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康熙教子
10487700000029

第29章 近朱近墨,其习相远

康熙教子经

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农工商,各随其习,习以成风,虽父兄之王子弟,亦不能令其习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必然者。

译 文

人的一生,大部分是通过学习充实的。大概从很小的时候到十多岁这几年之间,完全是自己的本性,知识还没有多少区别,但经过学习之后,就有了近朱近墨的不同。成年以后,做了士农工商等行业的选择,各由其所学来决定。经过学习以后就形成一种习惯,即使是父亲对于儿子、兄长对于弟弟,也不能强迫改变他们的习惯、爱好必须和自己一样。所以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似的,因为学习经历不同,便相距甚远。”这的确是真的。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十多岁之前,很多孩子是不存在什么差别的。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期内,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戏剧家肖伯纳、童话大王郑渊洁等成功人士,在其少年时期都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

康熙皇帝教育孩子要注意学习;劝告后人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孩子在幼年时期,父母就应该留意,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要让他们沾染上恶劣的习惯。

有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体质很差,脑袋出奇的大,医生断定他得了脑炎症。孩子上学以后,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爱问问题。比如,“为什么A要念[ei]呢?”“为什么1 1等于2呢?”怪问题激怒了老师,判定这个孩子存心捣蛋,对他自然少不了冷眼。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以后更加不愿意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了。

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在考试中,得了末第一。不久,他终于被学校开除了。

如果这个孩子的母亲是你的话,或许就此放弃了吧?或许会在孩子面前以及别人面前说:“我们家的孩子没有希望了。”因为老师都这样说了,因为他被学校开除了,这些“事实”不就判定这个孩子没有希望了吗?

而这个孩子的母亲并没有责怪他,她深知孩子的性格,只不过是好奇心强罢了。既然他好奇心强,那就从好奇心培养开始。

她决心挑起教育的重担。

母子俩一起,边晒太阳边上课,从自然科学到政治历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深深吸引着这个被学校遗弃的孩子。

由于对什么都好奇,书本中关于科学实验的事例,他就照着琢磨,亲手实验。12岁的时候,他就在火车上自己卖报纸开始赚钱,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做实验。不幸的是一次不慎失火,险些酿成大祸,他被赶下了火车。

灰溜溜的他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的理解和原谅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并帮助他建立了相对“安全”的实验室。

这个当初被学校开除的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的好奇心被老师认为是捣蛋,且被开除。恰是母亲的善于发现、正确认识和引导,保护了孩子的天赋。爱迪生的母亲对于爱迪生的爱好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并且尽可能地为他创造了探索的环境条件。

很多人所取得大的成就,与小时候的兴趣、爱好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有很多的父母只知道让孩子考大学,从不把具体学习什么专业和孩子的兴趣联系到一起,所以才有很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所学专业和自己的特长、兴趣一点都没有联系,产生厌学,学习成绩也难理想。

学习兴趣的培养才是未来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提升一直很受一些优秀父母的重视。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似乎对什么都有爱好、也都没什么兴趣,三天喜欢这个,两天喜欢那个,学习上所表现出的持续力真是令人失望。孩子在学习上所呈现出“广而不深”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现代孩子被各式各样的学习填塞了生活,而父母焦躁的心态又常常催促着孩子。孩子在这种情况之下,既没有自己的时间、又有父母过分干扰等因素影响,没有办法去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要父母去发现,并根据孩子的特长加以培养的。莫扎特3岁就对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个孩子如果对音乐没有兴趣,大人硬逼着他弹钢琴,那么弹的曲子也只是为了应付父母的要求,这样,孩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也就难以走入音乐的圣地。

有些父母往往从考试的成绩来评价,而评价的标准则来自父母的期望值,以致造成了对孩子认识上的偏差。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有的小时候并不显得十分聪明。但是如果研究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可以发现他们从小在某些方面,就露出了特殊的才能。正是家庭发现了他们的这些特点,给予了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最终使他们成才。

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普瑞格,他起先的选择是学体育,但后来父母发现了他在化学方面的才能,及时开发了他的智能。最终,普瑞格发明了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许多孩子喜欢的作者,曾经被评为“北京十佳青年”。他在读小学时,除语文成绩较好外,许多门功课成绩都不好,尤其是数学,常常不及格,但是他的家庭对他在语言和作文方面的能力很欣赏,很-支持。最终他成为众多孩子喜欢的著名作家。

肖伯纳,是英国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讽刺作家。在他小的时候,为了寻找智能的最佳点,他的母亲花费了很多的心血。肖伯纳原先花了很大的精力来学画画,但是效果不佳。一次偶然的机会,反映出他在戏剧艺术上的智慧,最终他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小时候被称为“功课奇差的笨小孩”;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两度考试落榜,人们普遍认为他的口才极差,甚至说话结巴;卢梭小时候被认为是“不良少年”;绘画大师毕加索,被称为“绘画的天才、数学的白痴”;甘地年轻时一度十分颓废,后来才开始发奋,被认为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些天才们在表现出某些方面的无能时,另一方面的潜能也在逐步显现。因此,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潜能,精心培养。而对于孩子某些方面的无能和缺陷,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是成功教育的开端。

§§第四篇 品德

优良品德的形成是在一点一滴的行为中积累,伟大事业的成功是在平凡工作的奋战中铸成。钢轨上细微的裂纹可能酿成翻车的大祸,生活中点滴的恶行可能会丧失人的道德。康熙作为一国之君,他所宣扬的“品德”,除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外,还有围绕忠、孝、节、义、礼、智、信等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信条。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包含了积极进步的因素。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