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10470800000052

第52章 踏青

踏青,又叫做春游、探春、寻春。古代踏青作为一种风俗,虽有一定的时间,但出门踏青时间不都是一致的,一般为清明前后。现今踏青已不顾及清明与否,成为以娱乐为主的春游活动。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有:“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有:“二月二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有:“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苏辙的《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诗·踏青》有:“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冰行。”据《郝志》载:“至三月上巳祓楔,清明插柳于门,其前五日始,一月中扫墓郊行,谓之踏青。”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代诗人吴惟信诗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有学者认为踏青插柳的风俗与唐高宗李治在渭水举行袱禊,送柳枝给群臣以驱邪有关;有学者则认为踏青插柳的风俗与歌妓清明时折柳簪发悼念宋代诗人柳永有关;还有学者认为这种风俗与纪念神农氏有关,后发展为插柳以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