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诊断
10492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目前,国内一些营销人士惊呼,中国营销界处于“整体性困境”。这不是因为学了无法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屠龙术”,也不是因为还没有念到更为先进的“真经”,而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20年接触到的多是其皮毛、表象,而并未认清营销的本质,因此也难免患上各种营销疾病。中国营销界的过去20年,被描述为“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追赶和模仿”。在一般人看来,这种拷贝主义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将先进理论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但事实上,真正理论与实践不兼容的,从逻辑上讲,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具体实施策略部分。对于中国营销界的整体性困境,一部分人或反思不足,或仍心存侥幸。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中国业界呈现出的是一种营销功能粗放化、简单化和线性化的倾向。

作者自从20年前初次接触到营销的基本知识之后,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与之形影不离,故而更为关注中国企业营销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进程,并在营销魅力的诱惑之下,情不自禁地将一只脚踏入企业的营销领域之中,或指点迷津,或操刀上阵,充分体验到营销战场的残酷性。营销现实中的艰难,使我不得不回拢那只脚,转而站在课堂上激情高昂,抨击当今营销的弊病,抒发自我的感慨,磬竹企业的营销病症。

一阵喧闹之后,沉静心绪,手头摊放着营销大师们,如科特勒、舒尔茨、特劳特等的杰作,耳边回荡着无数国内外营销专家的诚恳忠告,眼前浮现着自己所诊断的企业营销现状与困惑,不由萌生出编着一本有关“营销诊断”方面的书的念头,试图在总结出缠绕着中国营销界的20种病症及其病因,并在参考诸多营销专家忠告: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医治当今企业营销病症的“药方”,以期对中国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孙凤华、崔本顺、赵颖等同学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并提供部分初稿,最后由我总纂并完成全书。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书中阐述的观点仅为自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与斧正。

马连福于南开园

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