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诊断
10492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在中国营销理论与实践走过20余年的历程之后,我们知晓的一些营销基本理论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与企业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掀开中国营销的实战案例篇章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演绎着一个精彩的营销故事;每一个遭受挫折的企业都伴随着一段辛酸的营销经历。营销实践成为当今中国企业的热门话题与挑战人生的体验活动。

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营销界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现实市场的赢利性与潜在市场的庞大性正在吸引着无数的国际着名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积极施展营销策略来加速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国外顶尖的营销思想与营销理论也在不断本土化,帮助不少国外着名企业成为不少行业的佼佼者。

二是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与残酷化。仅仅了解营销基本知识的中国企业面对着众多不确定因素及种种挑战,不仅要与国内的企业竞争,还要与卓越的国外企业“共舞”,尤其是已经进入“整体营销困境”中的企业都迫切需要新的营销思想和有效的营销手段来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

三是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与需求个性化发展,导致传统的营销手段逐渐失去效力,有些企业甚至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营销人才短缺,营销思想陈旧,营销方法单一,营销效果低下。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市场研究方法追踪,甚至超越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每一个企业日思夜想的问题。面对新的环境,中国企业要迎接新的挑战,就必然顺应新世纪营销理论的变革趋势,必须具备崭新的营销观念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系列丛书正是在这一营销变革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丛书的作者均为南开大学商学院的中青年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他们不仅有较为扎实的营销理论根底,而且对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有深刻地了解和体验,对于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向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本丛书涵盖了新世纪营销前沿理论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并特别把这些理论与中国企业营销的实践及其能力提升相结合作为写作的重点,因此丛书中的每一本着作都不仅有作者独到的营销前沿理论见解与分析,还对这一前沿理论在中国企业营销中的应用前景与操作可能进行研究。本系列丛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每一本书又相对独立地论述了一个前沿营销的理论命题。

本丛书共由5册组成,各册的主要内容如下:

《营销诊断——营销病症与专家点拨:》是对中国营销20余年历程中经常出现的病症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分析,提出医治对策与营销改进的论着。该书详细论述了20种营销常见病,并从经典案例分析、专家诊断、理论剖析与思维方式点拨:等视角提出了一个个颇为系统、有效的医治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营销预警体系,防止营销病症的发生,提升营销竞争力。

《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是基于顾客人性体验需要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企业产品或服务这种营销工具满足顾客需要而实施有效营销策略的论着。该书从体验经济的兴起、体验需要的本质、体验营销的方式、体验营销的诸多策略等方面,结合成功企业的经典案例,详细论述了当今颇为流行的体验营销方式。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案例生动有趣,哲理诱人深思。

《博弈营销——企业成长的共生力》是将博弈思想与营销思想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种新经营理念的论着。该书以博弈论为基础,对博弈营销环境、博弈营销中的信息技术、市场选择博弈、博弈营销渠道、供应链中博弈营销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新世纪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的力量更加强大、信息不对称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本书可以帮助企业的营销决策更加科学化。

《注意力营销——企业成长的未来竞争力》是有关注意力经济与注意力管理研究进一步延伸的营销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的论着。该书在对注意力营销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含义、特点、功能等问题综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消费者行为与注意力营销、产品策略与注意力营销、品牌策略与注意力营销、服务策略与注意力营销、广告策略与注意力营销等问题。力图从理论与观念上有所创新,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

《顾客价值营销——企业成长的驱动力》是揭示当代营销真谛的、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操作性的营销前沿论着。该书在对成功企业进行深度剖析和揭示其成功秘诀的基础上,立足于营销战略的高度,诠释顾客价值的含义与实质,抓住价值顾客的需求与关键维度,提出顾客价值创造的思路与策略,阐明顾客价值管理的方法与机理,为企业进行营销创新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基业常青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营销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实践21世纪企业营销有所启迪与帮助,但由于营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营销实战的个性化要求,以及我们的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营销领域中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实践、领悟和创新。因此,今天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只能算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尝试性创新。但是,如果我们的工作能为中国企业在21世纪的营销实战中取得骄人的业绩和不断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感到非常荣幸。

编者200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