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10415900000008

第8章 学龄前幼儿的教养

一、怎样让你的小宝宝参加集体生活二、三岁的幼儿,无论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在迅速地发展。孩子一般在三周岁以后,就能够掌握了走和跑的技巧,并且能够用语言同别人交往,因此具备了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条件。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却是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在婴儿期中,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基本上是在大人的护理下生活的。但在幼儿园里,一位老师一般要管理二十来个孩子,这就需要儿童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另外,幼儿园是许多孩子组成的集体,他们要共同遵守集体规定的各种规则,但是,这些都是初送幼儿园的孩子所不适应的外界条件。如果不能使孩子迅速适应这种新的生活,就会使他们失去对幼儿园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对幼儿目的反感。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在父母的协助下,只要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是可以帮助儿童较快地习惯和爱上幼儿园生活的。主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使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心理上的准备。幼儿依恋他们熟悉的家庭环境,不愿离开亲近的人到陌生的环境中去,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新鲜有趣,富有吸引力,孩子也会欣然前往。所以,在孩子入幼儿园以前,做父母的决不能用“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去”之类的话威胁孩子,以免使孩子误认为幼儿园是个惩罚自己的场所,从而产生对幼儿园的畏惧情绪。父母要对孩子经常介绍幼儿目的生活情况,告诉他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老师教小朋友唱歌、跳舞,还给小朋友讲故事……生活十分有趣。”这样就能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盼望自己能早日到幼儿园去。

(2)要注意增强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到了两岁多,就可以学会做一些事情,家长要有意识地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自己用匙吃饭,喝汤,用杯子喝水,尽量让他们独立行走等等。还要注意教会他们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希望,而不是只满足于孩子会打手势。这样,孩子在进幼儿园后,生活上就会少遇到一些困难。

(3)应当培养孩子按时作息和遵守集体生活规则的习惯。做父母的应该预先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对儿童午睡、衣着,进餐等生活上的一般要求,尽可能使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接近于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使他的行为符合幼儿园的要求。这样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事实证明,只要父母认真做好孩子进入幼儿园前的准备工作,孩子是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另外,幼儿园的老师如果能体贴照顾新入园的孩子,并且把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得富有吸引力,孩子会爱上幼儿园的。

二、不能忽略学龄前幼儿的品德教育学龄前幼儿尽管年龄幼小,能力稚弱,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但是他们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形成最初步的是非观念、爱憎感情以及行为习惯,这就是道德意识的雏型。这种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特征十分重要。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儿童最初获得的印象会使他终生不忘,所以,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培养出能把生活提到更高阶段上的一代人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在儿童生活刚开始的头几年对他们非常慎重地进行教育。”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伟大精神和高尚理想的人,因此,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从一开始就要符合这个要求。对幼儿进行德育的内容,是向幼儿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并要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德以及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不能靠讲大道理,而要从一些小事情做起。例如: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首先就要教育他们对周围的人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要教育他们尊敬老人,对人要有礼貌,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使用玩具。进而再要求他们关心别人,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做好事。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为集体的利益抑制自己的爱好和要求,克服自私心,加强集体感。

培养学龄前幼儿的勇敢精神也很重要。首先,要引导孩子在众人面前能大方地回答问题、唱歌、跳舞、参加游戏,预防注射时不怕痛,不小心打破了器皿勇于承认,到黑暗的房间里去取一件东西不畏缩。当成年人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时,孩子的勇敢精神就能得到发扬。反之,有些幼儿的胆小,却是由于成年人在一些小事上有意无意的影响造成的。如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服从成年人的意志,给孩子讲可怕的故事等,都会使幼儿感到恐惧和对自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培养幼儿的品德,讲明道理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周围成年人的模范作用。这是由于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模仿性强。因此,对学龄前的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言教往往不如身教。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范例就是父母本身的行为。幼儿十分敏感,经常细心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不良行为,则会给幼儿造成恶劣的影响。

有些父母不自觉的自私心理的流露,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暗示“不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或者威胁孩子,“再不好好吃饭,就给别人吃了。”这些话都会激发孩子的自私心理,不利于孩子先人后已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家长要使儿童已具有的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巩固下来,就不要因为有些事情小而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步。因为一次让步会逐渐变成一切让步,溺爱孩子,肆意放纵,将使孩子成为、不能接受合理要求的人。

三、重视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两种人:有些人很会做事,他们善于掌握事物和支配事物,一切事情在他们手里都会处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时候都不会不知所措;另外一些人不会处理自己的事情,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无所适从,总需要别人的照顾,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他们就会生活在肮脏,纷乱的坏境中。你愿意你的孩子成为哪一种人呢?如果你希望他们生活得幸福,那么,就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使他们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不要娇惯你的孩子,要让他们从小习惯于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来说,适合于他们的劳动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把衣服手绢叠整齐,把鞋放好,独立地进餐和盥洗等等。这些活动和生活紧密相联,容易掌握。孩子稍大一点后,还可以教他们为家庭和班集体做一些事情,如洗碗,扫地等。可以让他们负责管理一盆花,负责给金鱼喂食,观察它们,照料它们。这些劳动需要儿童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掌握一些劳动的技巧,因此,需要成年人随时提醒、检查和帮助。从事这类劳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情绪愉快,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感、责任感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有些父母只注意幼儿智力的发育,而不注意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这种做法是带有片面性的。幼儿的脑力发展和他们劳动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在劳动中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运用他们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智力和体力同时活动起来。所以俗话说的手巧心灵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外,儿童在劳动过程中,还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逐步增强脱离成年人的照顾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这也将有利于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和进入小学后的学习生活。

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技能的提高,需要孩子进行经常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如爱整洁的习惯,是在保持个人衣物和公共用品秩序的反复实践中形成的,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随时注意自己工作的准确性和条理性。为了培养孩子这种习惯,父母必须配合幼儿园的老师,要求孩子正确地使用各种礼物,要求他们保持生活用品、玩具、图书等各类物品的秩序。如积木玩过后不要乱扔,而要把它一块一块整齐地放回原来的地方。浇花时,如果把水洒在了凉台上,要及时把它擦干净。图书要一页一页地看,看完后放回原来的地方。如果每天这样要求孩子,并对孩子的进步不断给予鼓励,你的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学会做各种事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有些父母认识不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总认为让孩子劳动,既不能把活干好,又要费时间教育,还不如由自己干痛快。由于怕麻烦和为了省时间,他们把所有的事都承担下来,一切都包办代替。天长日久,到孩子养成了松散,懒惰的习惯,再纠正就十分困难了。应当看到,我们养儿育女,是在从事培育一代新人的事业。我们的下一代要在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中从事创造性劳动,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一代人是否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不但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终身幸福,还将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因此,家长决不要怕麻烦,一定要细致地做好孩子的劳动教育工作,把孩子培养成爱劳动和会劳动的人。

四、如何发展学龄前幼儿的智力现代科学证明,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主要是由后天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人脑的生理结构,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也只不过利用了这种能力的一小部分。所以在智力发展上除了天生愚昧的呆儿,大多数人和天才人物有着大体相似的智力,问题只在于它是否能够及时得到“开发”。人脑是在学龄前期成熟起来的,但它究竟能成熟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营养、健康,接受知识的多少、在外界刺激诱导下思维的活跃程度等等,而不是取决于单纯的时间延续。因此,幼儿期对于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怎样才能“开发”学龄前幼儿的智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呢?一、要培养幼儿和父母交谈的习惯,在谈话过程中提高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没有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播和品德的培养,是可以离开语言来进行的。学龄前幼儿是从与成年人的交谈中,通过模仿来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因此,应当充分运用成年人和幼儿交谈这一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当通过交谈,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住址和幼儿园名称,知道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知道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还要教会孩子有条理地描述事物。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儿歌,要求他们背诵;讲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要求他们复述主要的内容等等。这些,对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都有积极作用。

二。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进行探索的兴趣。

幼儿的智力是在逐渐掌握语言和认识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察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本方法,因此,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提高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对于学龄前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对周围生活环境十分敏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经常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一类问题,极力想了解各种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孩子“七问八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我们应当尽可能给予正确的回答,鼓励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父母还应当主动地为孩子创造广泛接触、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机会,例如带他们去公园,动物园,看各种展览,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孩子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正确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季节特征的变化,交通车辆的类型,社会职业的区别等等。这些都能大大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要教幼儿认字,培养他们喜爱读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有形符号,识字对于促进学龄前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幼儿识字以后就不单是通过听觉器官接受语言信息,而且还能通过视觉接受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幼儿不仅可以从成年人口头的传授中得到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图书吸取养料。这样就打开了获得知识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新的巨大的通道。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四、五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所以在这个阶段,不妨用游戏的方式每星期教儿童认几个字。当幼儿能连认带猜地阅读小人书的时候,就会感到更大的兴趣。这将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给学龄前幼儿准备纸和彩色笔,让孩子画出他感兴趣的事物。

画画是一种摹拟活动。通过这种摹拟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画汽车的方法,星期天上街看见了各种不同的汽车,就会兴致勃勃地想把它们表现出来。学会了画动物的方法,游览了动物园后,就很想在纸面上反映出印象最深的动物。做父母的应该准备好纸和笔,鼓励孩子这样做。而且父母还可以提示孩子画点什么,让他去留意观察,然后画出来。孩子如果画得不好,家长应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耻笑,以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启发孩子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当孩子在绘画中再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它们。

五、不要阻止幼儿参加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童年时代生动有趣的游戏,往往使人终身难忘。

有些父母不懂得游戏对幼儿的意义,把孩子从事游戏活动看做是“贪玩”甚至胡闹。其实,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游戏既是学习,也是劳动。如幼儿有时扮演交通警,手里拿着指挥棒认真的在指挥车辆和行人;有时扮演司机,口中会“笛笛”地哼着驾驶汽车;有时抱着娃娃变成了妈妈,有时用积木“建筑楼房”,好象他们是设计师或建筑工人。无论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从事什么活动,他们的思维都在紧张地活动。他们在想象游戏的情节,在不断发展和补充游戏的内容。他们以沙、石、木片等做为游戏材料,甚至以想象来代替真实物品。所以,幼儿借助游戏,可以学习和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游戏中,幼儿不仅是再现各类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而且在体验着各类人物对不同事物的感情和态度,摹仿人们正确高尚的举止。为了扮演好某个角色,他们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愿地服从游戏的某些规则。因此,游戏不只是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有力手段,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措施。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甚至说:“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孩子在幼儿园从事游戏,回家也需要游戏。有的父母只是片面地抓孩子读书、写字、做算术,却否定游戏,甚至禁止幼儿回家做游戏,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孩子自动学一点读、写、算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有读、写、算而没有游戏,孩子就会因此感到生活枯燥无味,缺少欢乐,从而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个性不能健康发展,读、写、算的效果也不会好。另外,各种游戏都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等游戏材料,因此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已有的知识经验活跃并由此巩固起来。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心理过程成熟,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提高。如果读、写、算也采用游戏方式来进行,效果就会显著提高。所以,明智的父母不会制止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在院子里跑、跳、游戏,不会责备孩子把房间里的椅子当做汽车来驾驶。如果孩子在扮演幼儿园的老师,要你当“小朋友”,或者孩子在扮演演员,要你当“观众”时,就请父母们满足他们的要求吧。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养成接受合理要求的习惯。

这里还需要谈一谈如何选择玩具。玩具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多种多样的玩具,可保证游戏的丰富多彩,所以,为孩子购买或制做一些玩具是必要的。但不能无限制地购买。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动手,糊一面小红旗,做一架小飞机。自己制做点玩具,不仅是为了对孩子进行勤俭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学会动脑筋设计,学会动手制做。独生子女和经济宽裕的家庭更要注意,不能让孩子觉得一切东西都来得太容易,养成不爱惜玩具,任意丢失和毁坏玩具的习惯。另外,选择玩具不仅要注意色彩和形象的美观,而且要注意结实耐用。不要单单追求玩具的高级和新奇,还要注意玩具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如应该给幼儿准备一些橡皮泥、积木、金属结构或塑料薄片等玩具材料。这些材料的特点是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并且可以不断地加以翻新,对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极有好处。因此,孩子对这类玩具是会百玩不厌的。

六、宝宝的饮食习惯与能力培养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人体需要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为其物质原料。这就不仅需要合理调配适合宝宝年龄的膳食,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能力。应该培养宝宝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能力呢?(1)引导宝宝按时进食的积极性,使其对进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从婴儿期开始,宝宝在进食时应有固定的座位,并且注意不改变座位。

(3)注意力集中,细嚼慢咽,定时定量,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不边吃边玩,不边吃边看电视。

(4)喜欢吃各种食物,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5)闭住嘴唇咀嚼食物,不“叭哒”出声,不让别人看见嘴里的食物。

(6)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离开饭桌,不含着食物说话或上床睡觉。

(7)吃饭时注意整洁,吃完碗里最后一点饭菜,不养成剩饭菜的不良习惯,洒了饭、汤,父母应该及时帮助擦净。

(8)经常喝开水,不喝生水。

(9)不捡地上的脏东西吃。

在饮食能力方面,应注意逐步培养宝宝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吃饭的能力。包括:(1)1岁七八个月能自己一手扶碗,一手用勺吃饭(不必强调右手用勺或筷,应该培养宝宝双手都能使用勺筷、剪刀等,这对大脑左右两半球智能开发是非常有益的)。

(2)2岁以后可学习用筷子,自己洗手、擦嘴。

(3)3岁左右能熟练地使用勺和筷子,开始吃得干净、利索,能保持桌面干净,并开始学习协助父母摆放碗筷,吃完饭后将自己的碗、筷、椅子放好。

(4)任何年龄的宝宝都要培养吃饭的正确姿势,掌握与进食有关的语言,如“慢咽细嚼”,各种餐具、饭菜名称等。

(5)吃饭前要让宝宝保持安静,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吃饭的环境也要安静整洁。按时进餐,让胃的消化液正常分泌。千万不能让宝宝饭前过度兴奋或疲劳。不要呵斥宝宝。饭前一小时内不吃糖果、雪糕等冷饮,也不要喝大量的开水,以免冲淡胃液,影响胃液的正常分泌,从而造成宝宝食欲下降。

(6)注意饭菜的色、香、味、形,经常变换花样,应该安排出一周的食谱,避免单调无味。饭菜太烫或太冷都会引起宝宝反感而拒食,应该注意参照气温适度调整食品的冷热,以增进宝宝的食欲。

(7)宝宝1岁后,可有意地用童话故事、比喻、示范等方法,引导宝宝理解食物的好处,比如“猪肝真好吃,多吃猪肝眼睛会亮晶晶的,嘴唇会红红的”、“多吃蔬菜小脸蛋会长得像红苹果一样”。以此培养宝宝对各种食物的兴趣,如果宝宝挑食、厌食时,对于不喜欢吃的食物,必须要多变换花样。开始可少量进食这种食物,以后再逐渐增多。

(8)倘若宝宝发脾气、任性,切不可用糖果、饼干等食物来缓解矛盾,转移宝宝不合理的要求,以免形成吃零食的习惯。进食时,更不可迁就宝宝边吃边玩的毛病。宝宝不好好吃饭时,可以采用不理睬的态度,坚持下去,宝宝会自知没趣而“休战”。

(9)2岁左右宝宝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因能力所限,吃饭时打翻碗碟、饭菜洒到桌上地下等纰漏会不断出现。父母应该耐心教会宝宝正确使用餐具的动作,即使手、脸、衣服弄脏了,也要不厌其烦地及时帮助擦净,并对宝宝微小的进步加以鼓励,让宝宝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千万不能粗暴处理,更不能图省事,包办代替,从而剥夺宝宝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这会影响宝宝饮食习惯与能力的发展。

(10)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言谈或同桌吃饭时,父母都不得有任何暗示性语言和动作,以免形成宝宝饮食的坏习惯。比如,妈妈不喜欢吃猪肝,让宝宝察觉后,就会照妈妈的言行去做,必然形成挑食的坏习惯。

父母还应及时了解宝宝拒食或食欲不好的原因,想方设法保证宝宝获得足够的食物营养。

七、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2岁的宝宝要习惯喝白开水,不要喝糖水及含糖的饮料,常喝糖水及含糖的饮料会使糖残留口腔而发酵,导致龋齿。此外,含糖的液体吸收后会使血液糖分增加,孩子没有饥饿感,从而产生厌食:另一些孩子热量太高成肥胖儿。要让宝宝用杯子喝白开水和液体食物,不再用奶瓶。宝宝练习用双手捧杯或碗,小心不要将液体洒出来。

八、千万别让孩子狼吞虎咽父母总嫌孩子吃饭慢,实际上狼吞虎咽也不是好的饮食习惯。

狼吞虎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很不利。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主要会造成两种情况:使消化分泌减少。咀嚼食物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液分泌,胃液分泌又进而诱发其他消化液分泌。少咀嚼就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使食物未能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表面积会大大缩小,这样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素势必也大大减少。

上述两种情况导致了同一个结果:影响了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有些食物比较粗糙,食入后可能损伤消化管道。

九、重视环境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儿童的性格是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交替形成的。合理的教育可以使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教育环境则是前提。

宝宝年龄小,性格尚未定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住房条件、家庭条件、孩子用具、人际关系、周围环境等等),并注意发挥环境的作用,就能使宝宝性格的萌芽朝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家长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在宝宝和环境相互作用中关系最密切。心理学解在同样的条件下,父母对宝宝的教养态度不同,会引起性格发展上的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于不同性格的培养起着不同的作用。

(1)以大人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宝宝的表现多为很有礼貌、谨慎、精神容易集中。但是这种宝宝也表现出盲从,容易受别人暗示或驱使,善于服从,从小害羞、忧郁、畏缩,自信心和自尊心比较差。

(2)以宝宝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宝宝一般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自信心比较强。但是这种宝宝攻击性也比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受约束,不愿意服从,比较固执。

家长过分溺爱、照顾和保护的宝宝,性格多半是消极的,依赖性比较强,没有责任感,没有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到一点事情犹豫不决,娇气、任性。

(3)两面性亲子关系因为父母对宝宝的态度忽冷忽热,有时过分地严厉,有时可能过分地迁就、放纵,教养态度琢磨不定,反复无常。宝宝多半性格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良好的性格很难形成。

(4)理想型亲子关系爱而不娇,严厉却慈爱,父母与宝宝的态度可以交融在一起。

宝宝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是家里的—员,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独立、直率、活泼、大方、开朗、有协作精神、有活动的能力,善于和同伴相处。

加大宝宝与父亲交往的密度父亲与宝宝多一些时间的接触可以促进宝宝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因为父亲具备两个方面的优势:(1)对宝宝的态度通常父亲比较宽容大度,随和开朗,再加上父亲精力充沛,比较喜欢运动,而且还喜欢变花样,特别适于宝宝的年龄特点。

(2)处理问题的态度父亲倾向于以积极的姿态去处理问题。在考虑宝宝行动动机时比较容易从好的方面去想,在解决问题时,又容易用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语言去教育宝宝。这样培养出的宝宝能够积极、活跃、乐观。多与父亲在一起,宝宝更易勇敢自信。

十、让孩子快乐的方案家庭和睦是快乐的源泉宝宝最喜爱的人是父母亲,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倘若夫妻不和睦,整天吵架,则会使宝宝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宝宝会感到恐惧,怕失去父母亲。所以,不能当着宝宝的面吵架,甚至不能当着宝宝开一些过激的玩笑。要让宝宝看到的总是父母和和睦睦的一面,当两人出现一些分歧时,应该在私下尽快解决。

快乐父母养育快乐宝宝大部分时间,宝宝郡荟和父母亲在一起,若是父母陕乐,宝宝也必然快乐。良好的快乐气氛是会传染人的。所以,当家中有一些快乐的事情时,可以告知宝宝,让他知道为什么快乐。比如要对宝宝说:今天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几年前的那一天,妈妈穿着洁白的婚纱,和爸爸举行了婚礼,好多人都来祝贺。

给宝宝选释的权力如果一个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话对于成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小宝宝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总是父母说了算,宝宝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就会觉得自己任人摆布,无能为力,心中自然不快乐,而且变得懦弱,性格压抑。在一些小事上,父母不妨给宝宝自主选择的权力,比如问一问宝宝:今晚你喜欢听哪个故事,妈妈给你讲。当然一些大事还需要父母做主,不能一切都由着宝宝。他的自主权力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这个范围父母可以给宝宝划定。

教会宝宝与人相处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一门艺术。倘若不能与人沟通,人会变得孤独、寂寞,思维也会变得迟钝。因此要教会宝宝与人相处。宝宝首先接触的是家人,如何与家人相处其实也是不小的学问。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宝宝小,就给宝宝许多特权。比如餐桌上刚端来一盘大虾,宝宝马上独占过去,不让别人吃。这时就要告诉宝宝,大虾是每个人都有份的,不是你一个人的。宝宝暂时可能会不快乐,但对今舌与人相处,能奠定良好的基础。自私、霸道的宝宝不能与人分享,也就无法从分享中得到快乐。一时给宝宝造成的不快乐,可以让宝宝一生都享用快乐。

除了与家人相处之外,父母还要让宝宝与小朋友一起玩。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宝宝很孤独,父母要多创造机会,不要困为怕宝宝受欺负,不让他与小朋友玩。小孩子与比他大的小朋友在一起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与比他小的朋友一起玩,则能当个老师,促进宝宝学习的兴趣。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朋友的宝宝来家里做客,让宝宝们也有知心的伙伴,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

别给宝宝太多父母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其实不然,许多家财万贯的人,也有许多烦恼,生活并非就快乐。心理学家发现,给宝宝许多玩具,宝宝并不能耐心地玩某一个玩具,而且不知道爱惜。如果把大部分玩具拿走后,宝宝拿着几件玩具却能玩得津津有味,而且也变得喜欢动脑筋。这种减少玩具的教育方法对宝宝特别有益,可以培养宝宝善于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对于食物也一样,不给宝宝太多样式的食物,只有二三样,同样能让宝宝吃饱肚子,而且专心地享用食物的美味。

帮助宝宝调整情绪如果宝宝遇到困难挫折时,会喷怒,会发睥气,父母在这时要给予孩子鼓励,让宝宝正确面对困难。同时,还要设法转移宝宝的不良情绪,如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带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让不良情绪尽快得到调整。

十一、宝宝打架应采取的措施打架对宝宝的成长有害无益吗有些宝宝的父母担心宝宝常常哭着从外面回来。因为是独生子女,这样久而久之,是否会使宝宝丧失自尊心?现在不习惯打架的孩子到处都是。这也是当前潮流的反映。打架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吗?日本儿童教育学家的回答是“否”!认为宝宝在打架中学会了知识。例如在幼儿园中,夺取别人玩具供自己玩的宝宝也会做稍许自我反省,而将东西归还原主。

宝宝打架,对于培养社会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譬如,为了培养自尊心,最能发挥作用的就是打架。因为彼此被打,双方都痛。由自己的痛就会想到对方一定也很痛。从而产生自尊心,并且会慢慢认识到,通过暴力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

若只是同好朋友在一起玩,就不一定明白好朋友究竟好在哪里。从这一点来看,宝宝的打架也未必不是好事情。

倘若父母硬行地说:“不许打架!”那么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就可能会存在鲜为人知的虐待行为。与此相比,还是公开要好—些。

如何对待宝宝的打架通过让强壮的宝宝饲养狗、猫、金鱼等,诱导他们学会如何对待弱者的方法。

2到3岁宝宝之间的打架,完全是由于夺人东西和东西被人夺的简单原因所致。宝宝在3岁前,不明道理。倘若任其所为,就会没有限度,会用手里拿着的东西打人而出现危险。

在此种情况下,父母不能仅仅说“住手”,最明智的办法是把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对象上。如可以说:“喂,那里有只叫爱的猫咪。”宝宝在3岁时,打起架来是很凶猛的。但都是以哪一方哭了,就把兴趣移到别的方面而告终。在这个年龄段结束之前,宝宝的母亲也是担心会出危险。从这一点上来看,3岁幼儿是最易出危险的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加强看管是特别重要的。

若经常看见自己的宝宝被打哭,作为父母在心理上常常是难以承受的。因此作出错误的决定说:“不要再和那个孩子玩了。”但在宝宝这方面,尽管总是被打哭,但由于喜欢他(她)的朋友,抹抹眼泪,就又和他们一起玩了。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尽管有气,但还是应扮出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为好,决不能强令宝宝“认错”。可让他们在家饲养狗、猫、金鱼等。从平时就教绐他们对待弱者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明确地说,宝宝的打架有时也是效法母亲的。例如,金鱼死了,就简单地用筷子去夹的习惯对宝宝的影响就是不好的。

在现代宝宝的身上最缺乏的就是对年幼者、幼小者、弱者的怜悯之心。

例如,在住宅里,3岁、4岁、5岁的宝宝在一块玩耍,常常出现5岁幼儿的玩耍团伙驱逐3岁幼儿的情景。

在力气差异较大的打架中,父母应该适当干预,并给以仲裁。

4岁幼儿、5岁幼儿力气不相上下,通常没什么危险。

十二、宝宝在“吵闹”中成长通常,宝宝到3岁左右就不喜欢单独玩耍了,开始有意识地找同龄伙伴去玩。一直在父母庇护下娇生惯养的宝宝,在开始学着和其他孩子合作玩耍时,往往会出现因不遂自己的心愿而哭着跑回父母身边的情况。这时父母应注意,无论宝宝是与别人玩得很好,还是与别人吵架,他们都是在尝试怎样在集体中生活,尝试在自己与别人的意向发生矛盾时,如何不失自我地使别人接受自己,同时又要出于合作的需要而去适应别人。宝宝正是在这种吵吵闹闹、推推搡搡的过程中寻找最佳合作方式。所以说,孩子吵闹不见得是坏事,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培养孩子的个人意志,又使他能合群。

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分三种类型:(1)主动招惹别的孩子,从而引起争吵。

(2)受到别的孩子的招惹,无奈被迫反击。

(3)报复性吵架。

不同年龄争吵的形式不同,2岁时大多只是被动地卷入争吵,而到了3岁,就越来越爱主动招惹别人,这大概是宝宝日益发展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宝宝吵闹的原因很多,争抢一个玩具,争首先玩滑梯,对方无意的碰撞,都能招致打闹。宝宝间的打闹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倘若父母只是简单地讲“打架不好”,或训斥一番,丝毫无助于加强宝宝间的协作精神。干预宝宝间的争执,实际上是剥夺了宝宝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机会。

宝宝们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彼此合作。在儿童的世界里,大人的推理是无效的。用成人的眼光判断宝宝之间的争执,训斥他们“不许打架”、“打架是坏孩子”等等,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激怒宝宝,使他们形成不良个性。正确做法是,父母把宝宝间的争执当做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的第一课。除非出现危险性、伤害性的打闹,否则父母不要过多干预。

十三、幼儿嫉妒心理的正确指导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类有趣的现象:两个章宝搭积木,一个搭得又快又好,一个搭得又慢又差,搭得差的宝宝几经努力,还赶不上搭得好的,由此便会把别人的成果一捣了之,或把另队推倒,让大家都玩不起来。这种行为便是宝宝嫉妒的表现之一。

宝宝约在1岁3个月后就会从痛苦情绪中分化出嫉妒。

宝宝嫉妒心理产生后,常常容易把怨气指向别人,或想方设法攻击对方,或千方百计地把“跑”在前面的人拉下来,使之与自己“同步”,或落在自己的后面。而且过分的嫉妒也会使宝宝的性格慢慢变得古怪起来。如,抑郁多疑、神经过敏、执拗浅薄、自暴自弃、推卸责任等。父母必须注意对宝宝的嫉妒心理及时疏导。

(1)减轻宝宝的嫉妒。除了指导宝宝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尽量避免易使宝宝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

(2)设法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面转化。这主要靠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培养宝宝的创造精神。关键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要抓住对嫉妒对象“成功”原因的分析。父母帮助宝宝弄清别的小朋友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是怎样“奋发努力”的,从而使宝宝改变只从结果进行比较的低层、简单的思维。二是要指导宝宝进行自我分析。父母帮助宝宝拔出自身的弱点和“赶超”别的小朋友的优势和途径,避免自弃、自悲、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浸扰。

(3)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态,促进宝宝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疏导的主要任务。父母需从多方面努力:一是要注意对宝宝进行精神鼓励,如:他搭的小房子是不错,不过,你会拍球,拍得也很好。在宝宝妒火中烧时,父母不能火上浇油,如骂宝宝“无能”、“没出息”等。二是要对宝宝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三是要转移宝宝的注意方向,使宝宝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如讲讲故事,或者带宝宝出去走一走等等。

十四、父母的行为对宝宝的影响父母主要是通过语言对宝宝进行教育的,但在有些情况下,非语言性行为的教育效果,往往可以超过语言的教育效果。

表情宝宝看到妈妈对他微笑时,就会形成积极的情绪,会很乐意、很愉快地与父母交流,或按父母的指示活动。微笑可以沟通彼此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顾虑和不安,激发宝宝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信心。例如,宝宝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后,父母立即以严肃的表情表示不满,宝宝会敏感地察觉这种表情变化,明白自己做错了事而父母不悦,多数宝宝会马上纠正。这时父母的表情效果,可能比狠狠批评他要好。

手势和动作手势与动作可以表达出父母的意向。如当宝宝克服困难阴片拼摆出来时,父母可以跷起大拇指或拍手来表示对宝宝的祝贺和赞许;如果宝宝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时,父母可以亲吻孩子,这比直接用语言说“今天你敝了一件好事”的夸奖,更具有精神卑的鼓励作用。又如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可用手摸一摸宝宝的头、手表示对他的关心与爱护。

目光即通过目光对宝宝进行暗示教育。不同的目光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发现宝宝的不良行为时,立即投以不满的目光,宝宝会接受父母的暗示,停止当前行为。对2~3岁的宝宝来说,当他表现出良好行为,父母在投以肯定、赞许目光的同时,应该配以微笑的表情,或点头的动作,帮助宝宝明确父母肯定的意向。对宝宝进行目光教育需要训练与培养,父母平时对宝宝说话时,应该面对宝宝,让宝宝通过耳听、目视,理解谈话内容,明确不同目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