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09

第9章 动机的性质

动机是行为的原因,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动机与目的。如果我们只看外表的行为而忽略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行为的了解与控制就无法深入,甚至会陷入错误的判断。因此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如动机、态度、价值观等的研究颇为重要。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行为的原因。人类行为除了极其简单的本能反射活动外,其他任何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动机与目的。这种有一定努力方向而由动机所激发的活动称为“动机行为”。人类的一个动机获得了满足,另一个动机继之而起,或同时有几个动机引导人的复杂行为。如果我们只看外表的行为而忽略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行为的了解与控制就无法深入,甚至会陷入错误的判断。

动机是行为的原因,其产生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内在的需要;一是外在的刺激。内在的需要,包括水、食物等生理上的某些东西,也有心理上及社会性的需求,如爱情、社会认同等。外在的刺激是因个体身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引起需要的,如食物的香味、电视的广告、优厚的报酬等。可见,人类行为是经常受当时个人的生理状态、社会情境、环境因素及个人对外界的认知等内外诸因素交互作用与影响所产生的结果。而动机的强弱,则与个体本身是否缺乏某种物质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应考虑有机体的内在条件是否缺乏某种物质的程度和认知等因素。

早期的行为心理学家华升(J。B。Watson)所说的某种刺激必然引起某种反应(S→R)已不适于说明行为。人类的行为会因时间、空间及所处的情境与个体内部的身心状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因此在S(自变量)与R(因变量)之间,还有中间变量O。李维特在其《管理心理学》一书中用这个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李维特的行为模式是将人类行为的概念系统化。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有原因、动机,而且有目标。换言之,人的行为可以视为由原因到动机再到指向目标的历程,例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会有饥饿的感觉,因而刺激他去寻找食物;一旦找到食物,填饱了肚子,就不再有饥饿的感觉。没有饥饿的感觉就会终止寻找食物的行为,所以寻找食物的行为是为要消除紧张,紧张就是动机。动机与需要、驱力、紧张、不舒服、不平衡等可视为同义词。因此,行为可以视为追寻目标、调节紧张及消除紧张的过程。

把动机视为人内在的紧张或不舒服,旨在强调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而非外在的拉力。近年“成长动机”的观点认为,人有些重要的动机是自己产生的,即使在满足的情况下,仍然会追求某些事物。例如,人摄取了定量的食物后,饥饿的感觉就会暂时终止;然而一个有社会名望需求的人,却不一定会感到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目标永远没有止境。而人必须先满足基本需要才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的需要。

二、动机的种类

动机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起源于身体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的变化,这是生物共同的需要,故称为“原始性驱力”、“生理性动机”或“一般性需要”。生理性需要包括饥饿、渴、睡眠、性欲等。

另一类起源于心理和社会因素,这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需要,故称为“衍生性动机”、“心理性动机”、“非机体性需要”或“个别性需要”,如爱情、亲和、成就、独立、社会认同等。而趋于主导地位的观点,将动机分为三大类:

1.生理性的动机行为

这是发自生物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在驱力,称为“主要动机”。

2.心理性的动机行为

这种动机始于知觉或认知所引起的刺激,传达至自主神经系统,使个体处在一种激动的状态下,而分泌肾上腺素至血液中,发生各种生理上的变动。这种驱力与生理的驱力不太相同,因为它不是随着需要的缺乏而增加,而是一种心理不均衡的状态。它是由外部刺激或外界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也容易被文化、社会和学习等因素所改变。

3.社会性的动机行为

社会性动机属于“次要动机”,是由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学习而得,也是在人际互动关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例如饥饿、性欲的需求,可被学习、信念、价值观、习惯或态度所改变,使它们不再仅是适应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主要驱力和次要驱力之间相互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次要驱力似乎比主要驱力更有优势。例如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原本具有一种社会性或文化性的特质,和一个社会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艺术及民族性有关系。现代人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在诸如地位、学术、技能、经济、财物等成就动机驱使下,使它们转换为高度的精力和强烈的欲望,发展各方面的成就,并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个体。一位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同时具有高度的热情和期望,在行为上不会显出无精打采、疲劳或厌恶等现象,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总之,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有密切关联。次要动机是在与别人互动下,或在一种社会情况下学习获得的动机,所以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