰壁。经商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把握时机,懂得取舍,向新的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发展。
当李嘉诚的塑胶花更上一层楼时,香港塑胶厂如雨后春笋,一时间蔚然成风。
此时的塑胶花与“物以稀为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父亲李云经的教育感染和熏陶了李嘉诚,李嘉诚在经商时总是能够结合他学到的古代文化去思索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李嘉诚深知物极必反的规律,在经营塑胶花之前,他就能够高瞻远瞩,认识到塑胶花行业不会一直兴盛,他认为如果始终坚持以其为主打产品,定会让公司走向破产。
虽然塑胶花还是像刚盛行的时候那样漂亮,但是它的大量涌现已经让人们对其失去了兴趣。李嘉诚有着一定的英语功底,有阅读外国杂志的习惯,他从外国杂志中了解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家庭已经把塑胶花当作垃圾扔掉,塑胶花的需求量持续减少,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积压的情况。
李嘉诚的推断又被证实是正确的,他同时也承认英语学习在他的创业之路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之所以能够紧跟意大利塑胶花的脚步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塑胶花,以及从杂志上获悉塑胶花市场已有积压状况,不仅与他的深谋远虑有关,同样与他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关。可见,要想在商战中大展鸿图,还是得多学习一些东西,只有这样,看问题才会更加全面,更能及时捕捉商机,胜算才会更大。
这段时间,香港也出现了几次塑胶花产品积压现象,这与香港塑胶厂猛增导致的生产泛滥和欧美塑胶花市场的萎缩有着直接关系。
虽然长江公司没有因为市场上塑胶厂的频繁增加和产品过剩受到影响,但李嘉诚还是从中嗅到了危机。他知道自己不能挽回塑胶花的衰弱趋势,于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种现象,并无声无息地从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中撤出。
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1960年,香港塑胶厂发展到近600家;到1968年,塑胶厂数量在196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竟达到1900家;到了1972年,则增至近3500家。很多厂家因为贪恋塑胶行业的利润,未能抽身而出结果一败涂地。
李嘉诚的明智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立即从塑胶业中撤出。因为在当时,长江公司的塑胶产品经营状况仍然不错,每年都有很大的利润,他只是采取了未雨绸缪的办法。其实,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李嘉诚的塑胶产品在各个方面还是处于领先地位,这些资金积累无疑为他向其他方向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树立了信心。
日本名商松下幸之助说过:“一个高明的枪手,他的收枪速度往往比出枪还要快。”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枪手。
战国时越王勾践的得力助手范蠡、文种助越灭吴后,文种因贪恋富贵招致杀身之祸,而范蠡急流勇退,身名俱全。李嘉诚的行为有些像范蠡,只不过范蠡最终只是保全了自己,而李嘉诚却保全了整个长江公司。
逐渐从塑胶行业隐退的同时,李嘉诚开始了新的思索,他在思索着一个新的创业方向,并且开始四处寻找商机了。他相信,机会只属于敢于去寻找、发现它的人。此时的李嘉诚已经持有近亿元的流动资金。
在找寻的过程中,李嘉诚发现了一个在当时异常明显的现象,香港的人口仍在不断激增,由1950年的近200万人急升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近300万人。人口的增多,最紧要的问题便是住房。另外,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写字楼、厂房、商铺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另外,香港面积虽小,却有不少山地。这种地理状况使得能够居住的面积更小,它的人口密度在世界上可名居前列,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
李嘉诚发现了这个绝妙的创业机会,他坚信,在香港经营房地产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亦非常广阔。
除1958年在工业区的繁盛地段北角购地,筹建了一栋十来层的工业大厦,时隔两年,李嘉诚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又建起了工业大厦。这两栋大厦的兴建标志着李嘉诚正式向地产业进军,日后地产界又多了一位巨子。
李嘉诚的经商智慧更加突出,他敢于急流勇退,尽管当时从塑胶行业中还能够获利,但是他没有紧追不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嘉诚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尽管他不忍心放弃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塑胶产业,但大势如此,惟有顺应时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接着,他开始寻找商机。凭着特有的商业灵感,他嗅到了房地产这块肥肉。于是,他立即改弦更张,进军房地产。他不愧为一个公司的带头人。企业就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李嘉诚便是长江公司这艘船的船长,是进是退,必须由他做出最终的决策。李嘉诚不负众望,带领着长江人将奔向另一个领域,取得其他行业的辉煌战果。
李嘉诚经典语录:
我每逢做出商业决定前,总会先将其可能性研究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