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经
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当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至有所疑,寻人问难,则长进通达,自不可量。若即令全不用力,蹉过少壮时光,即使他日得圣贤而师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译 文
治学的功效并不是与日用百事毫无关系,约束自身就要在言谈行为之中谨慎从事,在自己家中就要尊敬亲近亲长,要研究道理,就要读书、讲论道义最最切近平易的事,现在就可以下功夫用心做;最最急迫紧要的事,现在就应当全力以赴用一天的心力,就有一天的功效。遇到有疑难的事,向人探询请教,就会增长知识,通达事理,所得到的,自然不可限量。假如现在一点也不用力去做,荒废了青少年时光,即便以后有圣贤为他做老师,也未必能够挽回,或是收到更大的好处。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智慧是一步一步增加的,甚至灵感也是一层一层孕育而来的。每日用工,滴水可以穿石,集腋可以成裘。只要持之以恒,大功可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不断积累的结果。人类的学习史告诉我们,人类早期只能掌握简单的适应生存环境的经验结构。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实践,人类又慢慢掌握了利用环境的知识。比如,利用山洞御寒,使用天然火取暖、熟食等。随着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脑容量增加,认识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找到了改造世界的方法,形成了新的经验系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人类的经验知识不断得到充实,内容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蒋士铨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外出谋生。他的母亲钟令嘉知书达礼,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承担起了治家教子的重担。其母望子成才心切,在他还只有四岁的时候,便每天让他认字十余,日日不辍。母亲开始教他儒家经典《四书》,每天二三句到五六句。考虑到儿子年幼握不住笔,她就把竹枝削成丝,然后折断,做成点、横、撇、竖等笔画,用来组合成字。士铨坐在母亲膝盖上,学会一个字,就拆去,每天认10个字。到第二天,母亲叫他用竹丝组合头天学会的字,直到没有差错为止。到6岁时,才开始用毛笔写字。
母亲教儿子读书时,常是一边手摇纺车,一边口读词句,儿子跟着吟诵,读书声和纺线声一唱一和。有时士铨偷懒不耐烦,钟令嘉忍不住打他几下,把儿抱在怀中哭着说:“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士铨又流着泪继续读。
蒋士铨到了9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学《诗经》、《礼记》、《周易》,先读后背,直到每一篇都能熟练背诵。有空闲的时间,母亲就抄录唐、宋诗人的诗篇,蒋士铨的母亲在病中也不忘时时鼓励儿子,蒋士铨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问道:“你心里有什么烦闷的事吗?”“有啊!”“那,怎样才能给您宽宽心呢?”母亲沉思了片刻,答道:“你给娘背诵几篇所读的书,或许能够使我高兴起来。”于是,蒋士铨就在母亲的床边声音朗朗地背诵起来。听到儿子对所读文章掌握得如此熟练,母亲禁不住微笑了。她说:“听到你的读书声,我的病好多啦!”做儿子的心里就更高兴了,因为他为母亲分了忧。
一直到儿子成人,结婚,钟令嘉丝毫都没有放松对蒋士铨的学习指导,深夜课读仍是常事。
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蒋士铨的学问非常全面而扎实。他24岁中了进士,后来官至翰林院编修。由于他博学多才,慷慨侠义,因此与诗人袁枚、史学家赵翼齐名,被世人称为“江右三大家”。
如果把所有的知识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我们通过每天了解它的一个部分才能逐渐了解它。事实上,我们是永远都无法完整地了解知识这个复杂的系统的,但是通过慢慢的积累,我们能掌握好它的一个个部件。知识的高峰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攀登。在这座大山前,没有缆车,没有直升机,我们只能徒步攀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升。
当然,在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纯粹的堆砌式的积累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的,我们应该要把积累的知识,通过思考,融会贯通,最终成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