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10415900000007

第7章 一至三岁小儿的生活照料

一、十至十八个月小儿的生活制度在安排一至三岁小儿的生活上,吃和睡是中心环节。除此之外,再配以其他活动,形成一定的制度。

十至十八个月的小儿,每天要进餐五次,两餐间隔四小时左右。白天睡两次;每次两小时左右,晚上睡十个小时,一昼夜总计十四个小时左右。

生活制度举例6∶00~7∶00:起床、大小便、洗手脸、早饭7∶00~9∶00:游戏9∶00~11∶00:喝水、第一次睡眠11∶00~11∶30:起床、小便、洗手、午饭11∶30~13∶30:游戏、喝水13∶30~15∶30:第二次睡眠15∶30~16∶00:起床、小便、午点16∶00~18∶30:游戏(17∶00喝水)18∶30~19∶00:洗手、晚饭19∶00~20∶00:盥洗、小便、准备睡眠20∶00~晨6∶00:夜间睡眠、22∶30吃奶二、十八至三十六个月小儿的生活制度十八至三十六个月的小儿每天进餐四次,两餐间隔四小时左右,白天睡一次,约两个半小时左右,晚上睡十个半小时,一昼夜总计十三小时左右。

生活制度举例6∶30~7∶30:起床、大小便、洗手脸7∶30~8∶00:早饭8∶00~9∶00:游戏9∶00~11∶00:喝水、小便、游戏11∶00~11∶30:洗手、午饭11∶30~12∶00:小便、准备睡眠12∶00~14∶30:午睡14∶30~15:00:起床、洗手、午点15∶00~18∶00:游戏(16∶30喝水)18∶00~18∶30:洗手、晚饭18∶30~19∶00:游戏19∶00~20∶00:盥洗、小便、准备睡眠20∶00~晨6∶30:夜间睡眠三、要注童丰富一至三岁小儿的活动内容一至三岁的小儿随着年岁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怎样使小儿醒着的时候,保持活泼愉快的心情,既不产生厌倦情绪,也不过于疲劳呢?我们知道,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容易扩散,而不易集中,不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所以在孩子玩的时候,活动方式要尽量多种多样。例如,除了玩各种玩具以外,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即便作不好,甚至给大人添了麻烦,但会使孩子觉得新奇有趣,有助于孩子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千万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这也不准摸,那也不准动,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厌烦。有的家长还认为少说、少动,成天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听话的好孩子。这是由于不了解儿童心理特点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对小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四、培养小儿爱清洁、讲卫生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一岁至三岁的幼儿每天要按时洗脸、饭前便后洗手,晚上洗脚,女孩子要洗屁股,冬季要每周洗澡,洗头一次,夏季每天一次。小儿一般都喜欢玩水和洗澡,但也要注意避免造成个别小儿对洗澡有反感。水沮一般在摄氏三十七度左右,成人手试着冷热合适即可。洗头时不要让水流进孩子的耳朵和眼睛里。对不爱洗澡的孩子,可在澡盆中放些能浮在水面的玩具。理发最好由家长来作,因为大多数小儿都不喜欢理发,去理发馆,人地两生,很容易引起大哭大闹。

培养小儿经常保持手脸干净,象嘴边的饭粒,菜汤,鼻涕都要随时擦净。要培养小儿有鼻涕就感到不舒服,并能主动让人擦的习惯。到一岁半就可经常提醒他用手帕自己去擦,擦不干净时,成人再帮助。手脏了随时给洗,逐渐养成小儿自动要求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接触外界机会最多,防护又最差,最容易受污染,特别是东摸西摸到处玩耍的小儿。有人观察,经常寄居在手和指甲缝里的病菌有三十多种。

洗手最好用温水,并一定要用肥皂,用肥皂比不用肥皂的杀菌效果要大七至八倍,用肥皂,手上的细菌能除去百分之九十左右。如果从一岁开始就培养孩子早晚和饭前使后洗手的习惯,到三岁时,一般就都能学会自己洗手了。

五、培养小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家长要注意从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例如让一岁左右的小儿练习用碗喝水,继而再用碗喝奶,学会不呛。一岁半的小儿,就可以让他练习自己用勺吃饭。开始时,小儿虽然用不好,可是又抓着勺不放,成年人可另拿一只勺喂他,这样既可让孩子练习自己吃饭,又可保证孩子吃饱。穿脱衣服时,开始让他配合着伸胳膊伸腿,逐渐培养孩子自己穿脱简单衣裤。除了让孩子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以外,还要培养他帮助家里做事,如取送一些简单物品,帮助开门,关门等。在培养小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时,成年人要随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有些父母往往嫌麻烦,认为还不如自己干省事,这样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六、一至三岁小儿的锻炼方法冷水洗脸,洗手、洗脚:小儿身体的局部受寒冷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全身一系列复杂反应,从而增加小儿的耐寒能力。这与用温水、肥皂洗手、洗脸的意义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锻炼,后者是为了清洁卫生。晚上盥洗时,还是用温水好,避免由于冷水的作用,引起小儿神经兴奋,影响睡眠。

冷水擦身:这是冷水锻炼中比较缓和的方法,先把擦洗用的毛巾,在冷水中浸透,稍稍拧干,从摩擦小儿的四肢开始,顺序擦颈部,胸部、腹部,背部。擦过的和尚未擦的部份都要用干的大毛巾盖好。用湿毛巾擦完后,再用干毛巾擦,开始摩擦时的水温,最好与体温相等,每隔两三天降低摄氏一度,冬季一般降至摄氏二十二度,摩擦时的室温以摄氏十六度至十八度为宜,如果因故间断,重新开始时,应按间断前最后一次的水温,或稍高一些。夏季随自然温度用冷水擦身。有人主张在水里加一些,盐或酒精,比例是七十五毫升水,加十五克盐或十五毫升酒精,盐或酒精可作用于神经末梢,能加强神经系统的紧张度,这对增进小儿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七、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居室是小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经常受到影响。因为小儿身体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太健全,如果室内的温度过热,过冷或骤然变化,都容易引起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所以室内最好能保持适宜的气温。但室内的适宜气温的选择,往往受着地区气候,居民习惯和个体营养,健康状况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这里只是针对一般情况,提供几点参考意见:(1)房屋朝向:如果条件许可,小儿的居室最好门窗向南,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室内的阳光仍有杀灭细菌或降低其毒力的能力,对预防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季,会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如果室内日照不足,居室经常阴暗潮湿,对小儿健康是不利的。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南方,为了避免室内过热,还要注意挂上窗帘遮荫,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2)室温:冬季适宜室温在摄氏十六度至十八度左右,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增高或降低两度也可以,因为医学试验证明,在这个温度范围,小儿皮肤血管舒缩状况稳定,体内各项生理机能良好,小儿的感觉也最为舒适。同时,还要注意白天与黑夜的温度差,最好不超过二至三度,取暖的炉子不要太靠近小儿。

(3)湿度: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冬春季节在地面上可以经常洒些清水,或用湿墩布拖拖地。

(4)通风换气: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在人数较多,通风不够良好的居室内,常会出现一种难闻的气味,尤其是刚从室外突然走进屋子的时候,最易嗅到,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身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小儿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所以,开窗通风换气,供给居室大量的新鲜空气,是保护小儿健康的重要措施。有资料证明,当室外温度在摄氏八至十度时,打开等于地面积五十分之一的窗户,通风三十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污染率降低百分之四十,而外界温度在零下摄氏三至九度时,可降低百分之六十五。

有小儿的居室,一般在夏季和春秋季的大部分时间,要经常开着窗户,冬季和秋末春初可利用通风小窗或风斗式小窗换气,通风小窗是设在窗户上三分之一的地方,能够单独打开的小窗户。风斗式小窗的形式最好,其构造特点是下面为轴,向内开放,回转角度为三十度左右,窗框左右两侧有铁制或木制夹板,室外的冷气流经风斗窗流向天花板,呈弧形下降,不直接向小儿头部吹风,对下层气温的影响也不大。

在炎热的夏季,既要特别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又要避免穿堂风的冷气流直接吹向孩子。

(5)打扫卫生:每天清扫居室时,注意不要让尘土飞扬。因为尘土上附有很多微生物,小儿吸进去容易生病。所以扫地前要洒些水,或将扫帚冲湿再扫,擦桌椅要用湿抹布,不要用掸子,因为用掸子等于让尘土搬家,起不到彻底清洁的目的。床单和衣物等也要拿到室外去拍打和扫刷。

(6)室内的布置和布局:屋内的陈设除了必需的家具以外,如果能摆几盆生机勃勃的花草,配上里面游着金鱼的玻璃缸,墙上再悬挂几张色彩鲜艳、适合小儿年龄特点的画片,这对小儿产生良好的情绪当然很有帮助。

对于可以下地行走的小儿,可在居室中划分出一个安全的角落,这个角落最好距离火炉、开水壶、暖瓶等物品远一点,也不要靠门窗,并且四周的物品最好没有锐角,以免小儿不小心或摔倒后碰伤。在这个角落里,可放上小桌椅,桌上摆好孩子喜欢的玩具、画片、小图书等,作为小儿每天活动的场地。小儿在这里会玩得很愉快,并且认为这里就是自己的小天地。小儿玩完玩具或看完画片以后,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把物品收拾整齐,以帮助小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八、为小儿选制合适的衣着和被褥(1)材料选择:衣着和被褥是小儿生活中接触最多和最密切的物品,小儿的皮肤特别细嫩,选择衣服被褥的材料应以柔软、不掉颜色。耐洗的棉布为最好,并随着季节的不同,要求保持温暖或凉爽。

(2)被褥和枕头:要给小儿用单独的被褥,不要与母亲同睡一个被窝,这样便于养成按时喂奶和小儿独立生活的习惯。为了防止小儿踢开被子着凉,可将被子的两角(接近头部的那一头)钉上两根布带,拴在床栏上。

褥子上面的塑料布或者橡胶尿布兜等,都不要直接接触小儿皮肤,中间应有垫子或尿布隔开。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小儿皮肤过敏,也能避免因塑料布、橡胶等不吸水,尿液长时间浸沤小儿皮肤。作尿垫时,可在里面套进一块塑料布,铺时将有塑料布的一面朝下,这样既能保持褥子的清洁卫生,又能防止尿垫在塑料布上滑脱。

枕头要扁小柔软,有的北方人喜欢用高粱米、绿豆等装枕头,这对小儿是不适宜的,因为枕头太硬,小儿长时间躺在上面甚至会磨掉一圈头发。一般以蒲茸,荞麦皮,谷皮、木棉等装枕心为好。

(3)尿布(4)衣服式样:小儿的衣服应宽大、简单,舒适,不限制活动。夏季最好多裸露身体,但要随着气候的变化注意给小儿增减衣服。冬季小儿可以穿一件厚度合适的棉衣,用大人穿旧了的棉毛衫作里子,棉毛衫松紧性大,作棉衣里既松软又暖和,这比两三件毛衣套着穿要舒服得多。

小儿的上衣可用和尚服式,不钉钮扣,而用布带松松系上。罩衣用背后开口式。棉背心和连脚裤要选用适合小儿的服装式样,这样既保暖又方便。相反的如背心裤,北方多见,是背心与裤子在腰处缝在一起的服装,不适合小儿穿,因为这个时期的小儿生长迅速,衣服来不及翻改,穿着就短小了,躯体没有缓冲的余地,容易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另外,小儿要有衬衣、衬裤和罩衣,罩裤,以便于经常洗换,睡觉时,要脱掉罩衣裤,防止将被褥弄脏。冬季睡觉时,要给小儿脱掉棉衣、棉裤,防止小儿起床后因突然减掉被子而着凉。

在北方,穿开裆裤的小儿,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到室外,为了防止冷风直接吹入臀部,或孩子采取坐位时屁股太凉,可以作屁股帘,帘处作成夹的或棉的,上面用布带系在腰间。

小女孩最好不穿开裆裤,因不易保护外阴部的清洁,但为了避免孩子因控制大小便不准确而弄脏裤子,可以在开裆处钉上子母扣,大小便时一拉就开,便后再替她扣上。

冬季幼儿的棉裤可以开裆,而罩裤不开裆,裤腰处用松紧带,孩子大小便时,就只提拉外面的罩裤即可,一方面孩子不会感觉太困难,另外,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5)小儿穿多少衣服合适?有的家长问,到底给小儿穿多少衣服算合适呢?我们认为在不同季节里,小儿只要稍多于一般成年人的衣服就行,成年人要经常摸摸孩子的小手和小脚是否暖和。另外,不要让小儿随大人怕冷或怕热的习惯,而给孩子穿。盖得过多或过少。

(6)鞋:鞋的质地应该较硬韧,鞋帮稍高,鞋底稍宽大,能略带足弓和分出左右更好。不要穿鞋过早,一是意义不大,二是麻烦,等到九至十个月孩子学会了站立,慢慢学步时再穿也不晚。

幼儿的鞋最好是松紧口,或是一侧钉上松紧带,另一例钉扣子,成为扣袢式样,这样便于孩子自己穿脱。

九、沙发对小儿不宜沙发是一种软体坐卧类家具,它具有美观、舒适等优点,然而,小孩不宜坐。因为小孩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关节软骨较成人为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周围的韧带薄而松弛,骨骼有机质含量较高,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很大,因此,这个阶段是决定体形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坐、站、走都应当严格要求。一定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由于小孩腿短,坐在沙发上往往双脚不着地。身体靠着沙发背,在重力的作用下。身体呈S形,脊柱弯曲呈弧形,这种姿势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又因臀部下陷,脊柱两侧肌肉、韧带受力不均,还容易引起腰部肌肉慢性劳损。

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蜷卧在沙发里,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十、宝宝玩玩具的感官感觉靠垫目的:锻炼宝宝的视力、感觉能力和手指的运动能力等。

宝宝会很认真地“研究”靠垫的颜色、质地、图案以及形状等一切构成靠垫的外观要素。宝宝会通过抓靠垫的丝绦或者边边角角的布料来熟练抓取东西的动作。对于一个还不能单独坐起来的宝宝来说,靠垫是最理想的进行“观察研究”的对象。

毛绒玩具目的:锻炼宝宝触觉,使宝宝心灵安定。

宝宝—般从七八个月起就认可这个小伙伴,不少宝宝可能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抓住它不放了。毛绒玩具能带给宝宝温馨愉快的感受,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能使宝宝心灵安定。对儿科专家而言,毛绒玩具属于转型期玩具,起到沟通室内和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宝宝长到可以跑出房间的时候,则很快融入外面的精彩世界,而不只是对毛绒玩具情有独钟了。

幼儿读物目的:锻炼宝宝的视觉、触觉、思考能力和精细动作等。

幼儿读物常常在父母和宝宝之间建立起最奇妙的合作关系;4个月大的宝宝就能分辨出不同的触觉,倘若给宝宝预备一本书的话,宝宝会很有兴趣地把它翻个遍。宝宝从很小的日报起就喜欢接触书本,喜欢独自翻遍每一页书,盯着个别插图看得没完没了,开且缠着父母讲书中自勺故事。父母指着书中插图高声朗读时,宝宝自然也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但这些最初的启蒙教材质地一定要过得去,起码要经受得起宝宝的撕扯和啃咬,所以应该选买硬纸书。

插片或积木目的:锻炼宝宝的创造力、触觉、精细动作等。

在玩这些玩具的时候,宝宝能明显地露出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的宝宝对盖房子显示出极大兴趣,在“开工”前心里已经有个轮廓,并且一直都能专心致志地垒他的宝塔或宫殿:有的宝宝却漫无目的地一块块堆砌,直到倒塌。无论是哪一种玩法,都不同程度地锻炼了宝宝,并给宝宝带来许多乐趣。

摇铃目的:锻炼宝宝听力、触觉、视觉等。

大约3个月起,宝宝就能够主动地抓取东西,观察它,而且格外注意它发出的特别声音。摇铃可以向那些开始有能力向外界环境展示特别兴趣的宝宝提供各式各样的感官实践。

秋干架目的:锻炼视力、听力、动作能力等。

对于还不能坐起的小宝宝,秋千架可以说是他们最好的玩具。

父母把小秋千架悬挂在摇篮上方时,宝宝从注意看上面摇晃的小饰物,到伸手去推碰他们,进而到抓住它们。

十一、必须注意宝宝饮食方面的危险餐具有些父母喜欢为宝宝选择色彩鲜艳、图案漂亮的餐具,却不知颜料中含有铅。宝宝经常使用这种餐具,摄入过量的铅,会引起铅中毒,影响健康。父母选择餐具要注意其原料无毒、无害,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适宜选用无色或浅色的餐具,图案、花纹在碗的外层,或盘子的边沿,比较安全。

宝宝不宜使用玻璃或瓷器类易碎的餐具,以免失手打破,造成伤害。

不锈钢和铝制成的餐具传热较快,宝宝易被烫着手、嘴。

若想让2岁的宝宝学习用筷子,父母必须密切注意,以防不慎扎伤,筷子要短,头不可尖。

进食宝宝吃饭慢,喜欢含饭,父母不要催促,如发现宝宝恶心或有梗塞现象,应马上让宝宝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

睡觉前要让宝宝把嘴里的食物吐净,睡眠时神经反射活动减弱,咽喉肌肉松弛,食物容易滑入气管,是非常危险的。

宝宝的食物,温度要合适。父母食用的热汤、热菜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父母端开水、热汤进屋要提醒宝宝避让。

食物中毒宝宝应避免吃凉拌菜,店里买来的熟食也要蒸煮后再吃,以免引起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在家庭自制沙拉前,刀具、器皿必须要消毒;外买的豆浆须煮沸后,才能给宝宝喝。

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要烧开煮透才能食用。隔夜食物、吃剩的牛奶,应避免再给孩子吃。

家禽的内脏和鱼、虾、蛋、奶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必须特别注意新鲜。

开水反复烧开,会产生亚硝酸盐,蒸锅水、热水瓶里的隔夜水再次烧滚后也不宜再给宝宝饮用。

十二、家居安全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父母脑海里有没有防患意识?有没有忽略了防患方法?事实上经常有因父母没有采取必要防患措施,而发生使宝宝受到严重伤害的事故。

提示:(1)把所有的药物放在上锁的药箱或抽屉里,使宝宝无法拿到。有颜色的药片,最容易引诱宝宝去品尝。

(2)药物和所有化学药品应清楚地写上标签,避免把这种药品放在别的瓶子里,以免错拿错用。

(3)所有的电线应保持良好状态(不要散开或损坏),电线要短,不要让宝宝拉到。若有额外加长的电线,应绑至需要长度。

(4)把所有电插座装上安全盖,防止宝宝把手指或其他尖锐物体塞入插座中而导致触电。

(5)家庭电器用完后记得切断电源。

(6)所有楼上的窗户、阳台最好装置铁栏杆,避免把有些东西靠窗口放(如床、椅子等),防止宝宝爬上去,发生意外。

(7)把尖利用具如剪刀、刀、针收好。

(8)不要把喷雾式杀虫剂、喷雾发胶到处放,以免宝宝乱按而喷伤眼睛。其他如火柴和打火机,也应收好,避免宝宝拿到。

(9)房门钥匙应多备一套,以防父母稍离片刻(如下楼倒拉圾时),宝宝把门锁上后又不会打开。

(10)熨烫衣服时必须特别留意,别让宝宝靠近,熨衣板大多都很轻,孩子很容易弄翻后烫伤。

(11)家具应重些,以免宝宝拖、拉倒后砸伤。

(12)不要把热水壶、热茶壶放在低矮的地方。

(13)必须确保家中栽种的植物无毒。

卫生间(1)剃须刀、电吹风、香水、化妆品不应随手乱放,应放在较高的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2)把所有消毒剂、漂白剂、清洁剂收好。

(3)把马桶盖好。

(4)如果准备好水给宝宝洗澡时,要先倒入冷水,以预防意外烫伤,先试好水温,再把宝宝放入浴盆里。

(5)浴室不要铺太滑的地砖、板革等,以防宝宝意外跌伤。

厨房(1)厨房的地面不能铺滑溜的地砖、板革等。

(2)厨房地面和切菜板应保持干净,尽量减少水滴,注意菜刀不要随处放。

(3)及时清理油污,以免滑溜。

(4)用长柄锅煮东西时要注意看管,注意把长柄转向炉里边,以免宝宝经过日推倒锅而烫伤。

(5)不要把东西放在桌布上,特别是水、热油、热菜,防止宝宅拉到桌布后,把这些烫东西拉翻,倒在身上。

(6)用油炒、炸食物时,不要让宝宝站在旁边,以免热油溅烫。

(7)把塑胶袋收好,不要让宝宝拿到,塑胶袋会意外地套住宝宝的头,造成窒息。

(8)宝宝的餐具,应用不易碎的材料,如硬塑、搪瓷等,以防打碎后割伤。

卧室(1)如果家具角太尖,应用布包缠。

(2)把玩具放在宝宝容易拿到的高度,使宝宝不必爬上去,以免跌伤。

(3)不要把玩具随地乱放,以防踏到而摔伤。

(4)定期检查玩具有没有损坏或零件松脱,以防宝宝把零件放入嘴里而造成意外。

十三、应注意宝宝衣物方面的危险(1)颈部衣饰:颈部衣领应柔软、合适。领子又高又硬,宝宝转头时压迫了颈部大血管,造成脑细胞暂时缺血缺氧,硬领紧领还会擦伤宝宝颈部的皮肤。

颈部是需要细心保护的部位,冬天要注意透气,适宜穿无领衫。领口不要有带子,以免发生绕颈的危险。宝宝戴领巾、围巾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过松容易被各种把手、攀登架、滑梯上凸出部位勾住,产生窒息的危险。

(2)衣服上小饰品:宝宝喜欢摆弄小玩意儿。衣服上的扣子、别针、小饰品一旦松动、脱落,很容易被宝宝取下含在嘴里,或被戳伤。扣子不要有尖角,不能太小,拉链的拉环要足够大。新做的衣裤上身前要检查一下,看是否留有缝衣针和大头针。照料幼小宝宝的母亲,不宜戴长耳环、项链和戒指。

(3)裤子:宝宝的裤子不可太紧,裤裆不能太短。太紧的牛仔裤、紧身裤不仅穿着不舒服,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裤裆要够长,否则会勒疼勒伤宝宝的会阴部。

(4)鞋子:幼小的宝宝最好不穿皮鞋,特别不穿硬面底的窄头皮鞋,宝宝穿着不舒服,活动不便,而且容易打滑跌跤。

宝宝还不会系鞋带,不要穿有带子的鞋,以免松散的鞋带引起绊跌。

十四、宝宝7大生理特征和对洗护品的要求这里说的宝宝,是指0~3岁的幼儿。他们的皮肤和相关的生埋器官与成人完全不同,需要的洗护用品种类及其功能都与成人产品完全不同。

(1)皮肤面积与体重比例大,易吸收洗护品。

据专家统计,婴儿皮肤平均表面积为25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为5千克,其比值为500;而成人皮肤平均表面积为18000平方厘米,平均体重为65千克,其比值为270.同时婴幼儿皮肤脂肪和脂质较多,对洗护品吸收增加,由此也可导致对过敏性物质吸收增强,所以婴幼儿洗护品必须保证比成人用品有更高的安全性。

(2)皮肤薄,易受损。

婴幼儿皮肤仅有成人十分之一厚,表皮层是单层细胞,而成人是多层细胞。真皮也较成人薄,弹性纤维组织稀少,缺乏弹性,更易渗透和磨擦损伤,因此适宜使用爽身粉减少磨擦。

(3)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酸性保护膜,不可使用碱性洗护品破坏之。比如,含皂质、酒精和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不能给宝宝使用。

(4)色素层较薄,易被灼伤。

应在必要时给宝宝使用低刺激高品质的防晒用品。

(5)体温调节机能力差,易生痱子。

宝宝汗腺和血液循环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难以有效地控制体温,易产生热痱。应该注意调节室温和衣服厚薄,选用止痱防痱产品。

(6)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出现皮肤过敏,如红斑、湿疹、脱皮等。

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安全沐浴露及药物。

(7)泪腺发育不成熟。

宝宝不能分泌足够泪水保护眼睛,眨眼较少,所以,必须避免洗发液对宝宝眼睛的伤害。

如何给宝宝选择洗护用品目前,市场上有两大类宝宝洗护产品:清洁与护肤,即洗沐类与护肤类。

宝宝清洁产品主要是洗沐品,它们是:(1)婴儿香皂。成分温和,碱性及刺激性低于成人香皂。主要用于宝宝手脸较脏时,需过水。

(2)婴儿沐浴露。比婴儿香皂多增加了滋润成分。清洁护肤一次完成。用完勿需过水。市场上又有婴儿滋润沐浴露,主要针又披肤过于干燥的婴儿,如秋冬季或每天沐浴的婴儿,适宜选择无泪配方,必须在湿毛巾或打湿的皮肤上用。

十五、不要把冷饮当做宝宝解暑佳品每个宝宝都喜欢在天热的时候吃冷饮而不愿好好地吃饭,妈妈以为天热时宝宝多吃也无妨,自认为冷饮可以解暑,待宝宝暑气消除就会好好吃饭了。其实,冷饮并不是真正的解暑佳品。

首先,宝宝吃了冷饮后,血管由于受到冷刺激而收缩,反而影响身体往外散热;冷饮进入胃肠后,刺激胃肠黏膜而使消化酶的分泌减少,从而减弱了宝宝的消化能力,若是在餐前吃冷饮,食欲也会大受影响;而且冷饮会刺激宝宝娇弱的咽喉部黏膜,使得它们的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再就是冷饮中大多有较多的糖分,吃了以后不但不能解渴,反倒越吃越渴;如果不加以限制,宝宝就会出现更加厌食、腹痛、腹泻、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这就是现代儿童的寒积病——“冰箱病”。

明智的做法是:(1)给宝宝多喝汤、粥,补充由于天热身体失去的各种电解质和矿物质,如钾、钠。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钾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妈妈还应该给宝宝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妈妈居家自制清凉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为好,但给宝宝喝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千万不能一次大量暴饮。

暴饮可造成宝宝突然大量出汗,还会导致食欲减弱。

(3)限制宝宝吃冷饮的数量,饮料每天只给喝1瓶,雪糕每次吃1根,注意不要在餐前吃,通常皈后1小时较为合适。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冷饮,在室内放上一会儿再给宝宝吃。

(4)倘若宝宝患上了“冰箱病”,除了按以上方法去敞之外,可采用下列方剂:①把生姜洗净后切成片,用醋泡渍一个昼夜。

使用时取出3片,加上适量红糖,再以沸水冲泡,然后温浸一会儿,让宝宝不时地喝上一些。②取生姜6克:葱白3根,加适量的水煮沸成姜汤,然后将1克胡椒放入汤中,让宝宝趁热喝下去,也可加一点糖。

十六、不要给宝宝吃水泡饭天热时,许多妈妈喜欢给宝宝用开水泡米饭,认为这样既让宝宝解渴,又可让他吃得快,但这样做却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用开水泡米饭,宝宝大多不经咀嚼就把食物囫囵吞下去,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咀嚼及口腔唾液的充分搅拌和初步消化,很快就进入胃内,从而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使胃容易因过劳而患病。

而且泡饭中大量的水分会稀释唾液及胃液中的消化酶,使胃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进而影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有这种习惯的宝宅,尽管饭量并不小,但因营养不足个个都长得面黄肌瘦,容易患病。

明智的做法是:(1)应该在吃饭前,先给宝宝喝上一点味道鲜美的汤,这样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为消化正餐食物做好准备。但不要喝得太多,以防冲淡消化液。

(2)让宝宝把吃到嘴里的食物咀嚼碎,待宝宝咽下后,可给喝几口汤,这样也不会影响胃肠功能,并能增进宝宝的食欲。

十七、夏日妈妈应注意的两大误区让电风扇和冷气对着宝宝吹在闷热的夏季,若是室内温度太高,宝宝的体温就很容易随着气温升高而升高,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已,并且尿量减少。

许多妈妈生怕宝宝因此发烧,就把电风扇对着宝宝的身体吹风,希望让宝宝凉快—些,殊不知结果并不如意。

宝宝被风吹到的体表部位,汗液会蒸发得很快,而风吹不到的部位,汗液却蒸发得很慢,因而使身体汗液排泄失衡。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处于—种不稳定的状态,若再加上汗液排泄不均衡而使身体的各个系统和部位发生不协调,就容易引起疾病,轻者流涕、鼻塞,重者则会导致支气管炎,乃至肺炎。

明智的做法是:(1)在房间内选择出—个最佳放置电风扇或冷气的角度,既可以营造出类似自然风的环境,又不会对着直吹,这样便可降温。

(2)风量不要开得过大,电风扇以摇头旋转风为宜,使用时间不宜太长。

(3)开电风扇或冷气时,应该给宝宝穿上薄厚适中的衣服,最好在胸前和肚子上戴个小肚兜。

(4)门窗不应紧闭,经常打开通风透气。

用六神丸来预防宝宝生热痱和热疖夏天高温天气,许多妈妈担心宝宝生热痱或热疖,经常给宝宝服用六神丸,认为它能清热败火,是预防宝宝生热痱或热疖的特效药。事实上,六神丸是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其中重要成分为蟾蜍,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应用不当易致心律失常:配药中的雄黄含有硫化砷成分,应用过多会损伤肝肾等生命器官,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宝宝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长期大剂量眼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

明智的做法是:(1)保持居室通风、凉爽,让室内温度维持在25~28℃之间。

(2)天气热的时候避免宝宝在阳光下玩耍,到户外嬉戏应该在阴凉地方玩。

(3)每天给宝宝洗1~2次澡,采用温水并用刺激性小的皮肤清洗剂,使皮肤得到彻底清洁:洗后擦干水,轻轻扑上一层薄薄的婴儿爽身粉。

(4)给宝宝勤换衣裳,衣服应该质薄、柔软、吸汗、宽松。

(5)经常查看宝宝的衣服、被单及枕巾是否已潮湿。

(6)勤给经常躺着的小宝宝翻身,及时更换枕巾,头发尽量剪得薄而短些。

(7)经常给宝宝喝自制的清凉解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菊花茶等。

十八、怎样教孩子上厕所在小孩具有以下条件时就可以训练孩子上厕所了:能够自由地在房间走动;有能力轻松地在马桶上坐上和下来;能够很容易地自己穿上和脱下内裤;同时知道许多诸如“干”、“湿”、“尿”、“屎”等词意思;能够在不被责骂训斥的情况下按照父母的简单指示办事;能够每天排几次小便,而不是一大点点滴滴到处小便。

平时穿衣眼、脱衣服,尤其是提裤子、脱裤子时,应尽量鼓励小孩自己动手,当你上街买东西时,可以带小孩去公共厕所,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使用公共厕听是很方便的。父母应该改掉一定回到家里才上厕所的习惯,因为小孩子没有那么久的控制能力。

在正式开始训练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父母要确保资产有一个使用方便的便盆,因为孩子在大小便时不易保持平衡。应为孩子准备很多内裤,大约10条左右。这样就可以应付许多意外弄脏内裤的情况。同时,洗这么多内裤比一次只洗二三条内裤经济得多。孩子的内裤不应太大或太小,使孩子能很容易地将内裤脱过臀部及大腿根部但又不致于掉下来。

当孩子需要使用厕所时,父母必须让孩子自己独立做每一件事情。而且通常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食物来鼓励他们多上厕所(注意避免吃任何易引起腹泻或腹痛的果汁)。当父母小便时让孩子注意听一听,来帮助孩子了解上厕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训练有助于使孩子直观地明白在厕所里大小便与便盆上大小便是一回事。

一开始应该教男孩子坐下来小便而不应站着撒尿。否则,一听到响声或受到惊吓,他们常常会把浴室弄得到处都是小便。

在入厕练结束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孩子偶有一次反复,这是预料中的事,与入厕训练的方法无关。许多孩子在6或7岁之前仍有许多麻烦事发生。3岁以下的儿童夜尿多或尿床(遗尿),应该是意料中的事。也与入厕训练无关。孩子并非故意要弄湿他们的床,因此不应该因为尿床而责骂他们。

大多数孩子在大便后不能擦干净他们的肛门。尤其是在大便稀软的情况下,对很多孩子来说,这种情况要到4岁才会得到改善。如果你的孩子排便困难或便秘,甚至便后喊大腿酸痛,你就应该考虑每天饮食中给予更多的植物纤维或粗粮。在入厕训练中,没有比小孩子便秘引起的麻烦更糟的了。如果孩子经常便秘或排便困难,你就应该在进行入厕训练前带小孩子找医生看—看。

十九、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不要光看他的广告做得怎么样,他们介绍得怎么样,父母还要亲自到那里去看一看。

幼儿园里的教职工是否受过专业训练?幼儿园里气氛怎么样,是很活跃,还是管理得死气沉沉,把孩子管得像小学生。

教员能否和孩子亲切相处?在幼儿园的所有角落是否都充满温暖和爱护?幼儿园的教学是否组织得好?各种活动是否有教学目的。

幼儿园的环境、设备、教具是否很好。

幼儿园的营养师是否有专业水平。

二十、宝宝入园新说宝宝应送托幼机构宝宝到了2、3岁,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这是宝宝社会适应能力的萌芽,也是心理发育的需要。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遍,宝宝在家中缺少玩伴,即使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只是短时间的交往,不可能满足宝宝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愿望。父母应该把宝宝送到托儿所、幼儿园,让宝宝在集体中生活,对宝宝身心发育都有好处。

(1)托幼机构里玩伴多,宝宝能够尽早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宝宝在家里时,全家人围着他一人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我说了算的自私心理。而在托儿所,想要和同伴在一起玩,就要学会谦让、容忍、照顾别人等品质。而且还能克服在家中由于无同伴而形成的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等弱点,有利于培养宝宝开朗、活泼的性格。此外,2~3岁宝宝的模仿性强,整天和成人、老人在一起,容易早熟,说成人话,举止行动模仿成人,像个“小大人”,失去儿童天真活泼的本色。

(2)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可以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通过各种游戏对儿童进行教育,从而使宝宝语言、思维、与人交往等各项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这在家庭的小天地里是得不到的。

(3)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师虽然爱孩子,但不像父母那样溺爱孩子,宝宝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消除依赖心理,逐步培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宝宝将来成才不可缺少的优秀心理品质。

从生长发育来看,在托幼机构也比在家庭中有利。许多宝宝在家中不好好吃饭,挑食厌食,甚至只吃零食,令父母很头疼。

而托幼机构的生活很有规律,有专人负责营养配餐(即根据孩子生长需要,合理搭配膳食)。宝宝们在一起吃饭,互相影响,即使在家挑食的孩子也大多会把自己的那份吃完。托幼机构的零食定时定量供给。不但能满足宝宝生长需要,而且还可纠正宝宝随便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为3岁宝宝做好入园准备(1)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去幼儿园前,父母可带宝宝去参观,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让宝宝看看各种活动设施及丰富多彩的玩具,使宝宝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向往感。父母千万不要把送宝宝到幼儿园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不然宝宝会产生一种到幼儿园去就是“受苦受难”的错觉,形成对幼儿园恐惧的心理,从而导致不愿去的思想。

(2)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庭中,宝宝的衣、食、大小便都要依赖父母。为了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上述内容要学会自理,不然宝宝与别人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并给在幼儿园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心理上的准备。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对宝宝要求十分严格,有时还要批评,这与父母的要求不严、“戴高帽子”、“说好话”的做法截然不同,若是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宝宝就会出现“想不通”、“老师不喜欢我”等心理不平衡。

(4)培养宝宝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影响与小朋友及教师的交往。

宝宝入园的分离焦虑有些宝宝刚进幼儿园时又哭又闹,不肯离开父母,不愿呆在幼儿园。这种现象,大多要持续数周,少数甚至长达数月之久。

宝宝的这种拒绝入园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分离焦虑”现象。

“分离焦虑”源于宝宝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半岁至3岁的宝宝又慨育者形成了固定的依恋关系,他们已懂得抚育者(大多是父母)在自己身旁,是自身安全感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

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格外关心所依恋的对象是否在身边,倘若发现不在身边,就以哭闹来“抗拒”。所以,宝宝初次入园,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就会觉得失去了安全感,因而紧缠着父母不愿离开。

每个宝宝分离焦虑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宝宝表现为与亲人刚分离时,情绪很坏,但亲人走后就转为正常;有的与亲人分离较长时间还思念着,甚至哭闹不止;有的则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呆板、不哭闹、独自枯坐等。

这些差异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从依恋关系发展的规律看,宝宝年龄越小,入托入园越难适应。其中以6个月至3岁分离最为痛苦,因为这时宝宝已建立并加强了与抚育者固定的依恋行为,同时在生活上独立自理的能力差。

(2)与抚育者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依恋行为越紧密,分离焦虑就越严重。

(3)与宝宝过去是否入托入园有关。曾入托入园的宝宝再入托入园自然适应,因为他们已形成“入托与亲人分离——在托儿所过集体生活——出托儿所与亲人团聚”的生活周期模式。但是未曾入托入园的宝宝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4)与宝宝本身的身体健康条件、气质、性格特点和教师方面的一些情况有关。宝宝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这时父母对初入园的宝宝,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给宝宝带—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宝宝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从而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让宝宝愉快地进入幼儿园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并为将来上学做好准备,是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美国儿童专家认为,宝宝入幼儿园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与同伴和睦相处,并在同伴的帮助下,逐渐寻求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3岁左右的宝宝,很愿意与同伴交往,所以2~3岁的宝宝入幼儿园较为适宜。

许多宝宝不愿意入幼儿园,除了宝宝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或体格较弱等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由父母本身的某些错误做法造成的。

有的父母把宝宝送进幼儿园后,分别时频频说:“再见”,依依不舍;不少父母甚至数次返回,趴在窗前张望。这种做法只能使宝宝感到,一旦父母离开,自己在幼儿园里就会遇到不如意或倒霉的事情,否则父母为何如此放心不下?于是更对父母恋恋不舍,不愿迈进幼儿园的大门。

年龄幼小的宝宝初入园时难免会产生焦虑感。父母帮助宝宝克服“焦虑感”的具体做法是,离园时父母接宝宝回家之前,可以留在宝宝身边看着他玩一会儿,待玩够后,再领他回家。第二天,可陪宝宝在幼儿园再多呆些时候,当宝宝渐渐地与幼儿园的老师及小朋友熟悉后,即使家长不和他在一起,他自己也会有充分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