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略
10493700000052

第52章 扩张时不能靠想当然做决定

生意做到一定程度自然要扩张,而扩张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不顾自身条件和客观现实,盲目冒进。扩张应讲究稳中求进,稳不是慢,而是说要看准、分析透再下手。

爱情需要浪漫,但如果做生意跟浪漫沾上边,那就离“危险”不远了。

对于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可能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战略过于保守。日本前八佰伴社长和田一夫就属于其中之一。虽然八佰伴曾一度取得成功,但也因其过于浪漫、不知求稳的经营风格而突然溃败。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当亚洲经济处在全盛时期,八佰伴集团曾在16个国家开设了400多间百货公司。那时的和田一夫因霸占世界零售业第一把交椅而声名鹊起。他在香港太平山顶上盖的白色洋房,曾让香港不少的太平绅士既羡慕又嫉妒……

八佰伴倒闭的经过如下:八佰伴集团破产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这或许是其清盘的原因之一,但其管理层的经营作风才是决定性的主因。在急速的扩张过程中,八佰伴背离了原来的超市路线,不仅不断改变经营手法,而且在物业市场上大额投资。当遭遇金融风暴的时候,这些物业却成了负资产,八佰伴集团不得不拖欠贷款以维持经营。但其市场经营的持续不景气,拖欠的款项也越来越多,最终只有踏上结业清盘的不归路。1990~1996年的短短6年之内,八佰伴在中国内地从零做起,使它的零售点扩展到50多处,到了1997年,它的年销售额近8亿元人民币。然而,那几年内地经济发展缓慢,消费疲软,八佰伴的预期营业额不断减少,而营运资金却不断投入,集团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为了实现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梦想,八佰伴只有靠信贷维持高速的扩展,结果它的信贷利息由1993年的8500万元急增至1997年的1.6亿元,信贷利息占利润的百分比由24%跃升至49%。换句话说,1997年的收益近50%是用做支付贷款利息的。在结业时,集团欠下的款项高达7300多万元。可见八佰伴因急速扩展业务,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

人当然不能没有梦想,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顾实际,那么梦想就很难实现。这与当年李嘉诚经营房地产时的谨慎形成强烈的对比。李嘉诚坚持不向银行抵押贷款,不炒“楼花”,不去投机,而是稳扎稳打,慢慢做大,终于坐上香港“地产大王”的头把交椅。

而和田一夫显然低估了“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在和田一夫眼中,对顾客提供各式各样的商品服务是大势所趋,因此传统的百货零售业必须做出改变。为实践“一站式”的经营策略,八佰伴的业务变得非常多元化,其中包括餐饮、食品加工、娱乐事业等。八佰伴为容纳其综合零售业务,必定选择大型的购物中心;为减轻租金负担,八佰伴又开始自购物业。购物商场每每被八佰伴的进驻带旺,物业价格也随之升值。随后,出售全部或部分购物中心面积,集团即可取得可观利益。例如,在1994年,八佰伴以近18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售出了会展广场的物业,为集团带来3.1亿元的惊人利润。随着地产市场的兴旺和百货业的持续萎缩,地产投资在八佰伴的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八佰伴1997年度的地产业务收益竟有近4亿元,抵消了其百货零售业和其他业务的亏损,最后全年的总收入有1.2亿元,可见地产投资已经成为八佰伴的续命甘泉。然而,因为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八佰伴的资产价值下跌,集团的物业变成了负资产。失去这个支柱后,八佰伴的衰亡便不可避免了。

低估开发新兴市场的风险是导致八佰伴失败的又一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本经济低迷,和田一夫把八佰伴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巴西便是其第一个海外市场。和田一夫开发巴西市场的动机很可笑,因为他信仰巴西的某个新兴宗教。可是1972年的海外扩展的第一步就以失败收场。随后和田一夫把目标转移到中国市场,于是香港地区就成为他实践“中国梦”的第一步。1989年,他把八佰伴的总部迁往香港。1990年,八佰伴分别在红觵、沙田和屯门开设了3家大型百货公司。1991年,他投资近500万元在沙头角开设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百货公司。1992年,八佰伴正式进军中国内地,与上海第一百货合资在上海开办一座全亚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在北京,八佰伴以合资形式建立起一个最新的货品分销中心和网络,用以完善内地零售业的效率。最后,和田一夫干脆把八佰伴总部从中国香港搬到上海,并豪情万丈地宣布,要在中国开一千家超市。然而,当时,内地的消费习惯尚处在转型时期,还不能全面地接受百货公司的销售模式;而且,和田一夫也高估了内地消费者的购买力。恰逢中国进行“宏观调控”,这个政策冷却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减低了市民消费的欲望,所以,以高消费定位的八佰伴立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国内的合资伙伴的资金也不能如期到位。为了使业务顺利进行,八佰伴只能以外资身份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面对远比预期差的回报和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八佰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由于八佰伴扩张过速,在旧店未上轨道之前就大力扩张新店,以致债台高筑,银根紧缩,还缺乏银行这个后盾的支持,这就是八佰伴倒闭的根本原因。在日本的八佰伴破产后,供应商纷纷登门讨债,令本已银根紧缩的八佰伴在海外的分店更加捉襟见肘,资不抵债的局面立现,产生了雪崩效应。

一个企业从无限扩张到轰然倒塌,显然与决策者在扩张过程中的浪漫情结有关:把生意当成恋人,只见其优点不见其缺点。这也反衬出稳健的生意信条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