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25

第25章 情绪的发展

研究情绪反应的发展过程将有助于对行为的管理。人类的情绪也是逐渐发展而成的,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受成熟与学习两因素的影响。大体上,幼稚期的简单情绪发展受成熟的支配较大,而逐渐成长后的复杂情绪,受学习因素的影响则较多。

一、情绪发展的成熟因素

德费里基(K。M。Dfidges)对数百名婴儿自初生到两岁做的详细观察研究发现,初生婴儿除了怡静的状态外,其所表现的情绪,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类化性的激动状态而已。对于来自外界的不同刺激都以此种激动状况反应。此后逐渐分化,约在生后3个月内,开始从类化性的激动状态分化为苦恼与愉快两种基本情绪。约在3~6个月之间,从苦恼分化为愤怒、厌恶、恐惧三种情绪。约在6~12个月之间,从愉快的情绪分化为得意与喜爱两种情绪。对物表现为得意;对人表现为喜爱。约到18个月左右,再从原来苦恼的情绪中分化出嫉妒的情绪,而且喜爱的情绪又分化为对成人的喜爱与对儿童的喜爱两种。约到两岁时,快乐的情绪开始出现。婴儿从初生到两岁间的情绪分化过程,其基本模式大致都符合德费里基的研究。因此,一般认为幼稚期情绪的发展纵有个别差异现象,但基本情绪的发展多受成熟因素的支配,而且基本情绪的表达方式也不是靠学习而来。根据观察报告,生来既盲且聋的儿童不可能经由视觉或听觉学习到任何情绪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某些刺激情境下所表现的恐惧、愤怒、愉快、欢笑与哭泣等面部表情及动作,均与常儿无异。可见人类有些情绪反应似乎是与生俱来。当人们受到拘束压迫时,愤怒的情绪会很自然地出现,而恐惧、害怕的情绪则往往与巨大声音、身体顿失支持或痛苦等情境有关。

二、情绪发展的学习因素

个体对某一刺激的情绪反应也会因学习而增加,这显示了学习在情绪的发展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个体的情绪表达方式虽然多受成熟因素的支配,但如何在适宜的时间、空间及何种情况现何种情绪,则受学习因素的影响甚大。例如,啼哭是人类表现苦恼情绪的最原始方式,如何啼哭固然不需要学习,但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对何种人而啼哭则是学习而来的。从婴儿到成人,啼哭的外显行为尽管颇多相似,但引起啼哭的刺激物的性质及啼哭所表示的意义相差很大。例如,成人的啼哭,其含义较婴儿复杂得多,男子却学到遭遇挫折时不可轻易落泪。

早期实验研究已证实恐惧的情绪可由交替(制约)学习而建立。行为学派的华森(J。B。Wastson)将一只白鼠给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玩,婴儿并没有显示任何恐惧的情绪反应,而且还伸手摸抚。此时突然发出巨响,幼儿会生恐惧而大哭。如此反复多次,结果终使幼儿因惧怕大声而连带对白鼠产生恐惧的情绪,而且会将对白鼠的恐惧性刺激类化到其他相似的刺激对象,如白兔、白猫、白色衣物等。

另一种情绪学习的模式称为“社会模仿学习”。其实验情形是把已对白鼠有恐惧的幼儿安置在没有该种恐惧的幼儿群中。当这群对白鼠没有恐惧的幼儿去摸弄它时,会使对白鼠有恐惧感的幼儿也去模仿。又如有些儿童怕黑、怕鬼脸、怕某种动物等恐惧的情绪多系由学习而来。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凡父母对某些事物如黑暗、闪电、虫蛇等惧怕,其子女从观察父母的反应也都对该等事物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模仿学习亦能运用对员工适应行为的团体治疗。

由以上实验得知,基本情绪反应是一种成熟现象,但许多特别情绪的养成大多基于我们的早期经验和学习而来。除了直接经验体会和摸索学习之外,特定的情绪反应也可能经由刺激类化而造成。如以前曾跟一个个子矮小的朋友有过不愉快的经验,现在也可能碰到个子矮的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刺激类化的结果。再有,恐惧的情绪与个体的智能有关,智力高的动物比较能够辨别所处环境中的异常现象,但对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产生害怕的情绪反应;智力低或异常现象并不是个体所熟悉认识的,恐惧情绪就不会发生,俗语所说的“不知不怕”及“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主要是经历不足所造成的。

三、情绪反应的改变

人们会随年纪增大而学会控制强烈的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强烈的情绪不存在,一个人往往会由某种严重的灾害或不幸事件而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不过根据现有的研究,强烈的情绪反应因年纪增大而递减的现象是存在的。有位人类学者曾提出中国人没有强烈明显的面部表情是因为自幼受到需要抑制和含蓄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情绪的反应方式也受各地文化类型所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中就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而且经由学习而使个人情绪的表现变为复杂,但也学习到辨识别人的情绪,即所谓察言观色。管理者最需要具有察言观色的敏锐观察力,这样才能明了员工的工作情绪。

情绪的发展有神经组织和腺组织的生理基础,同时也受学习与文化的制约。综合以上对情绪发展的研究结果,情绪反应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影响:

(1)随着身心的生长与发展,学习因素亦随之越来越重要。引起情绪的对象增多,表现的种类也更为复杂。

(2)随着身心的生长与发展,情绪亦随之变化。例如青春期身体构造的生理变化使情绪发生变化。

(3)随着身心的生长与发展,有机体的情绪感受性逐渐变化,对大部分刺激减少情绪反应,但对有些刺激增加反应。刺激情境的重复有时增加情绪反应。

(4)随着身心的生长与发展,对引起情绪的情境,更能知道如何控制和减少其发生。

(5)随着社会的压力和文化的要求,情绪行为和表出方式广泛发生变化。文化因素有时抑制和禁止情绪的表出,或促进单独的表出,有时改变构成情绪组织的成分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