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165

第165章 TAWA的德中路线

作为中德合作项目的延续,2002年,袁国文进入了德国亚斯卡公司做技术主管,这个从研究者到企业人的转变也许是他创业的前奏。两年之后,他和德国朋友一起创办了TAWA(德威华泰)公司,业务自然还是污水处理行业。2005年,他回国创业,于是,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现在中关村,TAWA开始了它的中国之路。

为什么要回来?面对这一问题,他的解释是:在合适的时候引进合适的技术。“在国外工作时我一直在考虑回国,考虑在什么时候把适当的技术引进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德国技术向中国转移,就是在德国建立公司,然后在中国建立公司。”而他后来向外界介绍这家中国公司时,常会提到:“德威华泰专注于中国水处理事业,我们把国内外数十年在设备开发和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企业的灵活、创新和高效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适时地为中国引入最适合其水处理发展现状的技术与产品,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优势。”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合适的技术”在国内外已有长时间的积累,而“合适的时候”说的是市场和客户。

“当时,公司已经在德国运作了一段时间,与中国一些客户也建立了联系,想想我们这种对客户的技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要在德国做中国的市场是很难的,只能回国建公司,这样才能建立互信,因为我们不光是卖产品,还在卖一种技术和服务。”他侃侃讲述着自己的选择,产品和技术、服务捆绑在一起的现实最终促成了他的回国。

“面对一些放弃,比如你在国外已有的生活,就没有一些犹豫和痛苦吗?”我问道。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时机成熟了,就回来了嘛。”对此,他显然不愿谈得太多,也不习惯对自己做过多个性化的渲染,似乎更愿意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完,他微笑着看着我,眼睛里有一丝保留的神秘,也有一些纯粹。

“为什么会选择中关村呢?”我的兴奋点转到了他公司的环境选择和产品应用上。

“这边氛围不错,适合创业,又便于招人。”他回答。于是,德威华泰公司的总部设在了北京中关村创业园,公司目前已经在昆明、上海、天津等地有了分支机构。袁国文告诉记者,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产品的特性,找到相应的合作伙伴供应产品。因为他的核心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