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28

第28章 挫折容忍力

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挫折。有的挫折是短暂的,有的是长时间的;有的比较严重,有的较轻微。人们遇到挫折时所表现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各不相同:有的能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克服挫折;有的一蹶不振,精神崩溃。这种遭遇挫折时各人免于行为失常的适应能力,称为“挫折容忍力”或“自我张力”。

挫折是指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失败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在环境本身。因此,要知道一个人遭遇挫折后的反应,首先要知道其对挫折的容忍适应能力。

各人的挫折容忍力高低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一、个体的生理条件因素

一个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在生理方面的挫折容忍力一定比一个百病缠身或生理上有缺陷者强,例如偶尔的饥寒难不倒他,他可以熬夜,也可以在阳光底下长时间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员工体质的差异。

二、个体过去的学习与经验因素

挫折容忍力与个人的习惯或态度一样是可以经由学习与经验而获得适应能力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娇生惯养,很少遇到挫折,或遇到挫折就逃避,他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挫折,这种人的挫折容忍力必然很低。

三、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因素

由于个人对知觉或认知世界不相同,因此,即使客观的挫折情境相同,个人对此所感受的威胁也会不同。可能对某人构成的挫折情境,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也成为挫折,因为每个人的抱负水准及认知有差别,自然所构成的打击或压力程度各异。例如,甲乙两人同时向迎面走过来的主管打招呼,而主管却没有回应,甲会觉得这是主管瞧不起自己或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大大地伤了自尊心;而乙则可能不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他想也许主管正在思考某一个问题而没有注意到自己。这是两人的认知差异以及胸襟宽狭不同所致。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在温暖的环境长大,则对其面对的世界就会感到满意,容易形成乐观的性格,对挫折就不会看得非常严重。反之,如果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长大,对其面对的世界感到充满了威胁,很难乐观,自我防卫力就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