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康熙教子
10487700000003

第3章 体认事务,据理审事

康熙教子经

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译 文

经书中所记载的各种道理,都有具体所指,这样,其中的范围有限,道理也就有限了,可是天下的事千变万化,头绪纷纭复杂。因此,那些刻苦用功读书的人,往往遇事拘泥于经书典籍的道理,不知道变通;而那些阅历丰富、老于世故的人,又往往遇事圆滑而没有主见。这两种人都带有片面性。我认为在读书的时候,必须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紧密联系起来;在办事时,又应当根据经书典籍中的道理来处理事情。只有这么做,才能避免出现上述的两种弊端。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社会需要懂理论,能实干的人才。在学习或教育孩子的学习时,都要注意,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二者不能偏一,要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几百年前的康熙帝就注意到了这些,他教育孩子“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的确,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一位清华中文系的毕业生说道:“赵括之所以失败,不在于他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而在于他没有真刀实枪地上过战场。纸上谈兵能力虽强,如果没有实践经验,那也难以决胜千里。”

古代思想家认为,知的目的是为了行,但要行,必须有知。关于二者的关系,朱熹说得明白:“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正因为“行为重”,所以先哲们提倡“重行”。如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说多做少为耻。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也就是说,“行之”是闻、见、知的最后归宿。

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高宗绍兴年间参加礼部考试,考取第一名。秦桧的孙子同科考试,考为第二。因此,陆游遭到秦桧的排斥。孝宗即位,他才时来运转,赐进士出身。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隐居家乡。他有六子一女。

陆游一生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度过的。面对金兵的南下,宋朝的山河为金人所占有,他心急如焚。他对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为此,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很努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候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他对儿子说:现在我已老了,可你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希望你们一定牢记我的劝告。他还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

古往今来,先哲们教子知行合一的事例是非常多的,46岁的李时珍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这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取得的成功,是个人努力和父亲李月池精心教导的结果。

李时珍是中国湖北蕲州人。蕲州是个出产草药的地方,李时珍的父亲是医生,他从小就对自然界产生了兴趣,常跟随父亲到山里采药,回到家中进行炮制。但是,当时的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很想让李时珍走读书做官的道路。

1531年,十四岁的李时珍考中了秀才,后来他又考了三次举人,没有考取,于是向父亲提出立志行医。父亲考虑再三,看到儿子态度坚决,就答应下来。从此,李时珍继承父业,钻研医学,为贫民治病。为了做一个称职的医生,李时珍经常访问渔夫、猎户、樵夫、农民和药户,收集了很多民间治病的偏方,他还仔细观察,反复实验,对各种药物的形态性质有了深刻的了解。

父亲李月池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他先指导儿子有系统地攻读《内经》、《伤寒论》等古典药书,直到李时珍24岁,才正式跟着行医。父亲告诉他:“熟读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脉经》作者),不如临症多。”就是说,学医光装一肚子药书是不够的,必须多接触病人,积累临床经验,才能有成就。李时珍遵照父亲教导,认真行医看病,并在实践中验证书本上的理论。他善于学习前人经验,吸取民间验方;他兼施博用,外治、内服并举,曾治好许多疑难杂症。父子俩的医道,受到了群众的热情称赞,名气也越来越大。

李时珍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他在勤奋读书和行医实践中,发现历代的《本草》书都有缺陷,或品种不全,或谬误较多,或分类不当。从35岁开始,李时珍立志重修《本草》,父亲非常支持儿子的这一举动,并告诉他,实地调查,比书上写的更真实;对于药书中的疑难问题,不能“唯据纸上猜度”。在父亲的鼓励下,李时珍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修订《本草》之中。

李时珍为了编写新的药典,翻阅了八百余家的医学著作和其它古代书籍,他结合人自己平时搜集的资料,对编写的药典进行三次重大的修改。在写书过程中,他动员了全家的力量,儿子,孙子和他的学生都参加了校对、抄写和绘图等工作。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努力,1578年,李时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五十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载入药方一万一千多个。可以说,这部52卷巨著的完成,是李时珍在父亲支持下,辛辛苦苦,切身知行的劳动结晶。

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毕竟是间接的、模糊的。如果仅掌握了一些书本理论,却不去用实际行动与亲身体会验证一下,那么原来钻研到的原理,就没有落脚之处,那就白白浪费了治学的功夫。只有联系实际,经过实践检验,知识才能变得清晰、实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