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技术企业集群
10420600000046

第46章 后记

企业集群治理一直是我们饶有兴味的话题。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从2004年初,我和我的博士生组成的团队正式开始从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项目的研究。从那时起到2006年底完成研究报告,转眼之间3年的时间就过去了。然而,在断断续续的研究过程中,许多值得提及的事情至今还依然历历在目。

北京中关村调研是我们首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研活动。我们先后走访了用友软件、中科大洋、北京创投等多家企业,并同中关村管委会、长城咨询公司座谈研讨。我们撰写的系列调研报告,受到中关村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一些主要观点还被新华社内参摘编发表。报告针对当时所谓中关村正被剥离“中国硅谷”的外衣,是“一次性的中关村”、“正在走向没落”的声音,用“典型化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针锋相对地提出我们的初步判断。为了使读者能够分享这次中关村调研的收获,我们把调研报告和新华社内参摘编的文章也收录在本书中。

为了与江浙、广东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进行比较,我们先后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指导或支持下,去嵊州参加中国领带节,在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跑台州参加中国磨具生产基地挂牌,走访磨具集群企业;下广东南海参加国际研讨会,论证南海经济区的企业集群走势;奔江苏无锡开发区参加集群峰会,实地走访调研。在意大利国际威尼斯大学交流期间,还专门访问了意大利的集群企业。我们还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专题交流。借助于地源优势,我们又专门考察了东北大企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和转化的路径。在调研过程中,既有同高端学者的交流,也有与政界要员的对话,还有和仅有小学文化的江浙“小老板”的促膝长谈。借助于这些“外脑”的智慧和养料,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路逐渐得到调整,大脑几次陷入“僵局”又被重新激活。

最值得欣慰的是,博士生们得到了锻炼。调研活动和研究工作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研究视域,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论文选题并完成了写作。项目研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青年研究团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看到我所指导的博士们活跃在学术舞台、影响日盛时,心中便升腾起一种充实、满足和成就感。

作为项目主持人,我负责这本书的研究构思和写作框架,而书稿则是由这些年轻的博士们完成的。他(她)们是:刘冰(第1章)、冯奎和蔡锐(第2章)、邵剑兵和郑春颖(第3章)、王海光(第4章)、陈良民和李四化(第5章)、郭舒(第6章)、樊玉臣和孙容(第7章)、潘忠志(第8章)、赵晶(第9章)、王季(第10章)。刘冰、邵剑兵、郭舒和赵晶还协助我完成了部分研究设计和总纂工作。关鑫和史宝康参与了部分校对和资料工作。冯奎博士为组织调研活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值此书稿付印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上述提及的有关单位和企业,特别感谢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顾强先生、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的黄速建先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王珺和李新春先生以及嵊州市常务副市长姚志军先生。我们也借此机会感谢经济管理出版社总编辑沈志渔先生、张艳小姐和杜菲小姐的种种努力,感谢所有为本书提供指导和帮助的人们。

高闯

200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