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技术企业集群
10420600000040

第40章 中关村高技术企业发展调研(中):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困境

新华社信息北京电(记者王金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及演进机理研究”的调研小组在相关报告和研究成果中,从集群角度分析了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集群困境”。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战略部部长、管理学博士冯奎指出:所谓集群困境,就是指由于集群内部诸要素的“数量”和“品种”发育不够,并且各要素之间没有形成多重、复杂的网络对应关系,从而导致技术创新缺乏集群环境的有力支持。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最典型的集群困境集中在创业投资者治理方面。创业投资者一直被视为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经济引擎”与“发动机”,硅谷等地创业投资者治理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的特征。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来说,创业投资者发挥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创业投资者是以群体面目出现的,而他们的治理对象——中小企业也是以群体面目出现的,二者有着多重复杂的丰富关系,这是创业投资者效率得以提升的重要条件。

冯奎介绍,第一,在中关村,创业投资者群体发育不够。中关村目前有100多家创业投资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一般是成熟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中后期的“保本投资项目”。从这些投资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企业制度形式来看,这样的投资选择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这样一来,对于大量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无法得到相应的创业资本的投资支持。创业投资治理的推动作用,几乎无法体现。

在美国硅谷等地,创业企业在获得大的投资公司的资本支持之前,一般都有过一轮融资。这轮融资的实现借助着“天使投资者”(即个人投资者)的力量。技术员老、中层管理人员都可以充当天使投资人的角色,细分起来,包括所谓的价值增值型、富有型、个人联合体型、家庭型、社会责任型、管理者型等。这些天使投资者帮助中小企业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为后期创业投资公司的选择提供了庞大的基数。除了天使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公司“接力”投资于一个企业外,不同的创业投资者(机构)还进行广泛的联合投资。这些也是中关村较为缺乏的。

第二,在中关村,创业型中小企业群体的发育不够。在硅谷等地,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围绕一个创业投资者,展开一场比技术、比市场,最后“赢家通吃”、输者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出局的激烈争夺。这些地方中小企业的生存成本相对较低,社会鼓励冒险的舆论环境又助长了中小企业的创业热情。近些年来,中关村支持大企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导向已较为明显。中关村上地信息中心每亩地价已过百万元;西区的政策规划是期望成为国内顶级公司和世界大公司的聚集地;每年的评奖也都是一些大公司的成熟面孔。种种原因导致了在中关村这样的地方,中小型创业企业的生存压力过高、创业精神不足。高技术集群的轴心是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创业企业群体的活力不够,也直接导致创业投资者(包括大量潜在的天使投资者)持币观望的局面。

第三,在中关村,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两个群体之间基于各种治理与管理关系的“联结”,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历史原因在于,中关村许多企业在“爷爷”辈的时候,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就存在着投资主体不明、产权不清的纠葛现象,以致到了它们衍生出的“儿子辈”、“孙子辈”企业的时候,产权关系、投资者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创业投资者和他投资的企业的真实利益关系得不到保障,结果只能是众多极具资本与管理实力的创业投资者另谋高就。另外,众多中小企业销声匿迹。所以在中关村就没有出现那种数十年来,上百个企业衍生自一个公司(硅谷仙童半导体公司)或科研院所(斯坦福大学)而又能激烈有序竞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