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经
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视乎学力之浅深。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不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而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译 文
圣贤的人之所以能被称为圣贤,并不是因为他的先天因素有多好,而是由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由有恒心的人逐渐发展成为有道德的人,再逐渐发展成为君子,再由君子逐渐发展成为圣人,这其中等级的划分,取决于一个人的学识、造诣的深浅程度。孟子说:“达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积累之功啊!”注意积累功德的人也要等到水到渠成。所以,有志于为善的人,开始的时候,要充实、发展,继而要巩固、发展,终生不敢后退,然后才能收到日积月累、不断扩充的效果。凡是,拥有至真至诚之心会使人自强不息,就会变得长久,长久自然会得到成功,有了证验心胸自然会变得开阔,心胸开阔则见识广博,见识广博自然会变得高尚明智。总之,日积月累的作用是难估量的。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培养孩子的品德与提高孩子的智能一样,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父母必须从小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逐步完善孩子的人格。
现在许多孩子缺乏集中力与持续力,有人认为这是受电视广告的影响。电视广告需要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强观众对商品的视觉。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会适应对一件事情集中精神的持续时间,然而这个时间是以“分”或“秒”为单位的。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无法在上课时间内保持安静的小学生日渐增多。如果到了中、高年级仍无法安心上课,成绩当然会一落千丈。考虑到孩子的将来,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耐力和持续力的人。尤其是看到时下的年轻人,大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更期盼孩子不要步其后尘。
有一位画家,三年前被检查出患有一种绝症。但他并没为此而倒下,三年来,他除了治疗,还天天作画,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即使在平时,他的脸上也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乐观、平静的心态时,他给人们讲述了儿时的一件事情:
他读中学的时候非常淘气。有一次因为连续几天旷课,被学校给予严厉的记过处分,并通知了他的父母。他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责骂他。在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塑料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我给你做一个试验……”父亲让他把双手放在漏斗里,种子便顺着漏斗那细小的缝隙滑到了他的手里;父亲连续地投了十几次,他的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再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一起投放到漏斗里面,那个狭窄的缝隙被玉米粒相互挤住了,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此时,父亲意味深长的解释道:“这个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每天你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听了父亲的解释,他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羞愧地低下了头。至今数十年过去了,他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今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孩子又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就可能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的人乃至滑向犯罪深渊。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
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着力品行、法制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