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是治乱之本;“礼”也是德,是一种道德修养。“仪”是矩,是准则,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仪”也是与“礼”融合在一起的种种仪式的总称。“礼仪”,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
民俗饰品中国古代的礼仪分为祭祀、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大类,每类各有一套依程序而行的仪式。礼有三本:祭天地,祭先祖,祭君师。随着人们长期实践,礼仪大多逐渐成为风俗习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制礼的历史悠久。三皇时期就产生了规矩,神农时期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仪,继而,又经伏羲、轩辕、尧舜、周公等加以修缮,直到春秋时代的孔子,奠定了极为完善的世袭礼仪制,如《周礼》是成书较早的关于礼仪的系统性著作。其次,礼制仪法非常完备。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按各自身份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国,还纳入了台阁仪范、政治体制和教化程式。成书于先秦两汉时期的《周礼》、《仪礼》、《礼记》完备地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和制度。再次,礼仪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权力关系、家族血缘关系、人际交往关系、婚嫁丧葬、迎宾待客、行为举止、言行应对等等,无一不有礼仪可循。礼仪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维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坛和地坛
坛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一般祭祀祖先多在室内,这种室被称为“庙”;对神的祭典仪式多在露天的一座高台上举行,该高台即称为“坛”。天坛与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祭地仪式的地方,分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南北两个方位。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现存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阳数即奇数,地坛坛面的石块数则为阴数即偶数。
天坛圜丘·明天坛是明清两代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位于北京紫禁城南,总面积273公顷,比故宫大近4倍。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皇穹宇(回音壁)和斋宫等。天坛的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构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最南的围墙呈方形,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这种设计来自远古“天圆地方”的思想。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地坛建于1530年,它的垣墙、祭坛都呈方形,位于北京紫禁城北,占地42.7公顷,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地的场所。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天的天坛内举行的,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为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叫地坛。地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以祭祀为中心,周围建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
(罗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