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技术企业集群
10420600000027

第27章 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特点与效应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解释变量。知识的不易独占性,造成了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而出现溢出效应。借助网络(如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可以在几乎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扩散。与技术有关的知识可直接提高生产效率,而与信息有关的知识则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用知识要素取代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就会因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的成本递减与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实现报酬递增,推动高技术企业集群及内部的企业的持续增长。Kuznets(库兹涅茨)认为,知识的任何增加,无论其实际应用是如何遥远,都有助于技术创新。

一、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特点

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每个企业既是知识的“溢出者”又是“受溢者”,但每个企业对对方知识或共享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有差异的,主要与企业的知识背景、知识积累、知识处理系统和知识的商业化目标有关,若双方在上述方面相似程度越高,其吸收能力越强。

知识溢出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显性知识的溢出程度一般要比隐性知识高,显性知识的溢出与空间距离关系不大,而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企业空间距离的函数,只有在空间上集聚的集群内企业才能获得这种知识。在产业集群中,隐性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价值要高于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是人员的流动和交流。人既是知识的创造者,又是知识的载体。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着“血缘、业缘、地缘、学缘”等多种人际联系,这种联系网络是企业知识溢出的通道。知识溢出是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具体溢出机制和溢出过程极其复杂,概括地说知识溢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知识溢出对被接收者生产创新活动的成本和收益没有直接联系,是未计入活动主体之内的外部影响。知识溢出从形式上可分为水平式知识溢出、垂直式知识溢出和联结式知识溢出,从类型上可分为传播过程的知识溢出和使用过程的知识溢出,溢出效应存在积极溢出和消极溢出之分。知识溢出既是区域性的,也是世界性的,隐性知识的溢出以邻近区域为主,显性知识的溢出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知识溢出一般是自然的、无意识和非自愿引起的,在知识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绝对的溢出(百分之百的)和绝对的产权保护(没有溢出)两种理想情况是不存在的。

二、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可分为两种类型:正(或积极)的溢出效应和负(或消极)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一般是指其正溢出效应。知识溢出的负效应,是指知识的溢出会使知识的生产者不能获得新知识的全部收益,负效应所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创新的激励问题。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连锁效应

先进企业在产品和加工工艺以及营销等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处在先进企业的供应链或销售链上的滞后企业及机构可能逐步融入先进的技术创新网络中,提升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从先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先进工艺技术和市场知识中“免费搭车”。

2.模仿效应

由于集群中知识流动势能较低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势能较大的企业的进入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均衡,加剧了市场竞争,诱使较多的企业竞相模仿来分割利益,促使它们更有效地利用技术和知识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它们的示范作用使其他企业利用各种方法如通过对产品进行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研究和开发,或雇用在跨国公司工作过、接受过培训的员工,间接获取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提高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进行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增强企业吸收知识溢出的能力。如中国台湾和韩国等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厂商在硅谷设立技术监听站,目的就在于尽快获取最新消息,并加以模仿。

3.交流效应

集群内企业之间人员的交流互动而产生的溢出效应。由于集群内滞后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当先进企业经过培训的雇员流向当地企业或自创企业时,其在先进企业工作时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也随之外流,或是集群内企业的员工在社会交往中,有意或无意地也会产生溢出效应。

4.带动效应和竞争效应

集群结构高级化本质上是指技术的集约化,即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在数量上和比例上的增加,对其他企业增长有着广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一步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集约化程度,推动集群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通过连锁效应及带动效应也促进了集群企业间的竞争升级,滞后企业不得不采用先进技术或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进行技术创新,以契合集群整体的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